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结合国际会计教学与国际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大量参考了有关文献,历时半年时间完成本著作。本书主要介绍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会计实务中的运用适合于会计专业、管理专业、经济专业学生、公司财务人员、管理人员了解国际会计惯例的需要。
本书旨在探讨国际会计计价理论及规则,即对国际会计计价进行全面理解与掌握。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学习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是促使我国中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必要的课程之一。在国际经济竞争中以争取更多的话语权与定价权,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对资源的定价理论及规范性理论解释,全面把握会计计价政策的运用空间与弹性区间,灵活运用国际会计惯例所赋予的有利权利,真实评估、报告我国跨国公司的经济实力,提高我国跨国公司及海外公司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
前言
引论
1 资本流动与会计发展沿革
1.1 资本的内源性需求
1.2 国际投资及交易的发展
1.3 商业活动与会计准则
1.4 会计准则:会计契约制度国际化
2 资本市场会计规则:核心会计准则战略
2.1 资本市场战略基础:核心会计准则的出台
2.2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以信息披露为目标
2.3 财务报告列报基本前提与质量标准
2.4 重要性和汇总与抵消
2.5 财务报表列报的要素
2.6 资产负债表及其他报表列报项目
2.7 财务报表附注
2.8 会计计量的基本范畴:资产负债表列报要素
上篇:会计计量方法理论分析
3 信息披露目标下的资本计量理论
3.1 历史成本计价
3.2 市价计价
3.3 可实现净值计价
3.4 重置成本计价
3.5 现值计价
4 新计量观:公允价计量研究
4.1 公允价格分析方法体系
4.2 公允价值评估模型
4.3 相关现金流量的预测
4.4 折现率的选择
4.5 现金并购的交易价格区间的讨论
4.6 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参考
5 会计计量信度与效度:真实性与可靠性研究
5.1 会计文本变量
5.2 会计变量属性的信息含量
5.3 会计变量分类
5.4 会计计量内部信度和外部效度
下篇:会计计量规则:成本计价与公允计价的博弈
引言
6 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成本与公允价计量
6.1 历史成本制度下的存货计量
6.2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6.3 存货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方法评价
7 国际会计准则第4号:折旧会计计价
7.1 折旧的基础之一:实际成本
7.2 折旧基础之二:会计期末重置成本
7.3 折旧政策
7.4 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无形资产计价:重估成本
8 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资本计量
8.1 借款费用及其内容
8.2 借款费用确认模式
8.3 国际会计准则模式
8.4 借款费用资本化对象
8.5 借款费用会计处理方法
8.6 借款费用资本化阶段
9 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人计量
9.1 收入计量
9.2 交易收入中的风险与报酬的对换
9.3 劳务收入计量客观性
9.4 其他收入的计量
10 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现金流量计量
10.1 现金流量表
10.2 现金流量表范畴
10.3 现金流量计量
11 国际会计准则第25号:投资计量
11.1 投资会计
11.2 投资成本确定的其他问题
11.3 长期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
11.4 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期末计价
11.5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11.6 长期投资期末计价
11.7 投资处置与投资的转化
12 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计量
12.1 资产减值认定
12.2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
12.3 资产减值损失的调整
13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计量
13.1 无形资产特征
13.2 无形资产范畴
13.3 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
13.4 无形资产摊销及摊销计量
13.5 无形资产会计业务处理
14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或有事项计量
14.1 或有事项的不确定性
14.2 或有事项会计范畴
14.3 或有事项范畴
14.4 或有事项确认与计量
15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会计计量
15.1 金融资产
15.2 金融负债
15.3 金融衍生工具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