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系列之一,“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学术专著,作者借鉴国外儿童心理咨询最新理论与技术,紧密联系我国小学教育实际。结合《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小学协作组的咨询实践,着重阐述了小学生发展咨询、障碍咨询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技能,以及创建我国小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有关设想。全书体例完整,知识系统,视野开阔,作为填补国内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空白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学生心理诊断/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陈永胜编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系列之一,“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学术专著,作者借鉴国外儿童心理咨询最新理论与技术,紧密联系我国小学教育实际。结合《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小学协作组的咨询实践,着重阐述了小学生发展咨询、障碍咨询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技能,以及创建我国小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的有关设想。全书体例完整,知识系统,视野开阔,作为填补国内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空白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内容推荐 “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含《小学生心理卫生》、《小学生心理诊断》、《小学生心理咨询》三种。全套丛书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从学校心理卫生、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等不同角度,系统探讨了维护与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方法、途径和措施。在这套丛书中,既有国外新理论、新技术的介绍评论,又有针对我国教育实践的独到阐发;既有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心理健康新育实验等开创性探索,又有选材典型、挖掘较深的案例调查等实证性剖析。体例完整,知识系统,视野开阔,求新务实,着眼未来,立足改革,构成此套丛书的鲜明特色。适合广大小学教师、少先队辅导员,教育管理工作者、儿童社会工作者和学生家长阅读,也可作为有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读物。 目录 "学生心理健康文库"总序 "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诊断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小学生心理诊断的任务和范围 第三节:小学生心理诊断的意义和原则 第二章:小学生心理诊断的方法学基础 第一节:精神病学 第二节:临床心理学 第三节:心理测量学 第四节:教育评价学 第三章:小学生心理诊断的具体方法 第一节:观察法 第二节:调查法 第三节:个案法 第四节:测验法 第五节:活动产品分析法 第六节:神经心理学检测法 第七节:统计学原理在心理诊断中的应用 第四章:小学生的学习诊断 第一节:小学生学习诊断的目的 第二节:小学生学习诊断的要点 第三节:小学生学习诊断的常见工具及其使用 第五章:小学生的智能诊断 第一节:小学生智能诊断的目的 第二节:小学生智能诊断的要点 第三节:小学生智能诊断的常见工具及其使用 第六章:小学生的人格诊断 第一节:小学生人格诊断的目的 第二节:小学生人格诊断的要点 第三节:小学生人格诊断的常见工具及其使用 第七章:小学生的行为诊断 第一节:小学生行为诊断的目的 第二节:小学生行为诊断的要点 第三节:小学生行为诊断的常见工具及其使用 第八章: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诊断 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诊断的目的 第二节: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诊断的要点 第三节: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编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观察法是小学生心理诊断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的对象是受诊儿童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其目的是评定儿童的心理活动水平,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掌握比较详实的第一手材料,为心理诊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观察法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所谓直观性,即指观察者在进行观察时可由自己的感官直接获取材料或用仪器获取材料。诊断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与研究。没有这些感性材料就像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是不可能上升为理性判断的。如要诊断某些儿童的学习心理障碍,我们可以采取直接与儿童见面,观察其上课时的表现,或到家中观察其完成家庭作业时的心理状态等方式,发现问题,寻求症结。观察法不需人为制造某种情境,要求在自然的情境中进行观察;观察者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较少,只要观察前做好准备,可随时进行,实用性较强。 因观察时间、内容、方法不同,观察法有不同分类。根据观察持续的时间,可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长期观察是指连续观察几个星期、几个月或数年。如患缄默症的儿童几乎不说话,对问话也不回答,这种症状由多种原因形成。有可能是精神因素,也可能是脑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在排除了脑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对致病的心理原因应做长期的观察研究,仅凭一两次观察无法进行诊断,更无法进行治疗。定期观察是每隔一定时间观察一次。如观察新生入学时的情绪表现,就是一种定期观察。 根据观察的内容不同,可将观察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全面观察是在一定时期内观察儿童的所有的行为表现。如要了解初入学儿童的心理状况,可采用全面观察的方法。另外,对某些特殊儿童如超常儿童或弱智儿童的诊断,也需要进行全面观察。重点观察即选择受诊儿童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些行为作为观察对象。如观察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可以选择儿童在学校与同伴或成人进行交往的状况作为观察重点,定期进行观察分析。 根据观察的方法不同,可将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直接凭借观察者的感官进行的观察,不用任何仪器辅助。祖国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四诊心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直接观察。借助于仪器或其它器械进行的观察叫间接观察。在间接观察中,通常采用录音、录像等设备;还可设置单向观察房间,使被观察者在自然的心态下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这对保证观察的客观性有重要作用。另外,仪器可以帮助观察者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精度,克服生理上的局限性,有效地提高观察效率。P50-51 序言 在历史逐步走向21世纪的时候,世界教育正面临着从传统的升学教育向素质教育、人格教育的转变。如何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有效地解决独生子女增多、性成熟提前、人际交往趋于复杂、社会应激事件不断加剧等教育难题,这是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面向21世纪,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素质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国家教委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列入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副主任郑日昌教授牵头,组织全国近百个单位的教师、科研人员协作攻关。这在中国心理卫生学领域和教育科研领域是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是一项富于远见卓识和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便是这一研究的部分成果。 “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含《小学生心理卫生》、《小学生心理诊断》、《小学生心理咨询》三种。全套丛书以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从学校心理卫生、心理诊断、心理咨询等不同角度,系统探讨了维护与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方法、途径和措施。在这套丛书中,既有国外新理论、新技术的介绍评论,又有针对我国教育实践的独到阐发;既有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心理健康新育实验等开创性探索,又有选材典型、挖掘较深的案例调查等实证性剖析。体例完整,知识系统,视野开阔,求新务实,着眼未来,立足改革,构成此套丛书的鲜明特色。作为填补国内空白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无论对加强我国学校心理学领域的学科建设还是深化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都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我们向全国的小学教师、少先队辅导员、教育管理人员、儿童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推荐此套丛书,企盼这套丛书能够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也相信本套丛书的作者能以“高山仰之,景行行之”的精神,用更加深入扎实的研究成果,不断地丰富丛书的内容,努力弥补其中的缺憾与疏漏,以便有机会再版时使之臻于完善。 “小学生心理健康丛书”编委会 后记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小学协作组的集体研究成果。 突出学科建设与实用指导,既是本书写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全书的基本特色。在对小学生心理诊断的原理(任务、范围、意义、原则、方法学基础与具体方法等)进行概括阐述后,我们以较多笔墨介绍了小学生学习诊断、智能诊断、人格诊断、行为诊断、心理健康综合诊断的目的、要点和常用工具,这无论对从事小学生心理诊断的专业工作者还是一般教师来说,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各章的撰稿情况是:第一、二、八章由山东社会科学院陈永胜撰写;第三章由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山东分院屈玉霞撰写;第四、五、六章由济南大学宋尚桂撰写;第七章由曲阜师范大学杨昭宁撰写。济南大学毛明曾撰写第二章的部分初稿;武汉第二师范学校朱小石补写了第三章第三节、第五节的有关内容。小学协作组负责人陈永胜在对全书统编定稿的过程中,对四、五、六、七章作了适当增补。 《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 小学协作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