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进化生物学基础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李难编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J.戴蒙德曾说:“过去两个世纪里,进化论是影响最大、最为深远的思想。”本书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基础知识和主流思想,全面阐述了生物进化。

难道你不想知道为我们人类的祖先是如何进化而来的吗?

内容推荐

本书是通过《进化论教程》lO多年教学实践,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并在收集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书中提供生物进化的基础知识和主流思想,阐述地球上生命有机界因时而变的原因和机理,以及介绍若干研究生物进化的科学家传略。全书分为引论、进化的 "舞台"与化石证据、进化的历程、进化机制与规律以及研究进化的学说5个部分,共16章。每一部分前设有"导读",向读者说明需要关注的事例,如要点、重点、难点及前后部分的联系等。每章后的"专题"讨论,介绍一些青年学生感兴趣的新学说、观点、思维方式、研究成果以及探索性问题。与传统的进化论教材相比较,更注重进化原理的应用和对现实环境中进化问题的论述,本书内容全面、繁简得当、条理清楚、文笔流畅,可供高等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生命科学各专业作教学用书,也可供大学非生物类专业学生选读和有关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

目录

第一部分引论

导读…………………………………………………………………………(1)

l 学习进化生物学的目的和方法…………………………………………(2)

 1.1生物进化与进化生物学……………………………………………(2)

 1.2进化科学的历史进程………………………………………………(4)

 1.3学习进化生物学的目的和方法……………………………………(6)

 专题1生物进化离我们并不遥远………………………………………(8)

 思考题……………………………………………………………………(10)

第二部分进化的"舞台"与化石证据

导读…………………………………………………………………………(11)

2生物进化与地球环境……………………………………………………(12)

 2.1生物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历史回顾…………………………………(12)

 2.2生物与环境…………………………………………………………(12)

 2.3生态系统的进化………………………………………………… (16)

 2.4海陆变动与生物地理区系分布……………………………………(22)

 专题2地球可供人类消费的底线与环境伦理观………………………(31)

 思考题……………………………………………………………………(33)

3化石与地质年代…………………………………………………………(34)

 3.1化石……………………………………………………………… (34)

 3.2地质年代…………………………………………………………(39)

 3.3古生物学与生物进化………………………………………………(40)

 专题3化石识别生物进化应遵循的原则………………………………(46)

 思考题……………………………………………………………………(47)

第三部分进化的历程

导读…………………………………………………………………………(48)

4地球上生命的起源………………………………………………………(49)

 4.1生命起源与宇宙演化………………………………………………(49)

 4.2关于生命的一般概念………………………………………………(49)

 4.3生命起源的若干条件…………………………………………… (51)

 4.4生命起源的早期探索………………………………………………(53)

 4.5现阶段生命起源研究………………………………………………(55)

 4.6遗传密码的起源与进化……………………………………………(59)

 4.7生命起源研究中的其他问题…………………………………….(65)

 专题4深海海底"黑烟囱"与生命起源………………………………(67)

 思考题……………………………………………………………………(68)

5细胞的起源………………………………………………………………(69)

 5.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69)

 5.2原始细胞膜结构模型………………………………………………(69)

 5.3细胞起源与演化过程………………………………………………(71)

 5.4真核细胞起源的内共生学说………………………………………(73)

 5.5细胞核起源的研究途径……………………………………………(75)

 5.6真核细胞起源的生物学意义…………………………………… (76)

 专题5病毒起源的主要学说及其与人类进化的关系…………………(77)

 思考题…………………………………………………………………(79)

6多细胞生物的进化………………………………………………………(80)

 6.1生物的分界………………………………………………………(80)

 6.2多细胞植物的进化…………………………………………………(81)

 6.3无脊椎动物的进化…………………………………………………(89)

 6.4脊椎动物的进化…………………………………………………… (91)

 专题6澄江动物群向世界展示了什么…………………………………(104)

 思考题……………………………………………………………………(105)

7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06)

 7.1人类起源研究的历史回顾………………………………………(106)

 7.2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106)

 7.3人类起源过程中新旧特征的更替………………………………(108)

