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人物成为“热点”的过程视为对近二十年历史的一种描述。李泽厚、沈从文、巴金、周作人、张爱玲、陈寅恪、金庸、钱钟书、顾准。说它是“编著”确也名符其实———这书里的一部分内容,是海内外已发表的有关文章的精心选编,另一部分是作者所写对上述名人的述评文字,和对所选文章的说明;后者在表述个人见解的同时,兼有提要意味和缀连作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骆玉明编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中人物成为“热点”的过程视为对近二十年历史的一种描述。李泽厚、沈从文、巴金、周作人、张爱玲、陈寅恪、金庸、钱钟书、顾准。说它是“编著”确也名符其实———这书里的一部分内容,是海内外已发表的有关文章的精心选编,另一部分是作者所写对上述名人的述评文字,和对所选文章的说明;后者在表述个人见解的同时,兼有提要意味和缀连作用。 内容推荐 20年来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经历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在这过程里,相继有些文化人物如李泽厚、沈从文、巴金、周作人、张爱玲、陈寅恪、金庸、钱钟书、顾准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他们不仅是分别的个人。他们的言谈,关于他们的言谈,若加以系统的考察,可以领悟历史的深意。 对名人,有滥情的吹捧,有哗众的抨击。而本书的用意,是通过评述名人来解析社会思想文化,也是通过关注名人来关注我们自身。 目录 引言 一 李泽厚的历程 选文 李泽厚的心灵世界 读《美的历程》 哲学,她表达希望 晚风(外一章) 李泽厚访谈录 二 沈从文:流放者的归来 选文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载不动许多愁 与巴金谈沈从文 三 巴金:人格的重建 选文 巴金印象 巴金夜访柯灵 真挚的心和为还债的书 《随想录》:巴金后期思想的一个总结 四 难说的周作人 选文 知堂先生 “五四”时期的周作人 惜周作人 关于周作人 晚年的周作人 五 张爱玲传奇 选文 遥寄张爱玲 跋扈的自恋 超人才华,绝世凄凉 张爱玲偶想 “世纪末”的福音 人生戏剧的鉴赏者 六 陈寅恪的意义 选文 怀念陈寅恪先生 我所了解的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的学术精神 最是文人不自由 文化遗民陈寅恪 七 金庸的故事 选文 金色的金庸 金庸热: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 从武侠小说的发展看大众 文学的前景 侠义英雄的荣与衰 金庸和他的韦小宝 我看金庸 附:金庸就王朔文章致《文汇 报》的信 “我崇拜女性” 八 智者钱钟书 选文 写围城的钱钟书 钱钟书与杨绛的婚恋故事 钱钟书的风格与魅力 侍钱“抛书”杂记 《管锥编》中的比较文学 平行研究 钱钟书:书生气又发作了 千秋万岁名 寂寞身后事 北向之痛 我所认识的钱钟书先生 九 思想者顾准 选文 顾准与《顾准日记》 顾准在“文革”中 鲁迅与顾准 点燃自己照破黑暗的人 思想使人受难,受难使人思想 地狱里的思考 后记 试读章节 【编选说明】 我们尽可能为书中所涉及的每一位“热点人物”找到一些传记性的资料,以便读者对之获得生动的印象。关于李泽厚的此类资料非常难找,他似乎不大愿意谈论个人生活方面的情形,因此,本文就显得颇为可贵。 本文作者与李泽厚是何种关系,笔者无从知晓。但就文中所涉“隐私”性内容(如李泽厚的少年恋爱故事)来看,其相当一部分资料当是出于李泽厚本人。那么,我们从文中看到的,也就不仅是作者对李泽厚的理解,也包含了李泽厚对自己的描述。换言之,这里面多少有李泽厚愿意呈示给世人的形象。 孤独、自重、感情质,是本文描写李泽厚时最突出的东西。那么,这是不是李泽厚基本的自我感觉呢? 一个哲学家有着两重精神世界,一重是他的思想的世界,这是一个冷静的、理智的、思辨的世界;一重是他的心灵世界,这是一个情感的、跳动的、直觉的世界。 哲学家袒露在人们面前的是他的思想世界,那是他最闪光的部分,也是他心甘情愿地暴露无遗的部分,他依靠它树立起了“哲学家”的形象。可是他还有那最动人的部分,按照蒙田的说法,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后屋”,这里装着他的童年、他的初恋、他的爱……装着一个人所具有的一切。它以一种无形的方式产生,它不会随意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然而它又无时无刻不冲击着读者的内心。