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猎人笔记(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段振东编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作,在屠格涅夫的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猎人笔记》是一本形式独特的特写集。里面的作品像是以散文手法写成的小说。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写成的。通过写“我(猎人)”到各个地方去打猎时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景,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其中写到了善良的农民、受欺凌的农奴、落魄的小地主,还写了冷酷无情的贵族地主。作者在书中表达了他对农奴制的痛恨和批判,并指出是农奴制使广大的农奴和农民陷入悲惨的生活境地。作者对农民和农奴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那些高傲而自私的贵族地主给予无情的嘲讽和鞭挞。

内容推荐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通过对作者每一次打猎的所见所闻的细致描绘,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当时的俄国社会的种种现实。这本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一些地主的残暴、狠毒、虚伪、空虚、无耻等;其次作者也揭示了农民的悲惨命运,还从一些新角度去发现农民的才干、创造力、优良品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需要注意的是,作者在表现这些时并不是直接描写,而是显得含蓄、简约,言有尽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目录

霍利和卡里内齐

耶莫雷与磨坊主妇

莓泉

县城里的医生

我的邻居

小地主奥夫夏尼克夫

里格夫村

别任草原

梅齐河边的加西亚

村长

办事处

孤独的狼

两个地主

列别江的集市

鲍丽索芙娜和她的侄子

歌手

彼得洛维奇·卡拉塔耶夫

约会

希格洛夫县的哈姆雷特

切尔托普汉诺夫和涅皮尤西金

切尔托普汉诺夫的没落

活着的尸体

车轮子的响声

树林和草原

试读章节

霍利和卡里内齐

去过阿勒尔省和卡鲁加省的人,会惊讶地发现,这两个省的人竟有如此明显的差异。阿勒尔省的人身材不高,背有点驼,神情忧郁,好像总有什么烦心的事。他们的村子处在耕地中间,旁边往往还有脏得要命的污水坑。他们住着狭窄的小木屋,吃着粗劣的饭食,穿着树皮做的鞋子,常年为地主劳动,那里几乎没什么树林。而卡鲁加省的庄稼人则个子高大,精神爽朗,住着宽敞的木房子。他们善于经商,比较富有。最主要的是,他们那里有大片的树林,树林里有松鸡呀、鹌鹑呀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是一个打猎的好地方。

我曾经到卡鲁加省打过猎,在那里认识了一个当地的小地主,他叫包鲁特京。他也酷爱打猎,所以,我们很快就混熟了。他曾经向省里所有的富有人家的姑娘求过婚,可是都被拒绝了。因而,他常常向别人诉说他在感情上的痛苦和不幸,以求得到别人的怜悯。可是,一到他家园子里的果子熟了的时候,他照样把果子送到那些姑娘家里,希望他们能回心转意。包鲁特京还喜欢讲一些他认为很有趣的故事,可别人听了却从来也没有笑过。但是,不管怎么说,他在当地总还是一个很有名望的人。

我和他刚认识,他就请我到他家里过夜。他先是带我去了他的一个佃户——霍利家。霍利家在一片小树林中间,房子是用松木建的,周围有一圈篱笆。

“费佳,费佳。”包鲁特京大老远的就喊。

“是包鲁特京先生吗?您好!”一个年轻人闻声迎了出来,他大约二十多岁,高个子,非常英俊。

“霍利在家吗?”包鲁特京问。

“我爸爸不在家,他进城去了。”费佳笑着答道。

“好费佳,给我们拿些饮料来喝。”包鲁特京吩咐。

费佳去准备饮料。我和包鲁特京走进了房子。房子里收拾得千干净净,房角摆放着一尊圣像,圣像前点着两支蜡烛。费佳端来了饮料,还有面包和腌黄瓜。他把食物放在桌子上。

“费佳,你去把马车备好,我和客人马上要回去。”包鲁特京说。

“好的,我这就去,先生。”费佳转身出去了。

还没等我们吃完这些食物,门口就传来了“丁丁当当”马车的铃铛声,马车备好了。我们走出来,驾车的不是费佳,而是比费佳年龄要小的小伙子。马车旁边还站着几个小男孩,包鲁特京说这些都是霍利的孩子。我们坐上了马车,费佳吩咐赶车的小弟弟路上小心些。随着小伙子一声吆喝,马车开始前进了。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主人家里。

吃晚饭的时候,我问包鲁特京:

“为什么霍利不和其他佃户住在一起,而独自住在树林里呢?”

“你不知道,这家伙鬼精鬼精的。二十多年前,他家遭了火灾,什么都烧没了,他就来求我父亲,同意他搬到我们家的林子里去住。他还答应会交给我们家很高的租金,我父亲同意了他的请求。从那儿以后,大家都叫他霍利了。”(俄语中“霍利”的意思是“黄鼠狼”。)

“那他现在富了吧?”

