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女作家洁尘继《华丽转身》、《暗地妖饶》之后的又一部电影随笔集。在这本书里,除了文字带来的快感,还可以看到洁尘作为一个影迷对电影的深刻解读,作为一个女人对人生、情感、审美等方面别致的思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黑夜里最黑的花(洁尘电影随笔)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作者 | 洁尘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著名女作家洁尘继《华丽转身》、《暗地妖饶》之后的又一部电影随笔集。在这本书里,除了文字带来的快感,还可以看到洁尘作为一个影迷对电影的深刻解读,作为一个女人对人生、情感、审美等方面别致的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洁尘继《华丽转身》、《暗地妖娆》之后的第三部电影随笔集。 经过多年对电影的浸润以及在电影随笔这一文学式样上的苦心经营,洁尘《黑夜里最黑的花》中完成了一种纯熟的、知性的、唯美的写作任务,其语言一如既往地精致、考究,富有质感;并在语言之上,以电影为支撑点呈现出女作家本人对人生、情感、审美等方面的独特而别致的思考与释读。 目录 序:洁尘的朝廷 麦家 钢琴为谁而弹 1 天使爱美丽 8 人·爱·狗 2 口红 16 BJ日记 23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孤寂 27 无主之地 30 一个小城两个春天 33 海上生繁花 42 爱情万岁 45 男人四十 48 荒凉 51 却原来 54 爱情绝对不是最要紧的 57 谁才算开始? 60 午夜守门人 63 性与底层 66 找死的爱 70 那盏灯渐渐熄灭 74 没有路通向戈达尔 78 黑夜里最黑的花 81 这白得耀眼的神经病 85 美得不寒而栗 89 遮蔽的天空 93 无用的爱 96 说吧,说我爱你 99 上帝保佑容易受伤的 102 将手心向上摊开 106 我的《教父》十五年纪念 109 千娇百媚之下的灰烬 112 西洋景 115 用针挑土将你埋葬 118 关于朱丽安·摩尔的新旧文字 120 对她说,对他说 127 对生与死的双重轻蔑 131 你那边几点? 135 早上,女人遭遇终极追问 139 不知道结果的阴谋 143 笑,笑人生致命的错误 147 选择 151 从来没有离开过杜拉斯 155 母亲·情人·女儿 158 一个完美的字写出了格子 162 图森·逸闻·《季风婚宴》 166 说的其实不是果酱 170 费尼克斯与泰勒 174 看《叶子》那天 177 人生没有你就会不同 180 黑色故事与白色故事 183 美与幻灭并肩而行 187 母女思仇录 191 与黑暗对视 196 为炽情付出的代价 199 侯麦的四季之爱 205 弗里达 209 寻找小津 212 深色的青春 215 突然想起了刘易斯 218 比绿茶更像绿茶 221 看碟小札 224 试读章节 一个喑哑的男声在法国电影《天使爱美丽》(AMELIE)的开头旁白道:1973年的某一天,发生了这件事,又发生了那件事,这个世界在这一天发生了若干大事小事;也在这一天,在法国,一个医生的精子和一个小学教师的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卯,从此,一个叫艾米莉的女性牛命的旅程开始了。 这样的开头太隆重了吧?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不同凡响的故事?这个叫艾米莉的女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她伟大吗?邪恶吗?会伟大或邪恶得足以改变人类进程吗? 艾米莉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法国女孩,在咖啡厅当女招待,性格羞涩,平时喜欢沉溺在幻想中,还喜欢打水漂和把手插进米口袋里的感觉。