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出自于一位年仅19岁的女孩子的佳作。貌似游记却非真正的游记。内容熨贴心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一颗善于感悟、不甘流俗的心。它再一次让我相信,对某些事物的渴望及其因此而生的种种共鸣,是可以跨越彼此年龄的。而书本的装祯也和内容一样充满质感,给人感觉就象一朵美丽清甜的茉莉花。随手翻来,不忍释卷,心里则暗暗涌起无限的行走欲念。
云南有个丽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已经很商业了。好多人去过,回来之后各有说法,也有好多人正打算去。但是这丝毫不妨碍我对它的热爱。有人说旅行就像藏酒,藏得越久,味越醇。不过酒是藏在心里的,它不会因有旁的注视就变了味。
我心里一直记挂着的丽江就是一坛酒。有的地方,你看过就了然于心了,一辈子很难再去第二次,可丽江是我要一去再去的。
初见丽江古城。
古城门口有一个标志性的大水车,绕过水车,就拐进了古城的一条小街。
早晨九点,店家都不急着开张,各自关门闭户——迎面而来都是慵懒。
早晨九点,太阳刚上墙头,昨夜的雾气还没有消散,踏在湿嗒嗒的石板路上,教人心里怎能不欢喜?
我对古城一无所知(到了昆明才决定弃大理奔丽江的),我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住处,可是在这里,你根本不会有初到陌生城市的慌乱,你一下子就可以融化在古城清晨的薄雾里,各家兰草梢头的露水里。你嗅到的满是前世的熟悉。P15
从柬埔寨回来一年多了,其间我又去过一些地方。许多人都觉得我独行越南、柬埔寨很勇敢,其实我经常怕得要死。尤其2003年深秋,当我紧抱着被狂风吹断了搭扣的摄影包,嘴里不停地咆哮出各种叹词、粗话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自己仍然还是软弱的,更是渺小的。旅行对我来说,只能是一种像饭后散步一样简单的需求,我希望通过旅行拥有更开阔的视野。由于我还很穷,所以总是去一些不花太多钱的地方,于是也遭遇了很多生活质量大不如我的人们。我发现真正的苦难不是因生活窘迫变得麻木,而是怀抱着无法实现的梦想却不自知。相比之下,我随时都在做梦,每一秒钟都有可能实现梦想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我无以言表,只好加倍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
我愿意相信人性本善,为此还和朋友争吵过,他说我幼稚,并且一定要说服我人都是坏的。他说得那么愤怒,还有条有理,有凭有据,我还是坚持去发现这个世界善的、好的和美的一切。我也不介意将我的幼稚和软弱暴露出来。只求这是一本诚实的书。
4.21. 2004
这是一本貌似游记的书,但是作者的冷静观察和独立思考却蕴含其中,这便有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她对外部的观察和细致的描述,娓娓道来,层见叠出,无论文字还是图片都有很好的艺术感觉和视角,令人对19岁的作者刮目。当然,我依然觉得写作不必着急,来日方长。
我赞同王蒙先生的想法,对于那些十几岁甚至5岁6岁就写书的小作者,一律采取“致敬”的态度。
陈染(作家)
青春的眼睛总是敏感纯真,看待事物有一种稚拙之美,那种纯朴的情怀,能看到被经验遮蔽的那种本真性。真让人意想不到,年轻的瑶瑶对生活有那么多的感受,内心有那么细致的体验,仿佛已经洞悉了人生的奥秘。但这一切都缠绕于青春的笔触,依然是那么清彻、明亮、美妙。
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