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物之语(上下)
分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作者 中华饮食物语编委会编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古代,闲情雅趣往往只是文人士大夫谈论的话题;今天,闲情雅趣已成为普通百姓对生活品位的追求。想了解我国古代关于居室的布置、器皿的摆设、古玩的收藏、书画的鉴赏的一些知识吗?本书带你去了解!本书收录了我国历史上有关器物的用途、摆设、鉴赏的著名文献,包括文震亨的《长物志》、周履靖的《群物奇制》、洪刍的《香谱》、叶廷硅的《名香谱》、杜绾的《云林石谱》、刘大同的《古玉辨》等六种著作,让你饱览古代器物文化的精美绝伦!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我国古代关于古玩鉴赏、书画收藏、居室布置等方面内容的著作。全书收录了我国历史上有关器物的用途、摆设、鉴赏的著名文献,包括文震亨的《长物志》、周履靖的《群物奇制》、洪刍的《香谱》、叶廷硅的《名香谱》、杜绾的《云林石谱》、刘大同的《古玉辨》等六种著作。

目录

长物志 (明)文震亨

卷一

室庐

卷二

花木

卷三

水石

卷四

禽鱼

卷五

书画

卷六

几榻

卷七

器具

卷八

衣饰

卷九

舟车

卷十

位置

卷十一

蔬果

卷十二

香茗

群物奇制(明) 周履靖

 序 

香谱(宋) 洪刍

 卷上

 卷下

名香谱(宋) 叶廷跬

云林石谱(宋) 杜绾

 序 

 卷上

 卷中 

 卷下 

古玉辨 (民国)刘大同

试读章节

收栗不蛀,以栗蒲烧灰淋汁浇,二宿出之,候乾,置盆中,用沙覆之,令厚一二尺一方。用焊炭拌匀,入瓶藏之,要得地气,半月一拌为妙。

生红柿欲易熟者,用水梨子罨之。置盆内密护之,不可通气。一云收桶内,用草拌不烂,可至三四月。橘叶尤妙。

藏西瓜不可见日影,见之则芽。

收鸡头晒干,入瓶纸蒙了,复埋之地中。

藏金橘子绿豆中,贝U经时不变。

藏柑子以盒盛,用乾潮沙盖之土。瓜同法。

甜瓜生者,用石首鲞鱼骨插蒂上,一宿便熟,勒鲞亦可。

收湘橘用煮汤锡瓶收之,经年不坏。

藏胡桃不可焙,焙则油了。

藏梨子用萝卜间之,勿令相着,经年不烂。或削梨蒂插萝卜上,亦不得烂。藏香圆同此法。

松子仁带皮则不油。

橄榄树高难采,以盐涂树则实自落。

青梅小满前嫩脆,过后则易黄。

新榧子以猪脂炒过,则黑皮不著肉。

栗子与橄榄同食,作梅花香。

橄榄与盐同食,则无苦味。

梅子与韶粉同食,不酸不软,梅叶尤佳。

铅白霜与木瓜同食,不酸涩,且无犋,胡粉亦可。

木瓜以白梅蒸之,无筋且烂。

P170

序言

《饮食物语》由“饮之语”、“食之语”“物之语”三部组成。“物之语”收录了我国历史上有关器物的用途、摆设、鉴赏的著名文献,包括文震亨的《长物志》、周履靖的《群物奇制》、洪刍的《香谱》、叶廷硅的《名香谱》、杜绾的《云林石谱》、刘大同的《古玉辨》等六种著作。

《长物志》十二卷,文震亨撰。震亨字启美,苏州府长州人。天启五年恩贡,崇祯年间官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明亡,绝食死。此书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十二类。取名“长物”,典出《世说新语·德行》王恭答王忱语,意即多余之物。作者心怀删繁去奢之意,其所言之物,着眼于清雅简约,其所及收藏鉴赏诸法,亦条理清晰。《群物奇制》,周履靖撰。履靖字逸之,浙江嘉兴人。明隆庆、万历问号为隐士,而声气颇广,凡有著述,必请名士胜流如陈继儒辈为之延誉,交相标榜。《群物奇制》历叙日常起居、服饰、饮食、器用、药物、文房、蔬果、花木、虫鱼诸琐事细节,备列妙法解术。此书所述其事虽小,但不为无用。

《香谱》两卷,洪刍撰。洪刍字驹父,洪州南昌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进士,宋钦宗靖康中官至谏议大夫。工于诗,与兄洪朋及弟洪炎、洪羽俱有才名。《香谱》,《宋史·艺文志》著录,时人周紫芝在《太仓秭米集》中备加推崇,其声誉远远超过同时代沈立的同名之作。此书分为四类,即香之品、香之异、香之事、香之法,分别记载了香的品类、香的奇异、香的故实以及香的用途,内容详备,足资考证。《名香谱》,叶廷琏撰。廷硅字嗣忠,建州瓯宁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宋高宗绍兴中召为太常寺丞。嗜好读书,每闻士大夫家有异书,无不借读,择其可用者钞辑成编,名为《海录碎事》。《名香谱》即为其中一篇,它记录五十余种香的产地、形状、用途等,文字简约,意思明了。

《云林石谱》三卷,杜绾撰。杜绾字季扬,号云林居士,越州山阴人。书前有宋绍兴癸丑年(1133)五月孔传所撰的《序》,则此书之成当不迟于此年。此书共记载名石近120种,介绍各种名石的产地和采取方法,说明它们的形状色泽。品评它们的流品高下。此外,作者在介绍端溪石时,还涉及制砚之材;在说明浮光石时,亦兼及器用之材。《古玉辨》,民国刘大同撰。大同,山东诸城人,事迹未详。其自序言著书之意:“吾今之作《古玉辨》者,是恐人不能辨古玉之真赝,为存古也。”全书凡八十篇,详述古玉之普通名称、品性质色、出产地点、贵残之分、出土情状、雕刻刀工、盘玉之法、祭祀养身之功用、与宝石铜器之比较、新旧玉之比较、辨古玉之特识、伪造古玉法、仿古之比较、古玉之忌畏等,凡玉之相关知识,莫不悉备,著作者学殖既厚,阅历又丰,固不乏真知灼见。

在古代,闲情雅趣往往只是文人士大夫谈论的话题;在今日,闲情雅趣已成为普通百姓对生活品位的追求。讲究居室的布置、器皿的摆设、古玩的收藏、书画的鉴赏,诸如此类,均是闲情雅趣的体现。本书所选辑的几部文献,正好为人们的这种追求提供了文化底蕴。

                    编者

                   2004.1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4: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