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只记录过去,阅历不等于能力;损人未必能利已,占小便宜吃大亏;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情不储蓄难动人,友到用时方恨少;自信乃人生之观音,求人不如求已……观念决定命运,财富源于方法,“一念之差,失之千里”,人的命运在选择,选择的轴心是观念,人的成功在于观念,观念是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本书就是要给读者一个改变观念的方法。作者通过结合个人多年的观察和思考,着重引导读者打破陈旧思路,引发更新、更有价值的观念,从而突破现实的阻碍,扭转人生的平凡际遇,开辟新的奋斗方向,获得人生价值的提升。
观念的改变不能任意为之,改得不好很有可能给人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观念的改变要讲究方法,讲究思路。思路对,就会柳暗花明;思路错,就会山重水覆。本书就是要给读者一个改变观念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论,凡事换角度,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也许这样一换,对事物的本质原貌就会看的更清晰、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而产生正确的思路和行为。书中作者结合个人多年的观察和思考,着重引导读者打破陈旧思路,引发更新、更有价值的观念,从而突破现实的阻碍,扭转人生的平凡际遇,开辟新的奋斗方向,获得人生价值的提升。
2 取巧不等于投机,走捷径是大智慧
虽然行动执着曾感动上天,但是方法欠佳难说服世人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寓言。说的是古代有一个名叫愚公的人,因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交通,出入都须绕道而行,于是他发动全家的力量,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此事感动了上天,便派人把二山移走了。
这个决心要把二山移走的愚公,似乎是一个典型的有志者事竟成的例子,而他独创的“愚公”精神也渗透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但是在几千年之后的今天,只要我们用心去思考一下,就自然会为愚公长叹。
愚公之愚,在于有勇无谋,不识变通。他一碰到二山问题,不多加考虑,就决心要把二山移走。愚公他虽然有坚韧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他缺少了灵活性,不思变通。倘若他当初选择的是搬家而不是移山,那他只需把家搬迁,易地而居,二山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又何劳子劳孙,让后代都为愚公之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糟蹋了他们的一生。愚公!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三岁小孩;子孙之难,无穷匮也。
其实,从古至今,也不知有多少人像愚公一样,做事不考虑比较利益和长远发展,只是牢记先辈教训:“只要你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必然会摘取成功的桂冠。”可是很不幸,很多人踏踏实实地做了一辈子学问,还是原地踏步。是他们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吗?显然不是。相反他们是太像愚公了,永远在一点点地消除阻碍,而不会考虑用其他办法迅速达到目的。
也许有人会反驳,你这不是在教他们贪图“捷径”吗?我说,是的,如果有捷径,为什么不走呢?生活中我们就愿意抄近路,节约时间和精力。两点一线,省了多少事。很多人认为那是生活,在科学的道路上可不能走捷径,但事实上,寻找捷径的人更容易成功。有不少科学家积极去寻求一种最省力的方法,尽量把复杂艰苦的劳动转化为简单劳动,到处搜寻借鉴其他人的最新成果,自己大胆尝试,尽量减少无效劳动,从而大大加快了成功的进程。
卢瑟福的原子核结构同经典的电子磁理论发生矛盾时,年轻的玻尔大胆地提出了他的假设,避开矛盾,从另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原子理论。他不像前人一味地去寻找产生矛盾的原因,而是另辟蹊径,独创新说,直至这种充满科学的智慧与勇气的“假说”最终被证实为真理。他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在实际中,成功之门似乎毫不留情,谁先到就给谁开门,不因为你比别人多付了百倍的辛劳就对你偏爱。尽管很多人鄙视捷径,鄙视挖空心思找窍门的人,但我想靠着自己的智慧,能够迅速走向成功就行了,没有任何可以脸红的地方。
拿破仑曾说过这样的话:世上有四种人,聪明人、愚蠢人、勤快人、懒惰人;聪明而勤快的人、聪明而懒惰的人,甚至愚蠢而懒惰的人都可用,惟有那些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因为愚蠢通常会使他们走错方向,而方向错了,他们的勤快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如今,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那些愚公式的人更容易被淘汰。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考虑“移山”好还是“搬家”好,换个思路或许是更好的选择。P4-5
我们知道,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命运。有的人大富大贵,有的则只能数着米下锅,有的人活得非常充实幸福,有的人却碌碌无为……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同样的人,命运却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思考的结果是,有人把命运的好坏归结于家庭出身,有人认为自身的客观条件决定命运。但我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和思考发现,观念才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最根本因素。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巴顿曾经说过:“一个人若无超越环境的观念,就绝对做不出什么大事。”还有一个成功人士也说过:“换一种观念,会换一种心情;多一个思路,会多一个出路。”
观念决定命运,财富源于方法。这是每个人都认可的名言。人与人的差别,从根本上说首先是观念上的差别。中国有句俗话叫“一念之差,失之千里”,说的就是观念上的细小差异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从小就会被教导这不能做,那不能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这些观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常理——“不要班门弄斧”、“肥水不流外人田’’等等。殊不知,就是这些所谓的“常理”,经常会成为阻碍人们改变命运的绊脚石。就拿“不要班门弄斧”这条常理来说。也许你不在班门前弄斧就可以避免出丑,避免被耻笑,但你同时也失去了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所以说,我们必须从改变观念开始,才能使自己人生际遇乃至整个命运随之改变。
但是,观念的改变不能任意为之,改得不好很有可能给人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观念的改变要讲究方法,讲究思路。思路对,就会柳暗花明;思路错,就会山重水覆。而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给读者一个改变观念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论,凡事换角度,凡事逆向思维一番,也许这样一换,对事物的本质原貌就会看的更清晰、准确,从而正确地把握事物,进而产生正确的思路和行为。我在书中结合个人多年的观察和思考,着重引导读者打破陈旧思路,引发更新、更有价值的观念,从而突破现实的阻碍,扭转人生的平凡际遇,开辟新的奋斗方向,获得人生价值的提升。
如果本书能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某些盲点,修正自己某些偏颇或错误的观念,在你的人生道路人上有所助益,那么我将感到由衷的高兴。
张守富于上海
200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