在戴安娜王妃出车祸的那天,她偶然在自己家的浴室里发现以前的房客留下来的东西,那是一个小男孩的宝贝铁盒了,里面装着玻璃弹珠、画片之类的小玩意儿。艾米莉由此给自己的生活找到了一种意义——从归还这个盒子开始,给人们带来美好。她找到了现在已经是祖父的当年的那个男孩,把盒子还给了他。她还帮助了其他很多人——过街的盲人、被雇主欺负的伙计、长年患病不能出门的老画家、怀念死去的丈夫不能自拔的女房尔、咖啡厅里两情相悦的中年男女,等等。最后,艾米莉得到了爱情。 法国电影经常有让我叹为观止的感觉。不是说它们有多完美,而是因为别致和独到。像《天使爱美丽》这样的故事,放在其他国家的电影里,肯定就会是另外一种味道。而由法国导演让一皮埃尔·热内讲来,它就像阳光的光斑在树叶问闪烁跳跃,既清新可人又恍惚迷离。热内1991年以《熟食店》名噪国际影坛。之后,像所有出了头的电影才子一样,热内被好莱坞招至麾下,拍了《异形4》,引来一片倒彩。因为这次失败,热内幸免被好莱坞同化,回到法国专心筹备他的心爱之作《天使爱美丽》。这一次,他大获成功,成就了一部被各方人士誉为“堪称完美的电影”。 故事越简单,如何讲述就越重要。《天使爱美丽》的故事极简单,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说法,说它讲的是“法国活雷锋”的故事(当时《东北人都是活雷锋》那首歌闹得正厉害)。当然,这种说法有点八卦,但想来也很贴切。一个几乎完全由美好的细节组成的故事,要有艺术深度,要能让人怦然心动且久久回味,殊为不易。我们都知道,相对于人生的明亮和温暖,艺术这东西在表现人生的灰暗和寒冷方面要更拿手一些,更易深刻和有力量。相比那些宏大的主题,《天使爱美丽》显然是一个温馨小品,它很容易被做成一碗感人的但也是平庸的“心灵鸡汤”,但是,导演热内的才华阻止了平庸的可能性。热内说:“我不会给观众足够的想像余地,我只想把我的想像力强加给他们。”应该说,这个蛮横而有趣的企图在《天使爱美丽》里面是完全实现了。法国有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传统,代表人物为马塞尔·卡内,代表作为1938年的《北方酒店》;《天使爱美丽》在继承了诗意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神奇的因素,因此也可称其为法国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P8-9 序言 数年前,我跟洁尘刚认识不久,她送了我一本随笔集:《碎舞》。这好像是她的第二本随笔集,但对我来说,是第一本。真正的第一本——《艳与寂》,对我来说是一个传说,我经常听人说起,在各种评论文章中也时常掠见,但从没有囫囵地见到过书。当然,如果我开口要,书应该是能要到的,只是我觉得,空一块盲区,虚实相间,有知无知,于我保留对洁尘的敬意是有帮助的。所以,转而有点刻意不要了。就当它是个传说吧。我出格地以为,朋友到了“烂熟”的地步,保留一点神秘也许比多一点坦诚更有趣而有益。《艳与寂》是洁尘之于我的传说。本书,《黑夜里最黑的花》,是洁尘之于我的又一个传说。因为,迄今为止,我只是从E—mail上看到几千字,它们是这本书伸出的一个手指头。不知是洁尘有意迎合我,还是我对洁尘文字的迷恋使然,我完全被这几千字深牢地吸住、迷乱,感觉是凑在一个闪烁的金手指前,满面痴相,心里亮堂。当然,这个金手指,是长在泥人还是金像身上,目下尚属“传说”。有人说,他对葬礼的热情远胜于婚礼,理由是他相信:葬礼他最终会有一份,而婚礼不一定。借此而言,《黑夜里最黑的花》,是不会成为我的传说的,因为我相信,这本书,本人终于是会有一册的。我倒希望不要有,但不可能。不可能的事最好别去指望,否则就有些弱智。我在文字里总喜爱扮个智者相。所以,我要求自己有个“智慧的愿望”。是这样的:我希望洁尘尽快送我这本书,同时我更希望,已有的“金手指”是长在金像身上的。我还自大地以为,这种可能性极大。 我的自大不是盲目的。这是一本有关电影的书,类似的文章洁尘已经作了许多,相继出版了《华丽转身》和《暗地妖娆》两本专集。两本我都是愉快地读了的。