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许建辉主编的《冰心卷》约请中国现代文学馆权威专家、学者,从冰心全集里,选取那些脍炙人口的上乘精品,图文并茂贡献于读者诸君——一切爱好文学、喜欢文学,拿它当做毕生事业,或提升自我修为、素养的作家、学者、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与各界人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冰心卷/中国现代文学珍藏大系 |
分类 | |
作者 | 许建辉编 |
出版社 | 蓝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许建辉主编的《冰心卷》约请中国现代文学馆权威专家、学者,从冰心全集里,选取那些脍炙人口的上乘精品,图文并茂贡献于读者诸君——一切爱好文学、喜欢文学,拿它当做毕生事业,或提升自我修为、素养的作家、学者、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与各界人物。 内容推荐 由许建辉主编的《冰心卷》收集了冰心不同时期,各种类型的作品,包括自传、散文、小说、诗歌、创作谈。作者在编辑《冰心卷》的过程中,图文并茂加入了冰心自己写自己身世的文字以及创作经验谈。 “中国现代文学珍藏大系”入选了鲁迅、茅盾、巴金等八位名家的经典之作,作者出版这套书的初衷是为了有个好的、水准高的起点,从而提高全民族的阅读传统和文化水准。 目录 自传 我的故乡 我的童年 祖父和灯火管制 我到了北京 我入了贝满中斋 我的大学生涯 从“五四”到“四五” 在美留学的三年 我回国后的头三年 我的老伴——吴文藻 散文 一只小鸟 笑 宇宙的爱 山中杂感 图画 问答词 梦 闲情 往事(一) 到青龙桥去 好梦 往事(二)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 寄小读者 山中杂记·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寻常百姓 胰皂泡 记萨镇冰先生 默庐试笔 《蜀道难》序 力构小窗随笔 再寄小读者 腊八粥 童年杂忆 我和玫瑰花 我的父母之乡 霞 我梦中的小翠鸟 话说君子兰 我的家在哪里 绿的歌 悼念林巧稚大夫 我家的对联 小说 斯人独憔悴 去国 还乡 一个军官的笔记 超人 诗歌 繁星 春水 创作谈 我做小说,何曾悲观呢 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 《繁星》自序 关于散文 出版后记 试读章节 我生于一九○○年十月五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七个月后我就离开了故乡——福建福州。但福州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我的故乡,因为它是我的父母之乡。我从父母口里听到的极其琐碎而又极其亲切动人的故事,都是以福州为背景的。 我母亲说,我出生在福州城内的隆普营。这所祖父租来的房子里,住着我们的大家庭。院里有一个池子,那时福州常发大水,水大的时候,池子里的金鱼都游到我们的屋里来。 我的祖父谢銮恩(子修)老先生,是个教书匠,在城内的道南祠授徒为业。他是我们谢家第一个读书识字的人。我记得在我十一岁那年(一九一一年),从山东烟台回到福州的时候,在祖父的书架上,看到薄薄的一本套红印的家谱。第一位祖父是昌武公,以下是顺云公、以达公,然后就是我的祖父。上面仿佛还讲我们谢家是从江西迁来的,是晋朝谢安的后裔。但是在一个清静的冬夜,祖父和我独对的时候,他忽然摸着我的头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呵。”说到这里,他就原原本本地讲起了我们贫寒的家世。原来我的曾祖父以达公,是福建长乐县横岭乡的一个贫农,因为天灾,逃到了福州城里学做裁缝。这和我们现在遍布全球的第一代华人一样,都是为祖国的天灾人祸所迫,漂洋过海,靠着不用资本的三把刀,剪刀(成衣业)、厨刀(饭馆业)、剃刀(理发业)起家的,不过我的曾祖父还没有逃得那么远! 那时做裁缝的是一年三节,即春节、端阳节、中秋节,才可以到人家去要账。这一年的春节,曾祖父到人家要钱的时候,因为不认得字,被人家赖了账,他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等米下锅的曾祖母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沉默了一会,就含泪走了出去,半天没有进来。曾祖父出去看时,原来她已在墙角的树上自缢了!他连忙把她解救了下来,两人抱头大哭;这一对年轻的农民,在寒风中跪下对天立誓:将来如蒙天赐个儿子,拼死拼活,也要让他读书识字,好替父亲记账、要账。但是从那以后我的曾祖母却一连生了四个女儿,第五胎才来了一个男的,还是难产。这个难得出生的男孩,就是我的祖父谢子修先生,乳名“大德”的。 这段故事,给我的印象极深,我的感触也极大!假如我的祖父是一棵大树,他的第二代就是树枝,我们就都是枝上的密叶;叶落归根,而我们的根,是深深地扎在福建横岭乡的田地里的。我并不是“乌衣门第”出身,而是一个不识字、受欺凌的农民裁缝的后代。