“可不是富了!他从我们家租的地里得到了不少好处。我常常劝他赎身吧,别当佃户了,可他总是说没钱。这家伙,滑头得很。”

第二天,我们出去打猎,马车在经过村头的一间低矮的小木房子时,停了下来。

“卡里内齐!”包鲁特京喊了一声。

“我马上就来,老爷,我在穿鞋呢。”房子里传来回答声。

马车慢慢地往前走。不一会儿,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追上了我们,跳上了马车,包鲁特京给我们做了介绍。他朝我憨厚地点了点头、我觉得他挺和善的,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他。

卡里内齐打猎的经验很丰富,什么时候去打猎,在什么地方打什么鸟,怎么打命中率最高,这些,他都一清二楚。所以,只要包鲁特京出去打猎,肯定会带着卡里内齐,卡里内齐也愿意为主人效劳,几乎天天跟着主人,为他背猎枪,拿猎物,甚至采草莓,搭窝棚等等。他是一个性情温顺的人,不时还会唱起不知什么调子的歌曲。

到了中午,天气热得要命,而且,这时候也没有猎物可打,于是,卡里内齐就带着我们到树林深处他的养蜂场去。他打开一个房间,在地上铺上干草,然后叫我们躺下。他自己拿了一个网状的袋子套在头上,又拿了把刀子,一个瓶子,到养蜂的房子里去为我们割蜂蜜去了。喝过了掺和着清凉的泉水的蜂蜜,我们产生了朦朦胧胧的睡意,再加上周围蜜蜂的嗡嗡声和树叶儿懒懒的飘落声,我们很惬意地睡着了。也不知睡了多长时间,我醒来了,看到卡里内齐坐在门口做一个木制的东西。阳光照在他的脸上,看上去明朗而且温和,像是傍晚时天空中的晚霞。走了很长的路,我觉得还有点儿累,身下的干草散发出清爽的味道,透人心脾,使人懒洋洋地不愿动弹,我又睡着了。

傍晚,我们回到了主人家。吃晚餐时,我问包鲁特京:

“卡里内齐不干农活吗?”

“卡里内齐倒是不错的庄稼人呢!”包鲁特京回答,“不过,他不能好好地干农活,因为我老是带着他跟我去打猎,他也愿意跟我去。你说说,他能干农活吗?”

“你说的也对。”

吃过饭,我们就睡觉了。

第二天,包鲁特京有一件事情要办,进城去了。我就一个人出去打猎。傍晚回来时,我去了霍利家。霍利是一个头发稀少、身材矮小的老头,不过他的身体倒很结实。我们进了木房子,费佳拿来了面包等食物给我吃。我一边吃东西,一边和他谈话。他说话很慢,而且手总是摸着他那稍微卷曲的胡子,不时地还微笑一下,好像是对自己当前的生活很满意。

我们谈如何种庄稼,收成如何,农村有什么样的风俗。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就问他:

“霍利,你怎么还当佃户而不赎身呢?”

“我为什么要赎身呢?我能交得起地租,而且主人对我也很好。”

“赎了身就可以自由了,这不好吗?”

“自由当然好了,可是……”

霍利又是摇头,又是叹气。

“我没有钱赎身啊!”

我知道霍利又在装穷了。

“你现在做什么生意?”我又问。

“卖黄油和松焦油。对了,您要回去,我让费佳去准备马车。”

“不用了,霍利,我不回去了,明天我想在你们林子里走走,今晚我可以留在你们草棚里过夜吗?”

“当然可以,我们感到很荣幸呢!我这就叫人把草棚收拾收拾,费佳,费佳!”霍利站起来喊道。

费佳从门外进来,霍利对他交待了一番,费佳去准备我的草棚卧室去了。不大一会儿,费佳回来把我领到了草棚,里面铺了干草,摆放了枕头,费佳向我道了“晚安”,关上门,走了。我躺在干草上,听着马在草棚旁边打响鼻的声音,渐渐睡着了。

一大早,费佳把我叫醒了:

“先生,起来吧,早茶已经准备好了。”

我很喜欢这个费佳,看得出来,霍利也很喜欢他。我们进到屋里,在桌边坐下。霍利其他的几个儿子也都陆续进来了。

“他们都结婚了吗?”我问。

“有一个年龄太小,没有结婚,费佳年龄倒是很大了,可他不愿意结婚。”霍利说。

“我干吗要结婚?我现在就挺好的,要老婆干吗?整天和她吵嘴吗?”费佳很不服气地反驳他父亲。

“算了吧,你瞒不过我的,你不想结婚是因为你还想和那些下人家的女儿胡闹。”霍利也不相让。

“老婆有什么用?”