或者说,是给我的阅读留下了愉快的记忆的。记忆犹新。我早有结论:现在读书是件冒险的事情,因为烂书太多。看烂书,像吃坏苹果,吃出一条虫,或一嘴农药,魂都要吓走,谈何愉快。我以为,一册书给人愉快,这本是基础的要求,但现在基础似乎变成了顶级。十年前,我消遣时间的方式是,一半花心,一半读书,现在人到中年,有妻有子,花心是不敢了,所以读书的时间是成倍地增加了。但说真的,我确实很少读到给我愉快的书,大概十本中有一本吧。这个比例小得可怜,而如果没有洁尘的赠书,这个比例恐怕还要可怜。我是说,洁尘的书总是能给我带来愉快,不知这中间有没有夹杂朋友的情分。也许情分是免不了的,但老实说,洁尘的书是美的,聪明的,灵动的,有趣的,有温度的。都说慢功出细活,作家高产就像女人多产,多子不一定多福。说白了,就是说,高产的作家难能有好品质的东西出世。但是,洁尘似乎破除了这个常数,她一边是源源不断地出书,一边又是好评如潮,像可口可乐,或者瑞士钟表。有人怀疑是她夫君做了谍报工作——献身不留名,有人赠她一个吓人巴碴的称谓:女巫。因为太熟悉她夫君的德行——一个彻底闲适之人,决不会干“谍报”这种傻事,所以,我倒是越来越亲近后一种说法:一个女巫。既是女巫,有些超常之举也就没什么好惊诈的。事实上,生活中的洁尘不乏女巫之迹象,她常常轻易地把我紧咬的牙关撬开,把我深藏的秘密一言道破。但是,作为女巫,洁尘额头上少了两到三道皱纹,牙齿和肤色也稍稍显白了一点。我以为,女巫是应该有女巫的生色的,额头上有皱纹,脸皮发青,牙齿獠龇,这是最少不得的。所以,说她是女巫,也只能是“写字的女巫”而已。 写字的女巫,这两年似乎是嫁给了胶片,洋洋洒洒地看胶片、写胶片,满嘴多舌的大导演、名演员,以致我萌生了一个观念:电影也是有药性的,洁尘是电影的瘾君子。她新近的一部长篇小说,书名叫《中毒》,或许正是她电影的毒性发作时而有的灵感。我得承认,这是部不错的小说,两个像洁尘那样痴情电影一样地痴情单相思的女人,她们的情爱故事,她们的生活痼疾,她们的心理病症,古典的情怀,现代的情感,有点小资,有点仿佛。小说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小说出生的时间,这个时间,众所周知,洁尘已经嫁给了电影,那么电影之外的东西,都是体制外的东西,是守着朝廷想江湖,说穿了,是偷情。偷情就是这样,往往只能在“暗地妖娆”。不过,我喜欢换个角度来讲,就叫“锦上添花”吧。 有一个话题是蓄谋已久要说的,它几乎成了我与洁尘之间的一个“间隙”,硌得我们偶有疑虑。是这样的,洁尘送我的第一本书即《碎舞》,我是格外的器重,还没有读完,就开始作文。文章写好了,寄走了,刊物的答复是“留用”。却是久久不用,直到刊物相关的栏目取消了也不用,通知我“另攀高枝”。而此时的我,已经十分歧视此文,断然决定弃之不用。歧视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其问洁尘已经又出新书三卷,它的美言颂词已大为失色,甚至有隔靴搔痒之嫌。不过,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是那时的我,刚入成都文人圈,地皮没有踩热,有点独行侠的感觉,天不怕地不怕,为抬举洁尘,不惜作践别人——当然肯定是名人。我至今记,导那文章的开头: 在读《碎舞》之前,我一直以为成都的作家中,随笔写得最好的是××,但读罢《碎舞》,我要修正一下自己的观念,××只是成都的男作家中随笔写得最好的…… 就是以这副嘴脸开始,叉以这副嘴脸结束,肆无忌惮,无拘无柬,倒是勇敢,但也不乏鲁莽。时过事迂,我已经踩热了地皮,独行侠混入了人群,侠气荡然不存,自然是歧视旧作了。我还在想,那刊物恐怕也是把我的侠气当做傻气看了,所以“久久不用”。不用得好!跟朋友有间隙总是有机会破除的,而有些间隙是要跟时间一道长大,甚至分裂成一条峡谷。还是让我的生活中少些峡谷吧。我自己在这样努力着,有时,洁尘的文字也在这样帮我努力着。内心愉悦是一种力量,可以使你的生活变得圆满、扎实。我相信,本书的出版等于我内心多了一份愉悦的可能。 2003年9月10日于成都罗家碾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