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教育随笔的结集。内容包括:对教育概念和现象的分析、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的思考、透析教育现象、反思教育理论、聚焦教育实践等。本书对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中小学教育实践有较大的启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教育碎思/大夏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郑金洲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作者教育随笔的结集。内容包括:对教育概念和现象的分析、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科研的思考、透析教育现象、反思教育理论、聚焦教育实践等。本书对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中小学教育实践有较大的启发。 内容推荐 本书是《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系列之一,这本书中的随笔写于不同年代,前后“时差”大概也有近二十年。在一定程度上,一篇随笔就是一段岁月,一种心境,一个梦想,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朋友。它们已经成了我学术生命的一种写照,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第一辑 寻绎基本概念 何谓“教育观念” 何谓“案例” “素质教育”提法的思索 “创新教育”的说法成立吗 “校本”是什么 “校本”不是什么 “校本培训”的意蕴 “教育口号”辨析 第二辑 追问前提问题 “创新教育”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WTO与中国教育”研究中的元问题 重新诠释课堂 教育观念的演化 教育学术家园的嬗变 教育隐喻探源 深思教育目的 第三辑 透析教育现象 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的教育思考 不可忽视的“校园暴力” “失重”的课堂 师生交往有效性的匮乏 怎样的教学才是创新精神培养所需要的 “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 教育现代化的正与悖 第四辑 聚焦教育实践 建构新型课堂 超越课程的一次课程改革 案例教学的功与过 对话教学论纲 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听课中的观察与记录 关于课堂中的提问 校本培训的运作程序 教师教育变革论纲 第五辑 反思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研究需要加强批判意识 教育理论研究应更多地关注综合 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古今中外问题 教育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 教育学研究的实践取向 教育学本土化的追求 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困境 第六辑 改进教育研究方法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 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科研的定位 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 在过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定 世纪之初中国教育研究的总体特点 后记 试读章节 教师个人的发展是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个人的专业提升与学校的整体变革也常常是结为一体的。教师在把个人的成长发展乃至个人的命运与学校或学科的发展规划以及面临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时,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于自己去解决,就不会坐等问题的现成答案。学校或学科发展中存在问题是正常的,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而这些问题又有许多是现有的经验或理论难以有效解释的,现有的工作模式难以恰当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个人或群体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就变得理所当然的了。 实例4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就语文学科而言,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三类功能性课程如何贯通研究性学习,并使之与体验式学习方式相结合,以发展学生“由基础性学办、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组成的新的基础学力体系”,成为学校发展尤其是学科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从目前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习惯于传统教育的教师在理解和实施“三类课程”时,常常陷入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即研究性学习就是研究型课程的任务,就是做各种各样的课题。于是教师在起始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花许多精力去搞“研究”,而且多数开展的是远离基础型课程的面向社会生活、贪大求远的“课题研究”,似乎这才是“研究性学习”。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教师在研究型课程上盲目做大课题,而在基础型课程上依然沿用传统陈旧的教育观念与方法,这不仅不能获得“研究”或“探究”的应有效果,使“研究”流于形式,而且学生无法真正建立起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更无法通过“三类课程”形成学生新的基础学力体系,最终将无法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实现“三类课程”相互贯通、融会研究性学习,彻底改变以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再现”与“模仿”的课堂教学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有机地融入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之中,给学生带来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既实现学生今天的现实发展,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呢?(上海市娄山中学陈红波) 学科是教师生活的精神家园,学校是教师生活的主要空间,学科发展与学校变革直接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相联。实例中的教师正是充分意识到这点,在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问题。 提出研究问题的渠道和途径还有很多,上面介绍的仅仅是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操作较为便利和常见的四种方式。在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本人仍然要进一步明确:在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中,有哪些问题值得花一段时间来进行探索?自身的能力是否可以完成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是否有足够的可供利用的资源?换句话说,当教师处于没有问题状态时,首要任务是通过上述途径挖掘研究问题;当教师发现了问题并处于问题包围之中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分析,选择可研究的问题。P244-245 后记 屈指算来,从事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在这不算短的时间里,我的工作岗位屡有变动,生活环境屡有变迁,但是对教育的痴心丝毫没有更改过,对教育的思考从来没有停止过,有时是片段思绪,有时是零星把玩,有时是即兴写实,有时是驻足反思。所有这些求索汇集成了现在你所看到的这本《教育碎思》。 这本书中的随笔写于不同年代,前后“时差”大概也有近二十年。在一定程度上,一篇随笔就是一段岁月,一种心境,一个梦想,一个故事,甚至一个朋友。它们已经成了我学术生命的一种写照,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这些有些杂乱的不太像样的随笔奉献给诸位同人,一方面是记载我的经历,用文字再现我自己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是与各位分享我的思考,以期引发对教育诸问题的深入探究。 感谢我的恩师瞿葆奎教授,是他改变了我人生运行的轨迹,是他引领我走进教育学术殿堂,是他的严谨和博学使我对教育有了些许认识!没有他老人家的提携和栽培,就没有今天的我!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朴实、和善、宽厚乃至健康是我成长与发展的依靠!感谢我的妻儿(女),他们给了我家庭的欢乐,给了我向上的动力,让我感觉到每天的生活都是那么美好!感谢我的学生们,他们让我体会到了做教师的乐趣,给了我许多新的感悟与启示!感谢我的同事们,他们的智慧常常诱发我对教育做更多的思考,他们的学识往往开启我新的视野!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他们一再给我提供“发言”的平台,使我许多不成熟的著述得以问世!感谢吴法源君,他的支持与鼓励促使我把这些文字从“冰冻”状态激活起来!感谢沈桂芳副编审,她的细致与认真使我的叙述少了许多的疏漏,添了几分绵密。 教育是我一生的追求,治教育之学是我一生的向往!我会一直努力下去! 郑金洲 二00四年八月于北京万寿庄宾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