它固然不会以单独的形态诉诸于文字,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的每部著作都会沾染一定的个人色彩,任何一部真正的哲学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哲学家自传的性质,都是他的内外阅历的折光和投射。 当你开始喜爱一位哲学家的时候,你就会渴望走进他的心灵世界,当你真正喜爱一位哲学家的时候,你就能走进他的心灵世界。或许你永远也窥测不到他的曲折经历和秘而不宣的内心隐私,可是你终于会发现一个立体的、丰富的、生动的血肉之躯——一个人,站在你的面前。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们喜欢李泽厚,喜欢他的作品,喜欢他的风度,喜欢像谈论一位熟悉的朋友一样谈论他。我们渴望走进他的心灵世界,也以为窥见了他的心灵世界的一隅。 李泽厚很少谈论自己,自然,人们对他的生平也就知道得很少,然而,一切又只有从他片言只字中表达出的简略生平谈起。 1930年6月13日,李泽厚生于汉口。祖籍是湖南长沙。父亲是邮局高级职员,懂英语,可惜死得太早,那年他才12岁。从此,他的母亲,一位乡村小学教员,肩负起了抚养、教育两个孩子的重任,含辛茹苦,从牙缝里省出几个钱来供李泽厚兄弟读书。 托尔斯泰曾说:“一个不幸的童年,会使人受益终生。”从小康坠入困顿使他浓缩地体验了人情冷暖,少年李泽厚过早地成熟了。在他的心里,有世态炎凉的感慨,有人生如梦的喟叹,这使他变得深沉而内向,然而,贫困更多地赐给他的是一种倔强的气质,一种超越的欲望。 世事沧桑,冲淡了多少世故人情,然而母亲的那些教诲却深深地镂刻在他的内心,几十年来,一直是他奋斗不息的动力、心思灵感的源泉。 在那困窘的生活中,母亲告诫他“但求耕耘,不问收获”。这使李泽厚在年轻时博览群书,很少旁骛,生活艰难却不求功利。还在湖南省第一师范读书时,他星期天经常从岳麓山下跑到河东书店,空着肚皮,站着翻上一天书刊杂志。解放后考入北大哲学系,就一头扎进藏书极为丰富的北大图书馆,做卡片,抄资料,深刻细致地研究谭嗣同、康有为。“文革”期间,出书无望,而他置身世外,在明港干校和地震棚里完成了<批判哲学的批判>书稿。他曾经多次写文章谈到:读书和写作应该“毁誉无动于衷,荣誉在所不计”。在一次答记者问时,他说道:“我从来不为稿费写文章,也不为名声和‘好玩’而工作。人的一生很短促,怎样使生命变得更有意义?这也许是促使我写作的真正动机。” 母亲留给他的另一句话“取法乎上”,形成了李泽厚宏阔广大、纵横驰骋的思维方式,他欣赏孟子的名言:“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他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的好些文章架式感都十分强烈。《美的历程>跨度华夏文明五千年,横及建筑、雕刻、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是五卷本<中国美学史>写作的蓝图。三大思想史论所挑剔出来的著名思想家、突出政治事件以及再三强调的“文化一心理结构”、“主体性”、“西体中用”……的概念、范畴、方法也无不如此。虽然他不止一次地提倡人们进行细微的研究,从小文章做起,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解决,但他却无法忘怀母亲说过的那句话,所以,他是那么推崇贝弗里奇的《科学研究的艺术》,因为书中说道:“对于创造性思维来说,见林比见树更重要。” 然而,母亲过早地去了,死时只有40岁,李泽厚也才19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如今,成名成家的李泽厚是何等一副怀念母亲的心境哟。 在1986年出版的《走我自己的路>里,开篇便是:“谈起我走的道路,必须从我的母亲开始。”198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为他编辑出版了《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在序言中,他虔诚地说:“我以这本不像样子但在家乡出版的小书奉献给她——我儿子所不及见的慈祥的祖母、我亲爱的母亲宁乡陶懋柑。” 李泽厚是安泰。安泰离不开大地母亲。一旦离开了大地母亲,安泰就会失去任何力量;李泽厚呢,就不是今天的李泽厚了。 李泽厚是个孝子,然而他对母亲的情感,却不是一个“孝”字所能容纳的。对他来说,是母亲的教化引导着他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是母亲的言行伴随着他人格的生成。他对于母亲,除了天理人伦的“孝”之外,还有一种复杂的感情,因为在母亲那里,他寻到了自己的根。不仅是李泽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父母都是他们的第一位导师。