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班门弄斧续集--清华大学建筑系建五班1959-1965年书画集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叶如棠//马国馨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的是清华大学建筑系建五班同学及部分老师的作品,内容主要涉及书法和绘画,并穿插篆刻和剪纸,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风格迥异,反映了清华大学当年连续四年"四好"班集体同学们的全面才华和人文修养。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建五班 (1959-1965年)70余名同学及部分教师的作品,以书法、 绘画为主,并穿插篆刻、剪纸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风格多样,反映了清华大学 当年连续四年"四好"班集体同学们的全面才华和人文修养。吴良镛、汪国瑜、王乃壮、单德启 等学长题词以示祝贺。在人才辈出的"建五班"毕业四十周年之际,本书的出版更加具有不同寻 常的意义。

目录

目 录

题词  v

人文建五·建五人文(代序)  vⅢ

班门再弄斧前后——编者的话  z

林贤光  4

丁莹莹  6

马国馨  7

王鸿   20

王育民  21

王崇礼  23

王惠章  29

王景慧  37

叶如棠  45

田国英  55

白福恩  63

吕弘毅  83

刘宝侠  87

朱纯华  88

朱治安  90

朱曼茜  91

朱霭敏  92

朱商瑞  94

伍文玮  95

关滨蓉  102

孙凤岐  105

杜文光  114

吴书庆  123

吴庆林  124

吴亭莉  130

吴塾瑶  133

何惟增  137

邱秀文  139

应朝   142

汪统成  159

沈三陵  163

沈大钟  168

宋春华  169

张允冲  177

张寿海  180

张思浩  186

张增贵  203

陆强   204

陈尚义  207

林峰   209

林丙棠  210

林橘洲  220

范玉庆  228

罗玉阁  231

胡正凡  233

胡运治  238

周文瑶  242

郝允升  343

赵欣然  244

赵泽堃  250

赵春生  253

侯仲俭  255

俞靖芝  258

施清生  260

祝狄英  263

姚坚   265

索奎琰  267

殷亘令  269

高寿荃  270

黄邦杰  284

曹涵棻  294

盛允伟  296

崔志霖  299

崔国梁  307

诸耀明  310

韩光煦  315

韩江陵  327

黎旺秋  332

彭应运  335

谢兴达  336

还不想结束语  338

序言

在《班门弄斧续集——清华大学建筑 系建五班(1959一1965)书画集》即将出 版的时候,编委会照例要写一点说明的文 字。 《班门弄斧集》在2003年正式出版发行 之后,收到了来自各方面各种形式的反馈 信息,除了同学之间的感想体会之外,还 收到老师、学长、校友以及社会各方面的 口头或书面的意见,对该书的内容表示肯 定和赞许,同时也指出其中的不足或指出 改进意见。《人民日报》(海外版)、《科学 时报》、《中国建设报》、《建筑创作》等都 发表了评论或消息。编委会决定趁热打铁, 开始筹备《续集》的征稿工作。考虑到在 大学六年学习中,除了素描、水彩等美术 课外,还有渲染、工程绘画等专业课程,这 些在毕业以后天南海北的各项工作中,大 家都时时有所涉及。加上除课堂学习之外, 业余在书法、篆刻、剪纸、版画等诸方面 也各自有所涉猎,并在毕业后及退休之后 又各有所专攻或提高。为了集中表现同学 们在这些方面的兴趣和成果,展示大家多 彩生活的另一个侧面,编委会决定《续集》 以书画表现为主,并在2004年初向大家发 出了打油诗体的《再通知》: 去年小试“弄斧”,最终顺利出版。 分赠师长亲友,

反馈各种观感。 鼓励支持颇多,

缺点毛病难免。 同窗意犹未尽,

提议趁热再编。 拟出书画专集,

内容体裁变换。 形式限定单色,

只为印制简单。 各体书法艺术,

软笔硬笔不限。 剪纸装帧构成,

内外设计表现。 透视速写均可,

铅笔或者墨线。 漫画版画小品,

篆刻木刻拓片。 国画最好焦墨,

摄影下次再谈。 望附简要文字,

欣赏理解方便。 来稿最好多送,

以便编者编选。 既能保证质量,

重复也可避免。 原班人马继续,

事务思浩承担。 稿件直寄他处,

地址请看下边。 复印或者原物,

欢迎电子邮件。 现在即可供稿,

“八一”截止时间。 同学再次笔会,

时机万勿拖延。 众人齐心协力,

只争朝夕去办。 本书的主要编辑工作由张思浩同学 (现北京建工学院建筑系教授)主动请缨, 所以通知发出后的接力棒就转入了思浩手 中。在将近一年的编辑过程中,他付出了 大量的心血,占用了众多的时间。诸如来 稿的接收、分类、编排、拍照、扫描、录 入、修改等种种繁杂的工作,全部由他一 人承担(当然更少不了亲密战友赵欣然同 学的全力支持)。其间几次编排的调整,版 面的变化,书法释文的查找和破译……工 作量都极为可观,尤其在学校放暑假那集 中攻关的期间,每天都要干到深夜。在平 时教学繁忙的情况下,就更要见缝插针利 用时间。此外还在网上编发了13期编辑通 报,利用先进信息手段及他纯熟的电脑操 作技巧,及时发出了信息和实例,起到很 好的交流和促进作用。所以在我们得到本 书时,一定不要忘记思浩和欣然同学所做 出的贡献。 本书的征稿过程基本顺利,有70位同 学提供了稿件。在上次《班门弄斧集》中 未能收入稿件的同学如朱纯华、张寿海、崔 国梁、林丙棠、罗玉阁、诸耀明、张允冲、 王鸿、朱商瑞、周文瑶、丁莹莹等人在《续 集》中均有所表现。范玉庆同学虽然在2002 年病逝,但还是找到了他在大学时的剪纸 作品,此后家属又提供了一些,这次一并 发表出来,也是我们对他的纪念。来稿的 时间跨度近四十年,有人平时即有收集积 存,因此供稿比较容易;有的专门翻箱倒 柜,找出多年前的草图和手稿;有的长年 颠沛搬迁,手稿遗失或没有及时留存,但 临时抱佛脚,也送来精心之作;有的同学 虽放弃了这次机会,但也专门来电、来信 致意。在本书中所展示的成果,有一些可 属达到较高专业水准,大多还属“敝帚自 珍”的“票友”,是学友之间的交流,也是 向师长和社会的汇报。 虽然毕业已四十年,但母校的师长一 直在关心和支持我们。吴良镛、汪国瑜、王 乃壮和单德启老师专门为本书题了词,班 主任林贤光老师用中英文双语赐稿(另一 位班主任崔克摄因在国外联系不上)。我们 除表示衷心的感谢外,也藉此机会敬祝母 校的各位师长健康长寿。 在北京和深圳的编委会原班人马几次 开会和通信对本书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意 见。集子的名称曾有过多种方案,但最后 决定采用《班门弄斧续集》,版式和装帧上 也基本与《班门弄斧集》一致,以显示其 连续性。为了制版方便,本书以黑、红二 色套印,因此有些彩色作品就只能以黑白 二色来表现了。一些书法作品我们加注了 文字说明,为保持原作特色,其中个别漏 字或错别字我们就没有做改动。另外还附 有一些作者自注、必要的注释或说明。 本书的出版和发行,更要感谢承编单 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 志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没有他们的帮助 和支持,本书是不会那样顺利的。 正是:小试“弄斧”再续编,又见性 情现笔端。书画相通求新意,老来进取度 遐年。

编委会(马国馨执笔)

二零零五年元上午三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10: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