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栽培新技术是食用菌生产致富成功的关键。本书主要介绍了松口蘑的资源分布、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以及各种栽培管理技术,是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者和经营加工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从事松口蘑菇产品开发部门的有关人员使用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松口蘑栽培新技术/名特优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
作者 | 王波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科学栽培新技术是食用菌生产致富成功的关键。本书主要介绍了松口蘑的资源分布、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以及各种栽培管理技术,是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者和经营加工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从事松口蘑菇产品开发部门的有关人员使用参考。 目录 总序 前言 一、概述/1 (一)松口蘑的认识利用历史/l (二)世界松口蘑的产量分布/2 (三)日本松口蘑产量及市场售况/3 二、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6 (一)分类地位/6 (二)松口蘑及其近缘种/6 三、地理分布/18 (一)中国松口蘑及其近缘种地理分布/18 (二)世界松口蘑及其近缘种地理分布/19 四、生态习性/21 (一)生长地植被及林型/21 (二)土壤的理化性质/25 (三)土壤中微生物区系/29 (四)气候条件/32 五、经济价值/36 (一) 营养成分/36 (二)药用价值/40 六、松口蘑生长发育及生活史/41 (一)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41 (二)松口蘑子实体组织结构/42 (三)松口蘑孢子形成及细胞核分裂/45 (四)松口蘑孢子弹射/47 (五)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48 (六)生活史/51 七、菌床的形成发育与形态特征/54 (一)菌床的形成与发育/54 (二)菌床的形态特征/58 (三)菌床的季节性变化/60 八、菌根形态及生长发育/63 (一)菌根形态/63 (二)菌根生长发育/64 (三)菌根生长发育的季节性变化/66 九、生物学特性/67 (一)营养条件/67 (二)环境条件/73 (三)生化特性/77 十、制种技术/81 (一)菌种分离与培养/81 (二)扩大繁殖培养/92 (三)液体培养基培养/93 (四)菌种保藏/96 (五)不定根合成菌根/97 (六)菌根苗的培养与繁殖/100 (七)原生质体再生与融合/108 十一、栽培技术/112 (一)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子实体原基/112 (二)菌根苗栽培法/115 (三)孢子接种栽培法/119 (四)菌丝体和菌根接种栽培法/1: (五)菌根接种栽培法/127 (六)隧道式栽培法/128 (七)退化菌床的恢复/132 (八)松口蘑山林更新增产方法/134 (九)人工灌水增产方法/140 十二、采收与加工/142 (一)采收与分级/142 (二)保鲜贮藏/145 (三)盐渍加工/148 (四)罐头加工/152 (五)干燥加工/153 主要参考文献/156 试读章节 三、地理分布 (一)中国松口蘑及其近缘种地理分布 松口蘑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吉林省,西南地区的云南、 四川、西藏。此外,在安徽、广西、山西、青海等地也有松口蘑 分布,但数量较少。青冈蕈则分布在喜马拉雅高山带。主要 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假松口蘑分布于四川、云南、 河南等地。小松茸和黄褐口蘑仅见于四川。松茸台湾变种 主要分布于台湾省,此外在福建的漳州也有分布。粗壮口蘑 分布在陕西、云南、四川等地。 我国出口的“松茸”产品,其实是松口蘑和青冈蕈两种,青冈蕈在外观、口感、香味上都与松口蘑极相似。较明显的 区别是寄主植物不同,松口蘑的寄主植物为松属植物,而青 冈蕈的寄主植物为阔叶树植物,主要是高山栎类,如川滇高 山栎、黄背栎、光叶高山栎等。故有资料也将青冈蕈称为松 口蘑,认为阔叶树植物林下生长,只是松口蘑的一种特殊生 态而已。在我国有较高商品价值的松口蘑群中,主要是青冈 蕈和松口蘑,数量也最大。刘培贵(1999)认为,从松口蘑及 近缘种群的出现频度、种群分化程度及分布范围来看,我国 西南部为松口蘑及近缘种的多度中心和多样化中心。主要 集中分布在我国横断山区东南部的三角地区。目前已知松 口蘑和青冈蕈在我国的分布分为两大区域,一个是在东北的 吉林,另一个是在西南地区。其间出现一个断带。但应该说 不是间断分布的,在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也应该有 分布。蒙古、俄罗斯等也可能有分布,有待于调查发现和开 发利用。 (二)世界松口蘑及其近缘种地理分布 (1)亚洲:除我国有分布外,日本、朝鲜和韩国都有松口蘑和近缘种分布。朝鲜和韩国产的松口蘑与日本的松口 蘑为同一生态类型,是日本主要进口产品。在日本有松口 蘑、假松口蘑、粗壮口蘑、黄褐口蘑等,其中以松口蘑为主,在 38个县、市、道、都、府都有分布,其中以广岛县为最多。 (2)北美大陆:在北美大陆的美国、加拿大主要为美洲松口蘑,此外,还有欧洲松茸和汉勒氏口蘑(7"hicholoma zel leri),没有松口蘑分布。美洲松口蘑和欧洲松口蘑作为松口 蘑的代用品,已销售到日本。 (3)欧洲:该地区主要为欧洲松口蘑和夏口蘑(Thich— oloma aestuans),没有松口蘑分布。 (4)北非:在墨西哥分布有欧洲松茸,并已销往日本。欧洲松口蘑从北欧到北非以及欧洲全镜内都有分布。欧洲 松口蘑与松口蘑在外观上较为相似,仅个体较小。 世界上松口蘑及其近缘种的地理分布如图II所示。 (P18-20) 序言 松口蘑又称松茸,是一种名贵食用菌,并且是一种菌根 菌。日本人自古以来就酷爱松口蘑。松口蘑在日本市场上 价格极高,是香菇的10余倍。目前,世界各国生产的松茸几 乎都销售到日本。我国认识松口蘑的历史悠久,早在宋哲宗 元秸年间,唐慎徽著的《经史证备急本草》(1082~1094)就有 记载。但我国的松口蘑大量开发出口到日本始于20世纪80 年代初。我国的松口蘑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年产量 达到3000吨左右,居世界首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食用 茵产品。 由于松口蘑极其珍贵,有着极好的市场,因此,开展松口 蘑的人工栽培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在日本,对松 口蘑的生物学、菌根苗的培育与繁殖技术,以及人工栽培等 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在半人工栽培技术上取得了 重大突破。利用菌根苗移植于山林中,培育出了松口蘑菌 床,并长出了子实体。同时利用孢子接种栽培和环境整理提 高松口蘑的菌床数量和产量,已获得了成功。我国也开展了 松口蘑的生态、资源分布和半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曾于1987年到日本广岛县立林业试验场学习食用 菌技术,有幸学习了松口蘑的菌根苗培育和半人工栽培等技 术。承蒙枯木熊人先生和川上嘉章先生的指导,并赠送了大 量的有关松口蘑的研究论文。同时也得到了富永保人先生 的指导,并惠赠了著作和论文资料,为本书的编写工作提供 了大量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主要介绍了松口蘑的资源分布、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以及各种栽培管理技术。可供科研、教学、生产和从事松口蘑产品开发部门等有关人员参考。由于本人水平有限, 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在参阅过 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改。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王 波 2005.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