雨果每当母亲的生日,都要献上一首发自肺腑的诗篇。名震世界的美国汽车大王艾柯卡在他的自传中用了大量笔墨说起他的父母,他之所以要出任埃利斯岛自由女神像百年纪念委员会主席,是因为父母常对他讲起埃利斯岛,“这是我父母所希望的,我是出于对他们的爱”。 父母死得早,李泽厚很小便成了孤儿。P10-13 序言 这书的标名已经是很显豁,但编著的用意,似乎仍应有些解说。 “近20年”,当然不是随意划出一个时间段落来作为谈论的范围。自70年代末中国开始走上一条新的道路,至今差不多正好是20年的时间。这20年间中国土地上发生的种种事件,许多实情和究竟意义.恐怕要等许多年以后才看得清楚,说得明白。但生活于其中的我们,也已经不能不感受到社会各方面情形变化的剧烈、问题的繁重,以及因此而引起的争执的尖锐。历史在这20年间似乎呈现出浓缩的状态。它给人心以强大的威压。 这情形的造成,大概有两方面的原因吧。 首先,整个20世纪,世界尤其中国,都是处在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人们常说“地球变小了”,因为交通和通讯手段的极大发展,压缩了时间也压缩了空间。人类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经济文化交流,变得广泛而迅疾,不再有遥远的地域、悠然的过程。至于中国,从前的进程本是平缓而带着循环意味的,突然被推进一个陌生而总是同自己相为扦格的世界里,只觉重波叠浪,扑面而来,一切不得不应对却总是难以应对得自如。于是,面对欧风美雨,大门忽开忽闭;于是,“中学”、“西学”,“传统”、“现代”,纷争无已。政权一而再地更迭,眼看着真理亮起来又黯淡下去。 还有一个原因,是差不多20年前,中国方才从一场噩梦中醒来。人们曾经被驱使着,却欢喜得手舞足蹈、疯疯癫癫,从庄严演到滑稽。人们忽然发现,“翻天覆地”的革命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历史上许多陈旧腐败的东西依然充塞于生活中,有待清理;人们一面为常识作艰苦的论辩,一面望着“世界潮流”那怪物倏忽变迁。时间拥挤成一堆,有人正讨论如何“走出中世纪”(朱维铮的书名),又有人已经在大谈“后现代”;语言也变得缭乱了,相差十岁二十岁的人,常常慨叹彼此之间“听不懂”。 倩男俏女的歌唱漫不经心,而每一分光阴仍是浓厚而沉重。 对近20年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在报刊上多少可以看到些讨论。但我们如今尚“身在此山中”,描述它是困难的。所以我们不妨把眼光转到与此相关而稍稍偏离的方向,转向这20年间曾经受到社会——尤其知识界——格外关注的人物。在这本书里,我们将要涉及的是:李泽厚、沈从文、巴金、周作人、张爱玲、陈寅恪、金庸、钱钟书、顾准。我们给这些人一个共用的称呼:“文化热点人物”。 这些人物放在一起也许不怎么和谐,于中有特别的好恶者更会觉得不伦不类。但社会中的人群本是五花八门,甚至一个人的念头也会朝秦暮楚,有点不和谐应是无碍的。我们选择的标准只是一个:他们在近20年中都曾经成为社会文化的热点,且这种“热”有其深长的意味,并非如漂亮的明星唤起一时的哄闹。 这些人物“热”起来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有些是自己对社会作出了有力的发言,触及了中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从而引发了社会的思考、争议;有些则自外于人群的喧哗,却终不能逃大众目光的追逐,譬如钱钟书大概是很厌烦“热”的,然而连他这种厌烦都成了热点话题,这是由不得自己。这些人物中有的并不生活在我们所说的“近20年”的范围,有的更是一度销声匿迹,但社会仍是借着谈说他们,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清理,令他们在现今的生活里生发出光彩。总而言之,这些人物在这本书里是有双重意义的:一方面,他们大抵在中国的20世纪中走过漫长的路,又大抵是些智者,他们的人生各有异彩,他们的命运自成乐章,那本来是引人注目的;另一方面,人们关注名人终究是为了关注自己,是为了从中得到对所处生存环境的认识和在世间生活的资财,因而这些人物的“热”,又正是反映了近20年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对各种问题的兴趣、对这时代及其背后牵连着的历史的探究。而本书编著的目的,对后者更偏重些。 除了前面列出的这些人,是不是再没有合适的对象了呢?当然不是。譬如我们首先可以想到的,就有鲁迅和胡适。不过,胡适虽说在近20年重新得到关注,但似乎还未能构成一个社会性的热点。至于鲁迅,其实一直都是“热”的,只是在不同的年代人们谈论他的原因、态度有所不同。