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是根据《全唐诗》清内府号刻本整理成的,收录了唐代通行的反映乐舞真实情况的诗,未采用唐及五代词。全书分为音乐、舞蹈、服饰及附录四部分。各部分资料按照《全唐诗》中的先后顺序编排,登录方式:先写题目,次写函数及册数,然后写作者姓名,在作者姓名之下注明卷数及页数。书前有欧阳予倩所撰《前言》,阴法鲁撰《唐代乐舞简介》等,每类乐、舞和服饰之前,大都有编者所撰简要说明。
有不少人以为中国是舞蹈艺术最不发达的国家,其实中国的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就极为丰富,极为优美,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但宋朝之后,由於封建帝王和一些学究们不断摧残,艺人们受到迫害,加之在历朝的战争中又散失很多,直到现在有许多有名的舞蹈已经都不可考。尽管如此,遗留在民间的包括戏曲舞蹈等等,还是相当丰富。特别兄弟的舞蹈艺术十分完整而多色多采。
我们必须继承原有的传统而加以发展,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新中国的舞蹈艺术。我们研究中国舞蹈史,为的是弄清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路线,总结过去的经验,为新中国的舞蹈创作提供参考材料。
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研究舞蹈史同时必须研究音乐史。音乐舞蹈两者都是时间艺术,最难保存而容易散失。音乐还能多多少少从旧谱中体会出一点声音,舞蹈可很难留下形象──不像现在这样有许多记录的工具,过去关於舞蹈艺术的文献,异常不够,就是找得到的,也都是既不详明又不具体──有些有名的舞蹈,从历史的记载中往往只剩下了一个名称;有的就是连名称也只是散见在笔记、小说、诗歌当中,并无专门记载。我们要对古代的舞蹈艺术作史的研究,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从各种方面搜集资料,从尽可能找到的资料中发掘可供参考对证的东西──文字记载、壁画、明器、雕刻(包括石刻、砖刻,以及各种器皿的图案,花纹)图片等等,都要从各方面──不仅是从中国各地,还要从国外──尽量搜集,加以整理。我们必须重视资料工作,搜集到的资料应经过分类、比较、审查鉴别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这也就是研究学术基本的工作。
我们研究古代的舞蹈,不宜忽略现代存在的一些活的资料,我们从周到宋,从宋到现代把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轮廓大体看了一看,把目前所能得到的资料──不管是整块的或是零碎的──按时代集中起来,大体分一分类,然后就决定把研究重点放在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音乐舞蹈最发达的一个时代,把唐代的乐舞研究清楚了,宋代的乐舞就容易明了。我们想把唐宋的乐舞研究一番之后,再上溯隋、六朝、晋、汉、周,这样做可能比较便利。
关于唐代的乐舞不论是历史记载、壁画、雕刻、明器和许多专家的研究文字都比较多,但作为系统地研究舞蹈史的基础,那还十分不够,我们还要从中外古今大力发掘。在文字记载方面,我们把全唐诗四万八千多首全部读了一遍,把其中关於乐舞和服饰部分的资料摘录下来,分为音乐、舞蹈、服饰三大类,并加以简单的说明。八九个人经过四个月紧张的时间,下了一些笨工夫,也还是有些收获。但因几个人分头进行,又缺乏经验,同时又要抓紧时间付印,尽管经过两三次的反复检查,挂漏之处怕还是在所难免。我们希望用这些资料和其他的资料互相比较印证,使我们对于唐代的乐舞有更多的了解,并以供研究中国音乐舞蹈艺术传统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