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财富浙商》走近浙商财富,每一个浙江商人,都是一部市场经济的教科书。
探询财富奥秘,品味精彩人生,每一位浙江商人都是一本市场经济的教科书,“敢为人先的奇思妙想,四两拨千斤的创富传奇”——风光无限的浙江商人引领中国创富群体最强音。徐冠巨、宗庆后、马云、汪力成、方杰……本书生动记录了23位浙商精英的创业故事,把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创业故事用对话录的形式记载“入册”,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浙商风采,从中吸取营养、获得激励;让更多的人思考和探寻浙商个人创业历程与推动整个社会变革发展的互动轨迹,从中得到启迪、获取力量。
每一个浙江商人都是一部市场经济的教科书。
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最成功的华商的浙江商人们,在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们零距离的关注下,形象第一次如此真实。他们的观念和思路即是一颗启蒙中国民营经济的种子,更是对全国人民的巨大奉献:他们的困惑和焦虑更具有特殊的探索意义和象征。
走近浙商,并不是为了鼓吹财富,而是为了认识财富和驾驭财富。
以阅读《财富浙商》的方式接近浙商,拜金者也许会一无所得,但是对于淘金者而言,它很可能成为打开财富之门的金钥匙!!!
前言
第一篇 活力中国的财富基地——浙江
骄傲与困惑的7000亿:浙江成为最大资本溢出地
中国的财富制造基地
中瑞财团:浙商的一次民间发力
浙江老板抢滩大上海
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的一次集体亮相:财富浙商的新财富观
宁波财富观:纸糊的400富人榜
第二篇 解读财富浙商
浙商为什么辉煌之一:听话的草根浙商
浙商为什么辉煌之二:敢为天下先
浙商为什么辉煌之三:混合经济驱动 资本运作助推
浙商为什么辉煌之四:活力源自不断创新
民营浙江的实践之一:GDP贡献60%
民营浙江的实践之二:4000市场辐射中国
民营浙江的实践之三:万家私企争雄海外
第三篇 财富浙商的压力和考验
财富浙商的压力和考验之一:草根浙商如何面对升级压力?
财富浙商的压力和考验之二:资本外流考验政府智慧
财富浙商的压力和考验之三:如何面对宏观调控?
财富浙商的压力和考验之四:如何谋划能源安全体系?
财富浙商的压力和考验之五:怎样走向世界?
第四篇 活力宁波
宁波现状
宁波帮: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特殊方式
家电:宁波制造的一个标签
从有名中捞大利:奥克斯担纲代言宁波制造
附录:从企业文化透视中国厨具业双雄
第五篇 奇迹温州
沉浸在民本的激荡之中——关于温州和温州人的思考
激扬于民生的喷涌之前——关于温州和温州人的对话
在海外创业——走出去的温州人
失血还是造血——走出去的温州资本
炒房有没有错?——对温州资本的争议
三问温州之一:怎么看待资本走出去?
三问温州之二:今日温州如何再寻突破口?
三问温州之三:人为什么是温州最大优势?
附录:温州双星央视对话录
第六篇 灵动台州
聚焦台州
挑大梁的台州民营企业
台州金融:浙江民间金融生态图的标杆
台州塑料业:无米也成炊
……
第七篇 财富浙商的困境和出路
后记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为邻,省会杭州市与上海市两地高速公路距离为130多公里。
浙江省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居中国第一。有面积500平方米以上岛屿3061个,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
浙江有雁荡山、普陀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杭州千岛湖,有钱塘江、楠溪江等名江。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19~C。1月、7月份分别为全年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
按单位面积计算,浙江水资源量居全国第4位。经济林、竹林资源丰富,毛竹产量居全国前列。名优特产多,茶、桑、柑橘等中外著名,山核桃、香榧等干果占全国产量的70%以上。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活化石”银杏等50多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名录。已知野生动物1900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120多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的1/3。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煤、明矾石、叶蜡石、建筑用凝灰岩居中国第1位,萤石居中国第2位。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浙江行政区划分为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金华、衢州、丽水、舟山11个省辖市,下设36个县、22个县级市、32个市辖区。
浙江历史悠久,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在今天的浙江西部山区一带活动。进入新石器时代,浙江境内人类活动的范围已相当广泛。全省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达百处以上。三国时期(220~280年),浙江有省的建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浙江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雏形成形。南宋王朝(1127~1279年)建都临安(今杭州),历时150年。明朝(1368~1644年),浙江省名正式出现。
历史上,浙江经济较为发达。丝绸、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当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浙江人才辈出。思想家王充、王阳明、黄宗羲、龚自珍,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孟郊、陆游,科学家沈括,戏剧家李渔、洪升等都是杰出代表。20世纪,中国文学巨匠鲁迅、茅盾,教育家蔡元培,著名科学家茅以升、竺可桢、钱学森、陈省身,以及李叔同、王国维、夏衍、艾青、徐志摩、陈望道、马寅初、金庸等一批名人均为浙江人。