“老婆是奴仆,可以为我们劳动,年轻人脑子这么笨。”霍利有点儿生气。

“那好,你就给我娶个老婆吧,这不就行了?你还想怎么着?”费佳说话软中带硬。

我正想劝住他们父子,这时,响起了敲门声,接着卡里内齐进来了,一边还大声说:

“霍利老朋友,你好吗?我给你们带鲜草莓来了。”

霍利赶忙迎了上去,两人很是亲热,看来真是老朋友。

一连几天,我都住在霍利家里,卡里内齐也经常来。虽然我们都是刚认识不久,我们却互相信任,很谈得来。通过与他们的谈话和我的观察,我发现这两个人有很大的不同。霍利是个善良的人,他注重实际,善于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卡里内齐则是理想主义者,他善于幻想,但很少行动。霍利了解现实生活,他想方设法赚钱,建房子,过舒舒服服的生活,跟主人或者有钱有势的人拉关系,他还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卡里内齐虽然生活上比较贫困,穿着树皮鞋,吃着粗茶淡饭,可他精神上是愉快的,他也有过一个老婆,可是没有生过孩子,他敬重主人包鲁特京,可并不指望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

卡里内齐有一些本事是霍利比不了的,比如说卡里内齐会通过念咒来止血,或者治疗中风和狂犬病,他还会养蜜蜂,让蜜蜂乖乖地为他酿蜜。霍利比较接近社会,喜欢与别人打交道,觉得这样才叫真正的生活。卡里内齐则接近自然,他喜欢自然,愿意和自然交朋友,从自然中,他得到生活的乐趣。霍利见多识广,我从他那里知道了许多事情,霍利总是对周围的事情很关心,并且考虑这些事情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而卡里内齐则喜欢听从命运的安排,他不想为自己的将来操心,只关心现在活得是否快乐。

这两个人性格差别很大,却又能够成为好朋友,真让我感到吃惊。

当他们知道我去过外国后,也问了我好多问题。霍利问的多是关于外国的政府管理、农民生活之类的问题,比如说,“他们怎么进行民主选举呢?”“政府向农民收多少税?”“农民都种些什么粮食?”卡里内齐则问一些关于自然的问题,比如说,“他们国家有什么山什么树啊?”“那儿的树林适合打猎吗?”“他们的房子漂亮吗?”我都尽我所能地回答他们的问题。霍利听了我的回答,总是沉默不语,像是在思考什么,有时他会说:“这种政策在咱们这儿是行不通的。”卡里内齐对外国美好的自然风景则流露出向往的神情。

和他们谈话,我才听到了真正的俄罗斯农民的纯朴无华的话语,他们的话语体现出他们憨厚、聪明和善良的天性。

“霍利,你识字吗?”我问。

“我不识字,这家伙倒识字呢,他养的蜜蜂很少会大量死掉。”霍利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卡里内齐。

“你的孩子们都识字吗?”我又问。

“费佳能识字,其他的都不会。”  “为什么呢?”

当我刨根究底,想知道其中原因的时候,精明的霍利却调转了话题。他说他老婆整天躺在床上唠唠叨叨,到了街上就骂人,他的儿媳妇们如何怕她,尊敬她,而老婆又如何听从他的安排。

序言

屠格涅夫于1818年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童年时代,他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1827年,全家迁到莫斯科。1833年,屠格涅夫进人莫斯科大学学习,后来又转入彼得堡大学。在大学时代,他开始对文学发生兴趣,写了一些诗歌。1838年,他又到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1841年回国,不久,结识了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并受到很大影响。1844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屠格涅夫从1847年开始为《现代人》杂志撰写文章。他写的那些作品后来被编辑成《猎人笔记》一书出版。他还写了其他的小说来猛烈地批判俄国当时的农奴制,因此被政府拘留了一个月。50年代,他写了一系列的中篇和长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贵族和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60年代,俄国社会发生变革,屠格涅夫迁居国外。在国外,他写了一些小说和散文诗,并把俄国文学介绍到了国外。1883年,屠格涅夫在巴黎近郊逝世。他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受到国外内广大读者的喜爱。

《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作,在屠格涅夫的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847年,屠格涅夫的《霍利和卡里内齐》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并受到读者的好评。以后,屠格涅夫又在《珊代人》上连续发表了二十篇这种“打猎”的故事。1852年,印发单行本时增加了《两个地主》。1880年,又加入三篇。因而,最后的《猎人笔记》共包括二十五篇作品。

《猎人笔记》是一本形式独特的特写集。里面的作品像是以散文手法写成的小说。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写成的。通过写“我(猎人)”到各个地方去打猎时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景,反映了俄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其中写到了善良的农民、受欺凌的农奴、落魄的小地主,还写了冷酷无情的贵族地主。作者在书中表达了他对农奴制的痛恨和批判,并指出是农奴制使广大的农奴和农民陷入悲惨的生活境地。作者对农民和农奴表示出深切的同情,同时也对那些高傲而自私的贵族地主给予无情的嘲讽和鞭挞。

《猎人笔记》在俄国的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产生了重要意义。它是俄罗斯人民的骄傲。

这套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在读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下已走过了三个年头,为感谢大家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也为了使本书更为完善,特进行重新修订,力争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希望得到更多人士的喜爱!

编者

2005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