 7.4人类起源的进化系统……………………………………………(113)

 专题7人类起源研究中"东边的故事"是否过时…………………(124)

 思考题…………………………………………………………………(125)

8.现代人的起源及其体质进化……………………………………… (126)

 8.1人种的概念………………………………………………………(26)

 8.2现代智人的四大人种……………………………………………(126)

 8.3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 (129)

 8.4现代人起源的学说………………………………………………(131)

 8.5对种族主义的批判………………………………………………(133)

 8.6人类的未来………………………………………………………(134)

 专题8再过50万年人类将是什么模样………………………………(136)

 思考题………………………………….…………………………… (138)

9性的起源与性行为的进化………………………………………………(139)

9.1性的起源……………………………………………………… (139)

 9.2两性求偶吸引的感觉机制……………………………… ……(141)

 9.3求偶行为进化实例…………………………………………… (142)

 9.4动物交配、受精方式的进化………………………………………(145)

 9.5人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进化……………………………………(146)

 9.6影响性行为进化的因素…………………………………………(149)

 9.7性行为进化的研究方向…………………………………………(151)

 专题9人类"乱伦禁忌"原因的探究…………………………… (152)

 思考题…………………………………………………………………(154)

第四部分进化机制与规律

导读…………………………………………………………………… (155)

10、分子进化………………………………………………………… (156)

 10.1分子进化的一般概念…………………………………………(156)

 10.2生物大分子与生物进化…………………………………… (157)

 10.3分子进化的机制……………………………………… ……(169)

 10.4分子钟…………………………………………………………(172)

 10.5分子树与分子系统学…………………………………………(175)

 专题10-1 人类基因组研究引发的思考……………………………(178)

 专题10一2分子进化工程及其应用…………………………………(180)

 思考题…………………………………………………………………(181)

11小进化(一):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182)

 11.1什么是小进化…………………………………………………(182)

 11.2小进化的基本单位……………………………………………(182)

 11.3遗传变异在种群中的产生与保存……………………………(182)

 11.4自然选择………………………………………………………(189)

 专题11物种选择及与此相关的红王后假说………………………(209)

 思考题…………………………………………………………………(212)

12小进化(二):随机过程与适应………………………………………(213)

 12.1选择外的随机过程……………………………………………(213)

 12.2适应……………………………………………………………(217)

 专题12迁移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224)

 思考题…………………………………………………………………(227)

13隔离、物种形成与灭绝……………………………………………(228)

 13.1隔离与隔离机制………………………………………………(228)

 13.2物种与物种形成………………………………………………(231)

 13.3物种灭绝………………………………………………………(241)

 专题13-1种间关系引出的奇怪推论:英帝国的繁荣取决于处女的

多少…………………………………………………………………(246)

 专题13-2关于物种灭绝的启示……………………………………(247)

 思考题…………………………………………………………………(249)

14大进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250)

 14.1什么是大进化…………………………………………………(250)

 14.2进化的型式……………………………………………………(251)

 14.3进化的速度……………………………………………………(258)

 14.4进化趋势………………………………………………………(262)

 14.5重演律问题……………………………………………………f263)

 14.6大进化与小进化的关系………………………………………(265)

 专题14 Hox基因与基因型内聚力在大进化中的作用……………(266)

 思考题…………………………………………………………………(268)

第五部分研究进化的学说

导读………………………………………………………………………(269)

15现代进化科学的理论来源:达尔文进化论、孟德尔遗传学………(270)

 15.1达尔文及其进化论……………………………………………(270)

 15.2孟德尔及其遗传学……一……………………………………(277)

 专题15对达尔文学说的非议说明了什么…………………………(282)

 思考题…………………………………………………………………(283)

16现代进化研究中的主要学说…………………………………………(284)

 16.1综合进化论……………………………………………………(284)

 16.2间断平衡论……………………………………………………(287)

 16.3新灾变论………………………………………………………(288)

 16.4分子进化中性学说……………………………………………(289)

 16.5社会达尔文主义………………………………………………(292)