(2)浙江的经济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路子。全省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
可以说,浙江省是在资源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对而言,浙江资源贫乏,一直以来,国家投入很少。但是,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充分发挥经商传统,发扬吃苦耐劳、敢干敢闯的创业精神,走南闯北,实干创业,经济连续20多年高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省份之一。
浙江省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
一个地方的经济要获得快速发展,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目标,寻找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和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发展,关键在于不同的地区充分发挥商贸特色优势。
比如义乌,是在缺乏区位优势的环境下,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市场。义乌地处浙江中部,不沿边、不靠海,远离大都市,没有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但是,目前的义乌已经成为“小商品的海洋、购物者的天堂”,成为全世界单体面积最大的市场,市场的组织形态已从农村传统意义上的集贸市场发展成为现代化、商场化、国际化的新型专业市场。
义乌在全国率先开放城乡集贸市场、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民营经济蓬勃兴起,形成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运行体制和机制。近几年来,随着专业市场的对外拓展,义乌市的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化水平迅速提高。
在特色产业的联动发展之中,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工业紧密联动发展,是义乌的独特之处。义乌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积极实施“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策略,引导民营企业家和商业资本利用所掌握的市场信息、销售网络向工业扩展,大力发展与市场关联度紧密的小商品制造业,促进了工业产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我一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角度来为杨轶清的这部新著作序,尽管我是最早知道他要开始这次创作并对之深感兴趣的人之一。
伟大的理论与活泼的现实之间似乎总纠缠着一些难以化解的敌意。就好比此刻,面对杨轶清的这部耗时经年、洋洋洒洒的书稿,我却始终无法从他给出的结论与描述的事实中寻找到令自己信服的对应。
杨轶清告诉我们:据2002年底的调查,浙江民营企业所创造的总产值达4500亿元左右,比广东大一倍,作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两大民营经济模型,浙江企业所迸发出来的成长后劲和活力令人惊奇;另一份同样让人吃惊的数据是: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最终产品的产量中,浙江有109种居全国第二,154种居第三位,56种产品是全国冠军。
可同时,杨轶清又告诉我们,浙商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身于农民;他们的产业层次都很低,他们的规模都很小;浙江企业的平均规模要比全国水平小1/4,浙江尚无一家百亿规模的企业。
在过去的20年里,浙商的成长延续着一条十分清晰的轨迹:早期的走私、制假、售劣使很多胆大的农民商人捞取到“第一桶金”,在他们把这些商品贩售到全国各地的同时,便开始编织起一张张辐射全国的销售版图,在这样的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专业市场出现了,浙江成为全国日用小商品、轻纺及机械加工产品的物流凹地,年物流超过百亿元的市场比比皆是,流通带动了乡土企业的成长,而市场与企业的两轮驱动,则完成了浙商的原始积累,这样的演进一直从20世纪70年代末持续到90年代初。在这以后,从流通中赚取到的金钱又源源不断地沉淀到了实业之中,专业市场所形成的流通优势进一步催生出了以劳动密集型和高度专业化为特征的实业模型,在浙江各地冒出很多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专业工厂,譬如一个人由上而下的全身装束——眼镜、领带、衬衫、西装、皮带、袜子、皮鞋、打火机、圆珠笔等等,其产量之最均在浙江。而这些高度专业化的工厂又以惊人的成本优势开始它们各自的海外倾销之旅,这些年浙江经济的高速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企业的外贸增长,而其核心能力,便隐藏于此。
这种成长模式的优劣,交错如麻,一言难辨。市场触角的敏锐与战略意识的缺乏、经营谋略的凌厉与资本理念的滞后、谋财心态的膨胀与人文气质的短缺,专业水准的高超与行业空间的狭小……便是在如此狭窄的现实走廊上,杨轶清企图找到理论与事实交汇的那个亮点。他在书中所提出的种种设问,以及为解开设问而给出的种种思考,其行为本身已构成了商业思想上的生动悖论。
这些年来,关于中国企业家群体的界定与识别正成为一个让人兴奋的话题。徽商、晋商、潮汕商,这些已经蒙上烟尘的“金字匾牌”被重新翻拣出来,2000年,一位叫王辉耀的“海归”在南京发起了一次“新华商大会”,更是把这一“运动”推向了高潮。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界定与识别似乎正成为一门很有趣味的学科命题。
在这期间,杨轶清显然是踏实而理性的。这是他为浙商所写的第二本书,两年前,他为他所在的报社主编过一本《财富与未来——走近浙商》,而在这本新书中,他则试图“走进”浙商。
书中所涉及的浙商都是现今在商海中闪耀的“明星”,其中我相识大半,即便不识的也已耳熟能详,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江南商人的机敏、坚韧与务实,大抵能代表“浙商”的所有生命基因。我并不能完全地赞同书中的观点和赞誉,可是杨轶清所进行的工作却无疑是十分有价值的,他从一个人文关注的视角对这一群体进行了解读——这中间当然可能有正读、误读和反读,其实结论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描述本身。
