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乃至在中国现代历史上,都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就在这一年里,中共中央在陕北高原上高高举起中国革命的帅旗,领导全党和解放区军民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且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转战陕北已成为历史,但这光辉的历史篇章并没有尘封在记忆中,人们仍反复地回顾着这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峥嵘岁月。鉴于此,本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真实地、全景式地展现这一伟大历史进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陕北一九四七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
作者 | 姬乃军等 |
出版社 | 文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乃至在中国现代历史上,都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就在这一年里,中共中央在陕北高原上高高举起中国革命的帅旗,领导全党和解放区军民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且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转战陕北已成为历史,但这光辉的历史篇章并没有尘封在记忆中,人们仍反复地回顾着这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峥嵘岁月。鉴于此,本书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真实地、全景式地展现这一伟大历史进程。 内容推荐 1947年,中国共产党转战陕北已经成为一幕世界上最大的、最为正义的、气势恢宏的人民解放战争历史剧。但这光辉的历史篇章并没有尘封在记忆中。50多年来,关于这一伟大历程的专著、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人们在反复地回顾着这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峥嵘岁月。但是,由于研究者和作者所切入的角度不同,以及大量档案资料当时尚未被公开,关于记述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著作和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以讹传讹之处,并且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 作者在广泛涉猎前人著作,并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坚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真实地、全景式地展现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 目录 前言 开篇 全面内战爆发 中原突围,威震华夏 延安上空战云密布 隐蔽战线在行动 “你的寿辰正是战斗的号召, 胜利的号召” 发展吕梁区是保卫延安的重要条件 第一章 革命新高潮的前夜 毛泽东预言:“革命高潮快要到来” 延安,四面受敌 延安保卫战 第二章 英明的决策 “中央决定在陕北不走” 中共中央跨上了马背 车向太行行 三交镇的“参谋部” 第三章 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 双阳河畔 杀鸡用牛刀,三十一旅被歼 战局的转折点——再战羊马河 攻克蟠龙镇 真武洞祝捷 第四章 砥柱立中流 王家湾告急 避难天赐湾 重返小河村 小河会议前后 第五章 伟大的转折 攻打榆林城 “九支队”的急行军 “前有黄河,后有追兵” 沙家店大捷 “凯歌奏边城” 第六章 庄严的号召 毛泽东要求:“切从打胜仗中解决题” 对辛亥革命三十六周年的最好纪念 再攻榆林城 黄河岸边 第七章 同心同德患难与共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军委为犒赏指战员每人一斤猪肉 发出急电 陕甘宁边区的强大后方 真正的铜墙铁壁 第八章 革命高潮已经到来 毛泽东说:“现在已是燎原的时候了” 走进杨家沟 十二月会议 毛泽东说:“一九四七年是胜利年, 也是辛苦的一年” 尾声 迎接新的胜利 毛泽东说:现在可以讲“胜利到手” “西北战场第一大捷” 东渡黄河 后记 试读章节 面对着国民党反动集团对陕甘宁边区的大举进攻,中共中央一面组织陕甘宁边区军民进行备战,一面调动长期隐蔽于敌人内部的情报组织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情报。 我们党的隐蔽战线高速有效地运转起来。 由于西安和党中央所在地延安相距仅300多公里,又是大西北的门户和军事战略要地。早在1941年夏季,中共中央情报部成立以后,李克农副部长就加强了对西安情报机构的巩固和发展工作。李克农根据我们党隐蔽战线“巩固发展,长期打算,深入敌内,精干隐蔽”的工作方针,对西安的情报机构在方针上、组织上、任务上都给以具体指导,使西安情报组织成为我们党在抗战胜利以后开展北方工作的重要基地。 西安的中共情报组织主要包括秘密情报组、西安情报处、西安通讯工作组和西安交通站四个方面。 其中秘密情报组由熊向晖、陈忠经、申健等人组成。熊向晖,生于1919年,安徽凤阳人。清华大学肄业。曾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是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大学分队的负责人之一。1936年12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底,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党组织选派他参加湖北青年战地服务团,到国民党第一军胡宗南处“服务”。由于其才华出众,他迅速得到胡宗南的赏识和重用,从1939年起即开始担任胡宗南的侍从副官兼机要秘书。陈忠经,江苏仪征人,生于1915年。193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在北大读书期间,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党组织的派遣,来到西安从事秘密工作。之后,长期在胡宗南部队的政训部门工作。申健,河北大城人,生于1915年。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即到西安、宝鸡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先后任三民主义青年团西安分团书记、中国工业合作组织宝鸡事务所主任等职。1945年于四川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又返回西安,在胡宗南部工作。熊向晖、陈忠经和申健利用自己的公开身份,密切配合,通过用组建新闻通讯社的合法形式建立了秘密电台。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获取的情报多是国民党上层的最高机密和最新动向。既及时,又准确,对中共中央的决策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周恩来曾经夸赞说:在我党的情报工作中,李克农、钱壮飞、胡底可以说是“前三杰”,熊向晖、陈忠经和申健可以称为“后三杰”。他们都为保卫党中央做出了重大贡献。 P28-29 序言 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乃至在中国现代历史上,都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在这极不平凡、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里,中共中央在陕北高原上高高举起中国革命的帅旗,领导全党和解放区军民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并且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在凯歌声中,中国革命的新高潮迅速到来。正如毛泽东主席194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上所作报告中指出的:“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坚持把党中央留在陕北,是毛泽东主席的一个英明决策。而就在陕北高原这块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为首的党中央带领陕北军民,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艰苦转战。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导演了一幕世界上最大的、最为正义的、气势恢宏的人民解放战争历史剧。 转战陕北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这一光辉的历史篇章并没有尘封在昨天的记忆中。50多年来,关于这一伟大历程的专著、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人们在反复地回顾着这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峥嵘岁月。但是,由于研究者和作者所切入的角度不同,以及大量档案资料当时尚未被公开,关于记述这一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著作和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以讹传讹之处,并且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人,我们对一段常说常新的历史自然十分关注。在广泛涉猎前人著作,并大量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坚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力求真实地、全景式地展现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如果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陕北 一九四七》一书,还有一定的资料性、严肃性和可读性,那就足以使我们感到莫大的欣慰了。 后记 《陕北一九四七》一书即将出版。作为本书的作者,我们的喜悦和欢欣之情自不待言。 本书的资料搜集工作历时十余年。而本书的写作和修改、定稿从2001年10月开始,至2002年4月底始告结束。其中的酸甜苦辣,惟有心知。 感谢陕西省文物局和延安市文物局,将此书作为重点文博科研项目予以支持。特别是陕西省文物局局长张廷皓、副局长刘云辉、文物处处长周魁英和调研员孔煜同志在此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中,给予了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使我们十分感动。 感谢文物出版社的领导和本书的责任编辑以及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帮助的诸位同志。没有他们的关心和辛勤工作,本书也难以与读者见面。 本书采用的照片资料由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 由于作者学识水平所限,本书的错讹之处在所难免。尚祈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姬乃军 姬睿 2002年11月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