也许与此有关,尽管近20年对鲁迅的研究也有显著变化,但那似乎主要发生在专业人士的圈子里。况且,鲁迅和胡适真是过于庞大,暂且不说也罢。 这书的内容,大量的还是资料选编。不过,对资料的取舍,有前面所说的比较明确的宗旨。而这宗旨既是考虑到反映社会文化状态,当然要兼容不同意见。但单纯的赞美和偏颇的指斥,便不加采用。再有,本书所涉人物的资料往往为数甚巨,而一本书的篇幅是有限的,只能尽量挑出在编著者看起来是最有意思的一小部分;偶尔不得已,也对原文作个别段落的删节。同时,为了使全书有较为系统的面目,又专为所涉及的人物各写了一篇述评,对他们作为“热点人物”出现的大概过程、他们受社会关注的原因以及其中包含的意味,作些必要的说明;当然,对这些人物本身,也有出于一己之见的议论。书中涉及的人物都很有名,且不乏以其品格和智慧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者,小子何物,敢妄加评说呢?但想到世间没有道理的事情正多,也就暂且放肆着吧。 有人说,中国人是缺乏思想的。这话题太大,一下子也没法说。但至少,在过去很长的年代里,思想——这里说的是基于独立的观察和独立的思考而产生的具有批判力量的思想,曾经极为艰难。因为操纵的力量专横而强大,思想的代价又极为惨重——我们将要涉及的人物中,有几位的命运对此作出了说明。那么,如今是如何的呢?近20年中确实有过思想的解放,有过无数激烈的争议,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但眼前,思想却正在悄然消退,不仅是权力的作用,经济和金钱的强光也使它日益显得黯淡。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自鲁迅、胡适他们以来,曾被提出的众多有关中国的问题,仍旧浮置着。是的,我们还可以听到一些固执的声音,但那也渐渐成为几位书生在长夜的书案上的自言自语。 编著这本《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也想借这些人物(他们大多离我们已远),借20年来围绕他们的谈论,多少引发一点思想。 最后说明一点:笔者的文字涉及众多值得尊重的人物,照理应该加上“先生”一类的敬称,但这样几乎满纸都是“先生”了,或者不加比较简便。所以,除了个别的例外情况,都直呼其名,但这并没有不尊重的意思。 后记 把一本书编写完了,再来作后记,犹如到朋友家聊天,说完了,告别了,还站在门口唠叨几句。 这书的选题是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先提出的。圣遂是我的老友,他的指命我通常不能拒绝。开始想到的方法,是邀些朋友就选出的人物各作一篇长篇述评,集合成书。但实行起来很困难。一则不容易找到那么多合适的作者,大家都忙;一则恐怕各人一部鼓吹,弄不成调子。于是决定还是我自己来做,方法就改作以选文为主,只是对每一对象写一篇不太长的文字,以便看上去显得完整些,必要的补充、交代也可夹杂在里面。编选过程中,我的另一位朋友——以前是学生——陆焕峰君帮了许多忙,是应该感激的。 本来想在这书上署个假名。因为牵涉的都是名人,说话又不尽是恭维,怕人觉得这是借名人以取誉,而我自己以为默默无闻的日子好过。但又怕很多话说得不妥,用了假名像是有意逃避责任,想想也就一人做事一人当罢。好在,至少从编选一面来说,还是用过心思和力气的,选入的大抵是名家的卓有识见的文章,不至全然对不起买书的人。 这书谈的是“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但他们实际生活的年代都很长,从他们身上,自然会想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或者说文化人的命运。20世纪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真是不寻常的。那就是从古代跨出,与世界合流,智慧相激发,文化大混融,人生的可能变得丰富,思想的天地变得广阔。然而,在背后,那土地上的苦难,那历史中的负担,又是怎样的深重,牵绊着人永不能自如,而时时有滔滔黑浪,横袭而来。一个年代一个年代你数罢,有多少读书人身心安然的日子?写顾准的文章,无不用两个词:“苦难”与“思想”。然而真的这两者天然相伴?还是只在中国的这一世纪里如此? 谁有心思,真应该为20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命运和他们的精神生活写一部历史。 但好在也走过来了。“世纪”本来什么也不能说明,我以前听人说中国要在2000年实现“四化”,直觉得那是一个数字巫术。但历史的变化偶合于纪年的单元,或许也有可能。那么,我们便祈愿着未来是好的,21世纪,除了颂扬祖先威灵,文化人将有机会在平稳的土地上从事宏大的创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