然而,有一点我很想在这里表达:在这一“浙商俱乐部”中,某些企业家身上的戏剧化特质,使他们更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或者,因为行业特殊的缘故,使他们更容易接近聚光灯。但是我却宁可相信管理学家吉姆·科林斯所说过的话:“对于一个企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什么比明星CEO的增多更具破坏性……实质上,我们现在普遍认为能够使企业脱胎换骨的那些领导素质都是不正确的。”
因此,我更认同杨轶清的一个判断:“浙商的厉害,主要不是叱咤风云的名人大家,而是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庞大的群体阵容。”
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部绝妙的作品。
光荣与梦想,骚动与苍凉,大自然的破坏与重建,人的观念的颠覆与涅,社会秩序与经济体制的重构与转型,确切地说,迄今,身在其中的我们并不能十分明确地描绘出这个变动时代的真实轨迹。我们所从事的财经研究与创作尤其如此。
我们都在路上,我们的思想的翅膀还没有飞翔到足以看清整条道路的高度。思考如此,实践似乎亦如此。
我们的“浙商”们也都在路上,他们的事业如同一株株正亟待风雷考验的大树,淘汰别人与被别人淘汰,是这代企业家在未来数年内将面临的最为惨烈的命运抉择。
美国管理学家阿·德赫斯在《有生命的公司》一书中透露过一个秘密:在过去的20年里,《财富》杂志评选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平均寿命还不到50年,而那些存活下来的幸运者中,至少有45%每10年会遭遇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而这些企业为什么还能生存下来呢?德赫斯的分析是:这些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实用目的的同时,还把重点放在诸如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建设上。长寿公司不会把自己仅仅看作是企业主和鼓动追求利润及价值的经济体,他们认为自己是另外的生命系统——由为他们工作因而也属于他们的人所组成的生命系统。
所谓的“生命系统”,其核心便是一种可持续的价值认同,是一种对社会的关怀和资源正当利用的尊重。而事实上,现今中国的所谓“企业家群体”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认知深度。
这正是我们所能够期许的。
这也是我们所愿意期许的。
这是一次为中国本土企业家正名的努力。
这是一本被忽视的本土经验“黄皮书”。
这是一部MBA学不到的经营管理民间“偏方”集。
当日本经济翻身持续无望,当美国企业频频爆出丑闻,东顾西望之时,这些中国企业曾经的“偶像”还能为我们指引前进的路径吗?上下求索,在全球化的滔滔洪水中中国企业的个性和特质何在?
我们吸收过日、韩等国成功企业的赶超哲学与管理智慧,我们也学习过美国华尔街资本主义的企业架构和股东哲学,如今,“偶像”破灭,我身安在?有无可能在全球化普遍价值下找到“中国个性”?
我们意外地发现——
竟然只有三成的在华外资企业盈利,草根企业居然比国企、外资同行有活力,浙商们“落后的低级的”企业组织却效率很高。
为什么会这样?
在后WTO时代,全球化意味着管理理念、模式甚至工具的一体化、同质化。如何开掘出符合中国水土文化、国情特点、发展阶段的本土化经验,以及如何将国际惯例与中国文化背景相结合,这是一个一点不比“引进、学习、借鉴”省力的重量级话题。
微软中国总裁唐骏认为:“要在中国的土地上管理好一个企业,可以说任何一个纯西方的模式,纯美国的管理模式,都不一定适用。把西方的管理方式更好地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有机结合起来,这才是一个真正的适合于在中国的跨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柯达公司全球副总裁叶莺也这样说:“全球化绝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国化。全球化必须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在走向区域化的过程中实现。”
文化已然成为经济竞争的终极力量,企业文化越来越像是经济本位的灵魂。那么,企业文化的根源又在哪里?水之源头通向何方?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是本土的,就越是全球的。越是本土的,就越具有比较优势。
最好的老师,不是GE,也不是韦尔奇。最好的老师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将聚焦点选择了浙江,人均资源全国倒数第三的浙江,人均GDP多年稳居第一。浙江民间经济极其活跃,企业家精神浓厚炽烈,浙商乃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军团。起点低,知名度低,文化程度低,企业组织形式低,产业层次也低,但他们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高度活跃和大面积成功,让他们赢得了“浙商不败”的美誉。然而,并不是草根们的“低级和落后”成就了他们,只是他们更贴近中国这个市场的文化和国情,也更了解这个新兴市场的水土和脉搏。虽然是草,但却有根,而且深深扎进厚厚的“本土”层。自然,假如浙商的高“财商”与先进的管理手段相融合,他们的表现将更为出彩。 这本书的问世,首先要感谢我所在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报集团领导为本书(课题)的采访和调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是我的“学者型记者”设想得以尝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傅上伦、周荣新等多位领导,一直对本书(课题)给予关心和指导。在此,我要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书的立论、观点得到了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的立项支持,从浙江人和浙江地域文化的角度解读浙江经验,也是题中之义。在采访写作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官员、学者、同行让我分享了他们的智慧和感受,这里无法一一列举。新华社名记者、我的朋友吴晓波为我撰写了序言。还有其他所有关心我的人,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