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敕瑞的《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主要比較《論衡》與佛典詞彙的異同。本書分為以下五章內容:一《論衡》與佛典的單音詞及複音詞;二《論衡》與佛典的新舊詞;三《論衡》與佛典的詞義;四《論衡》與佛典的同義詞和反義詞;五《論衡》與佛典的詞語結構和詞語搭配。這五章也就是本書研究的主要内容。
《論衡與東漢佛典詞比較研究》以東漢詞彙為選題,以《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的比較為研究對象。
通過對《論衡》與東漢佛典詞語的比較,旨在揭明兩種材料詞彙上的異同。其相同的部分,可以呈現東漠斷代詞彙的部分面貌;其不同的部分,可以反映兩種材料詞彙上存在的具體差異,而這種共時的差異往往又可以折射出某些歷時的變化。
圍繞比較兩種材料詞彙異同這一核心,本書在進行共時比較的同時也結合歷時的比較;在定性分析的同時,也注重定量的統計說明;在大量描寫異同事實的基礎上,也對一些變化的事實試圖作出解釋。
詞彙比較的内容主要是詞形、詞義、詞語關係、結構用法等諸多方面,所以本文分列五章分别從單、複音詞,新、舊詞,新義,同義、反義詞,結構和搭配等五個方面對《論衡》與佛典詞語進行比較。
比較的結果是,佛典詞彙比《論衡》詞彙更趨新,佛典詞彙與中古詞彙有更多的相同之處,中古不少詞彙的源頭就在佛典,而《論衡》詞彙還保留了很多上古詞彙的舊面貌:《論衡》和佛典詞彙也有一些相同的成分,其中有些詞語具有束漢口語詞彙的特徵,通過兩種材料的比較可以得到互證,不過《論衡》口語還遠遠不及佛典;佛典本身也存在前期譯經和後期譯經的差異;前期譯經口語性强,後期譯經則有不少文言詞彙。
《論衡與東漢佛典詞比較研究》的作者是胡敕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