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南大门,在中越边境,在千山万弄之中,千百年来生活着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族群——黑衣壮。黑衣壮以黑为美,以黑作为服饰和族群的标志,是壮族的一个支系,现有人口5万多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黑衣壮群众创造了丰富多彩且特点鲜明的文化艺术。本书是《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西部田野书系》中的一册,作者以一个壮族学者的独特视角,通过对广西那坡县黑衣壮地区所进行的田野考察,运用生动的文笔和精美的图片,描述了黑衣壮的历史和生存空间,记录了考察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体现了黑衣壮“以黑为美”、“以歌为命”的文化追求,揭示了黑衣壮的耕作、纺织、建筑以及酒俗、婚俗、丧俗等文化风貌。
本书采用随笔的写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在注重细节真实和情节生动的同时讲求文字简洁流畅;对图片的处理,力求用有形的设计来表现无形的语言,使图片和文字有机地结合,相得益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本书讲述的是在田野考察中发生的故事与感受,记录的是在田野考察中采访的人和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让田野中的人与物活起来,让田野中的景和情动起来,读者听到的不仅是调查者个人的独白,还能听到来自访谈对象的声音;读者了解到的不仅是调查者考察的结果,而且能看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在考察中的互动与交流,并带给读者许许多多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以及强烈的心灵共鸣,从而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一起行走在文化的田野上。
“扫村”也叫“扫寨”,如果从其目的来说,可称之为“扫邪”。
这是一种属于原始宗教文化范畴的巫事活动,在许多民族地区都有流传。
如在侗族地区,夏、秋之时,气候炎热,容易发生瘟疫疾病。这时候,则要按照村规民约,组织打扫村寨,禁止购买死牛、烂马等易带病菌食物。同时,还要请道公或法师来“扫寨”,驱瘟送神。
“扫寨”所需的费用,一般是由有公产的村寨用公产支出,无公产的村寨则由全村众人捐助。
其具体的做法是:“扫寨”时,在村庙中设置法坛,摆上供品,祈祷禳解;法事为一天时间。法事做完,于当天下午,法师带着协助作法之人,抬着用竹篾扎的小船,打着响器,逐家逐户清扫。
这时,各户要摆设香案于堂屋中,香案上要摆放一碗米,米碗中插一炷香,同时还要放一碗水。
法师来到的时候,对着香案念咒作法,然后将香案上的香纸等物全部收于小船中抬走。同时,酒杯奠酒后,要倒扣于香案桌上。
如此依次而行,待全寨每家每户扫完,将小船中之物抬到村寨下流河边,在法师念完送神词后烧掉。
黔东南苗族地区也有历史悠久的“扫寨”活动。
苗语称“扫寨”为“sad vangl”,意为“洗寨”,意即祭火神驱妖邪,以防火灾、瘟疫,祈求村寨清平,人畜兴盛。
湘西苗族的“扫寨”于每年农历六、七月间举行。
“扫寨”时,巫师擎着巫刀,刀柄有铁环儿,铁环上套一串小铜钱。巫师在前,蹀躞急行,手舞巫刀,嚓嚓作响,口念巫词,一声比一声高。村寨里的小孩则紧紧尾随,蹦跳吼闹。走遍各家各户大小房间驱逐鬼妖,并倒水扑灭各家火坑里的火种,然后杀牛宰猪祭供火神。
祭毕分肉,各家各户到离村寨一两里路远的野外煮吃。
晚饭后,熄灭野火,方准进村回屋。
翌日,派人到外村买火种回来(各村并不在同一天“扫寨”),全村才又重新生火。
“扫寨”费用各户按人口平摊。此次“扫寨”前,若寨里发生过火灾,谁家发生火灾的,此次“扫寨”费用,则由他家负责一半。
相比之下,达依的“扫寨”与侗族地区的“扫寨”更为接近。
据梁村长介绍,在黑衣壮地区,“扫寨”叫做“扫邪”。扫邪就是扫除邪魔,以达到人人安康、家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目的。P68-69
行走在文化的田野上
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回答出“田野”的含义,但学术界所常用的“田野研究”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田地、荒野”研究,而更充满着独特的文化意蕴,正如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所指出的:“广义而言,所有的实地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研究’,包括社会调查访问、各种问卷测验的施行、考古学实地发掘、民族学调查考察等都属之。”因此,所谓的“文化田野”,主要指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的过程和结果。
文化乃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虽然成为一个“地球村”,但文化上的隔膜却依然存在。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民族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碰撞和整合,使得对于文化特别是底层文化的关注。跨文化生存和跨文化思考成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主题。不少学人多年来一直坚持进行以文化为主题的田野考察研究,并希望能有机会把自己在田野考察研究过程中的文化思考和生命感悟表达出来,恰好广西人民出版社亦有同样的出版意向,于是,经过交流和讨论,一套《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就得以问世了。
《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采用随笔的写法,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在注重细节真实和情节生动的同时讲求文字简洁流畅;对图片的处理,力求用有形的设计来表现无形的语言,使图片和文字有机地结合,相得益彰,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统一。本丛书讲述的是在田野考察中发生的故事与感受,记录的是在田野考察中采访的人和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让田野中的人与物活起来,让田野中的景和情动起来,读者听到的不仅是调查者个人的独白,还能听到来自访谈对象的声音;读者了解到的不仅是调查者考察的结果,而且能看到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在考察中的互动与交流,并带给读者许许多多来自田野的文化信息以及强烈的心灵共鸣,从而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一起行走在文化的田野上。 鉴于内容的丰富多彩,根据丛书的具体情况,我们把其分为国内及海外两大部分,其中,国内部分又分为“东部”和“西部”,这样,就形成了相互呼应的《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西部田野书系》、《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东部田野书系》和《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海外镜像书系》。
用我的脚你的眼,用你的心我的心,走进田野,感触文化。(廖明君)
2001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一曲无伴奏的《哎的呀》如天籁般飘然而至。黑衣壮的山歌一唱成名。地处桂西边陲,西北邻云南省富宁县,西南面与越南高平、河江两省接壤的那坡县,也开始引起世人的关注。
如果把黑衣壮的文化比作一株植物,那么,山歌只是这一株植物上盛开的鲜花。因此,要更好地欣赏鲜花,还需要进一步去观察生长出这朵鲜花的植物和土壤。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从整体上来把握黑衣壮文化,从心灵的深处来品味黑衣壮的山歌。因此,当接到那坡县委县政府的邀请,我毅然放下手上许多“重要”的事情,和几位壮学专家一道,深入那坡黑衣壮的村村寨寨,走家串户,去观察黑衣壮的生存环境,去考察黑衣壮的历史沿革,去了解黑衣壮的文化变迁,去把握黑衣壮的民族精神……
应该承认,尽管经常到民族地区进行文化考察,黑衣壮的文化依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可以说,那里的一草一木,都留有人类历史的印痕,那里的风俗民情,都蕴藏着人类丰富的文化密码。每一个来到那坡看到黑衣壮的人,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这一切,正如我的一位诗人朋友所写的:
这坡望着那坡
那坡有一片美丽的牧场
为什么不
将你内心的羊群
逐放到那里
我遥远的
“哎的呀”的故乡
那坡
那坡
感谢那坡县委县政府,感谢农敏坚书记、田老大、李主任、欧建军、蓝阳春、韩德明……感谢许许多多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信息的那坡县的同志和黑衣壮群众,当然,还要感谢《黑衣壮的人类学研究》诸书的作者。正是借助于他们的帮助,才使我能够写出这一本小书。
2003年3月于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