“中国乡土”丛书中的每一本每一章都是一个极富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这些地方或许是耳熟能详的,如丽江、湘西、江南古镇、三峡等。更多的地方却鲜为人知,如乌江画廊、天坑地缝、茶马古道、古格遗址等。本书为丛书之一,带你一起游览天府之国——巴蜀:忧郁的险山大川、濒临灭绝的古镇、麻辣交加的曼妙风情、神奇的民俗与秘境……
巴蜀之地,悠悠天府之国也。不但山水仙境铺陈得洋洋洒洒,乡俚市井小人物,也活得安逸悠闲赛神仙。此处是饮食男女之人间乐土,俗话说“少不入川”,则天府之国,山光、水色、物产、人情、美之诱惑,一去便沉沦不返,渺如黄鹤。
巴蜀文化颇有诡气。神秘三星堆,峥嵘凌厉,别具一格,敢与中原争锋。历三国好战,南朝风流,唐宋繁华,最终形成了具有巴蜀气息的地域文化。四川是中国文化差异最大的地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比喻至为精辟。
巴蜀美食,名满天下;巴蜀美女,活色生香;巴蜀美景,纸墨难书:川西高地,大美难言;川东南盐路寂寂,酒乡风流;川南丝绸之路,千年如歌行板;川北,古蜀门户,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重庆,巴山夜雨,野渡舟横,两江美景,千里画廊。闲情纵马巴蜀地,曾为美景醉似泥。
麻辣鲜香是重庆菜肴的典型特征。重庆人爱吃辣。并且爱到了痴迷的地步。由重庆人自创的招牌菜品:辣子鸡、啤酒鸭、豆花鱼、泉水鸡等等,没有一种是不和辣椒沾边的,更不用说风靡全国、享誉海外的山城火锅。尽管不温不火的成都人把火锅改造成了一种更适合大众口味的健康食品,但重庆火锅依然固执地保持着它火辣辣的个性。而正是它的这种固执,吊足了外地食客的胃口。
重庆人吃火锅分两种情况:请客吃饭和个人享乐。如果是前者,耿直爽快的重庆人往往会把你请到格调高雅、陈设考究的火锅酒楼,这些地方贵是贵一些,但味道和服务绝对是一流的,让你不仅能吃到正宗的火锅,还能吃出点品位来,不会失掉主人家的面子。
如果是后者,重庆人则宁可到街边的三拖一”火锅摊去吃个痛痛快快,吃个酣畅淋漓,吃个欲罢不能。重庆人到这样的小摊吃火锅就跟在自家吃饭一样,大呼小叫、划拳猜枚,完全不顾君子淑女形象,而他们之所以爱这样的小摊,为的就是吃出这分自在和畅快。“三拖一”,意思就是荤菜三元、素菜一元,所以即使你把自己给撑个半死,花费也不会高到哪儿去。
除了以上的“正餐”,还有满大街的小吃让你直恨自己的肚子太小。只要你的口味还算大众化,看到街上哪里人多你往哪蹿,定能吃到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
P10
巴蜀之地,悠悠天府之国,非浪得虚名者也。且不说山水仙境铺陈得洋洋洒洒,这里也多生些神仙帅才之类的人物,精明能干而散漫悠闲,既能享受吃喝玩乐,又很喜欢谈玄谈幽。它们见识独特,有丰富的世俗智慧,吹起“壳子”来,妙趣横生,荤素皆宜,把“龙门阵”摆得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硬是要得。巴蜀人的活法,一言以蔽之曰:安逸赛神仙。生活节奏是慢悠悠的,走在街上的人步履从容、气定神闲,似乎到处是闲人。这里的人总是这么善意的嘲笑外地人:“翘屁股蚂蚁似的,急急忙忙跑来跑去,不晓得忙些啥子!”
此外亦是饮食男女之人间乐土。这个养人的地方,总能以自己的方式让所有去过的人爱上她、依赖她、离不开她。作家贾平凹在《入川小记》中写道:我的家乡有句俗语,少不入川,则四川天府之国,山光、水色、物产、人情、美的诱惑,一去便不复归也。“少不入川”,便是对不经事的年轻人的警戒,一旦坠入四川的“安乐窝”,恐怕会抵抗不住美食、美色、美景的引诱,浑然忘却当年出来打天下的雄心壮志,于是便渺如黄鹤,沉沦不返,可叹可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