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年,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出的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到达北京康熙皇帝的皇宫时,中国人对法国还一无所知。而由于马可·波罗的功劳,法国人在几个世纪前就对中国有了一个理想化的印象。本书以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图片,从17世纪的路易十四和康熙大帝,到改革开放后中法的合作交融,展现了中国和法国在彼此心目中的形象。
北京,1687年:路易十四派出的第一批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了康熙皇帝的皇宫。此后的一系列交往使双方彼此间产生了好奇感,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交流。19世纪的帝国主义法国改变了对华政策:当法租界在中国的中心城市尤其是在上海建立起来的时候,诸如1860年洗劫圆明园之类的暴行彻底破坏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在中国,伴着20世纪初的改良运动,法国作为革命之母的形象随之形成。“权利与正义之国”欢迎工人与学生,引导他们展开政治斗争。这又反过来影响了法国的毛泽东主义者加入到“文化大革命”之中。今天,借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两国间形成了合作、交融、互补的崭新的关系形式,彰显出彼此间相互而持久的吸引力。
140余张图片向您展现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和法国人心目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