曾祖父的四个女儿,我的祖姑母们,仅仅因为她们是女孩子,就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当我把这段意外的故事,告诉我的一个堂哥哥的时候,他却很不高兴地问我是听谁说的?当我告诉他这是祖父亲口对我讲的时候,他半天不言语,过了一会才悄悄地吩咐我,不要把这段故事再讲给别人听。当下,我对他的“忘本”和“轻农”就感到极大的不满!从那时起,我就不再遵守我们谢家写籍贯的习惯。我写在任何表格上的籍贯,不再是祖父“进学”地点的“福建闽侯”,而是“福建长乐”,以此来表示我的不同意见。 我这一辈子,到今日为止,在福州不过前后待了两年多,更不用说长乐县的横岭乡了。但是我记得在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一二年之间我们在福州的时候,横岭乡有几位父老,来邀我的父亲回去一趟。他们说横岭乡小,总是受人欺侮,如今族里出了一个军官,应该带几个兵勇回去夸耀夸耀。父亲恭敬地说:他可以回去祭祖,但是他没有兵,也不可能带兵去。我还记得父老们送给父亲一个红纸包的见面礼,那是一百个银角子,合起来值十个银元。父亲把这一个红纸包退回了,只跟父老们到横岭乡去祭了祖。一九二○年前后,我在北京《晨报》写过一篇叫做《还乡》的短篇小说,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现在这张剪报也找不到了。 从祖父和父亲的谈话里,我得知横岭乡是极其穷苦的。农民世世代代在田地上辛勤劳动,过着蒙昧贫困的生活,只有被卖去当“戏子”,才能逃出本土。当我看到那包由一百个银角子凑成的“见面礼”时,我联想到我所熟悉的山东烟台东山金钩寨的穷苦农民来,我心里涌上了一股说不出来难过的滋味!P3-6 序言 这套“中国现代文学珍藏大系”的编辑特点有五: 一、图文并茂; 二、有作家自己写自己身世的文字,或自述,或自传; 三、有自我评论部分,或创作经验谈,或自评; 四、有散文精选,包括游记在内; 五、有创作名篇,或小说,或诗歌,或戏剧,或杂文,因人而异。 第一批入选名家有鲁迅、茅盾、巴金、老舍、冰心、朱自清、许地山、闻一多八位,其中有三人是出两卷,其余均为一卷。 在出版物众多的今日,对一般想念书的年轻人来说,从何读起已成为大问题;弄不好,乱读一气,或者抓住什么念什么,费了时间不说,收获究竟几何也还真得画个问号。 找一些好本子念实在是一种好办法。 所谓好本子,有两个含义:一是大师的东西,二是名篇。 起步先由经典起,即先念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又能跨越地域的,被各国人各族人共同欣赏的。这个法子不失为一种好法子,起码是很聪明、很经济、很事半功倍的法子。 大师,一些经典,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出一位,才出一部。他们的著作属于必念的,这是智慧的结晶啊! 我在苏联上学的时候,坐电车出行,永远看见坐车的人,十之八九都捧着一本厚厚的书,默默地看,彼此不说话。仔细一瞧,念的不是普希金,就是莱蒙托夫,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难怪男女同学谈恋爱,第一面,谈的永远是普希金,或者托尔斯泰。 全民族能有这样的阅读传统,其整体文化水准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时尚读物也出版得很多,卖得也很火。 这里说的是起点问题。一句话,要有个好的、水准高的起点。 这便是出版这套“大系”的初衷。 2003年2月,北京。 后记 20世纪过去,留下了一批文学大师和优秀作家的足迹。 2000年岁初,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落成、开放,一、二楼展厅里,豁然将这些人的大批国宝级手稿、老照片、老封面和珍藏文物、字画、书刊报纸,陈列出来,有鲁迅的,有老舍的,有沈从文的,有张爱玲的,有钱钟书的,有林语堂的,有茅盾的,有巴金的…… 新逢乍见,我们的心,立即和作家们拉近了。回头再去读他们的作品,是那样亲切,是那样快慰! 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这些珍贵资料,加以岁月淘洗,绝大多数已成“孤本”,或虽不“孤”,却难能一见,堪称“宝贝”。更不要说,它们能成为我们案头家中必备的收藏珍品了。 于是,我们考虑,可以把这些手稿、照片、文物、字画、书刊封面与插画,做成精美图片,约请中国现代文学馆权威专家、学者,从作家全集里,选取那些脍炙人口的上乘精品,以“自传”打头,做一套珍藏大系,贡献于读者诸君——一切爱好文学、喜欢文学,拿它当做毕生事业,或提升自我修为、素养的作家、学者、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与各界人物。 很快,我们得到中国现代文学馆专家们的热情支持。 对于以舒乙为首的各位同人的辛勤劳动和高度责任心,我们深表谢意! 对其中难免会出现的差失与不到位,恳请大家不吝赐教,以使此后陆续出版的选本各辑,能越来越多地带来快慰,而减少缺憾。 2003年3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