 专题16一l互补假说与生物进化……………………………………(293)

 专题16-2恩斯特·迈尔:当代进化生物学的权威学者…………(295)

 思考题…………………………………………………………………(297)

主要参考文献……………………………………………………………(298)

索 引 …………………………………………………………………(301)

试读章节

6.2.2.2蕨类植物

一般认为蕨类植物是由裸蕨植物分3条进化路线通过趋异演化的方式发展进化的。一支为石松类,一支为木贼类(即楔叶类),另一支为真蕨类。它们在泥盆纪早、中期出现,从泥盆纪晚期至石炭纪和二叠纪的一亿六千万年的时期内种类多、分布广、生长繁茂,成为当时地球植被的主角,被称为蕨类植物时代。但在二叠纪时因气候急剧的变化,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许多种类,不能抵抗二叠纪时出现的季节性的干旱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的变化而遭淘汰。后来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时又进化一些新的种类,其中大多数种类进化发展到现在。

石松类植物的化石有早泥盆纪的刺石松(Baragwanathia)和星木属 (Asteroxylon)(图6-4A,B),二者均为草本类。而泥盆纪至石炭纪时期也有高大乔木类的石松植物,如鳞木属(Lepidodendron)和封印木属(Sigillaria)(图6-4c,D),且为孢子异型。现存的石松类仅为小型草本。

木贼类(楔叶类)亦在泥盆纪才出现,至石炭纪时木本和草本的种类都有,如著名的乔木类芦木属(Calamites)(图6-4E)。到了二叠纪时乔木类则绝灭。后来仅剩下一些较小的草本类。高大的乔木类是该地层的主要成煤植物之一。

真蕨类最早出现于泥盆纪的早、中期,著名化石为小原始蕨属 (Protopteridium.)(图6-4F)。泥盆纪至石炭纪时的真蕨多大型,树蕨状。但在二叠纪逐渐消失,仅留下一些小型者延续下来。现代真蕨类中有些种类是在三叠纪和侏罗纪产生的。

蕨类植物已经有了真正根、茎、叶的分化,已具输导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的维管系统,但其受精阶段仍离不开有水环境,仍以孢子繁殖后代,这都是蕨类植物原始性的反映,故在古生代末期的二叠纪时,由于地球上出现了明显的气候带,许多地区的气候变得不适于蕨类植物的生长,而使多数蕨类植物开始走向衰亡。"

3.45亿一2.5亿年前,石松类、楔叶类和真蕨类极为繁盛,形成大批沼泽森林。在蕨类植物繁盛时期的同时,苔藓植物也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成功地适应着陆生生活。苔藓植物可能出现于泥盆纪早期,苔藓植物化石带叶苔 (j~allavicinites devonicus)发现于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石炭纪时已分化出苔类和藓类。对苔藓植物的起源目前意见尚不一致,赞成苔藓植物来源于绿藻的人较多。苔藓植物无维管系统的分化,无真根等,对陆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如维管植物。所以,苔藓植物虽然分布较广,但仍然多生于阴湿环境。至今尚未发现它们进化出高一级的新植物类群。因此,认为苔藓植物是植物界进化中的一个侧支。6.2.3裸子植物

从晚二叠纪到早白垩纪,在植物进化中以裸子植物为主。早期主要是苏铁 (Cycas)和本内苏铁(Bennettitinae)植物;晚期在北半球主要是银杏(Cinkeo)和松柏类;在南半球是松柏类。晚二叠纪初期,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等逐渐发展。进入中生代,它们更加繁盛。在中生代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裸子植物占很显著的地位,在许多地区形成大批的森林。 6.2.3.1原裸子植物

原裸子植物也称前裸子植物或半裸子植物。它们是从裸蕨植物演化而来的,兼有蕨类和裸子植物的特征。其特点是外形似蕨类,尚未形成种子,仍以孢子进行繁殖。但其次生木质部有由具缘纹孔的管胞组成,这又是裸子植物的解剖特征。1974年伯恩(Bum)将这类植物称为原裸子植物。对其分类地位尚有争议,有人主张列为一个门,有人主张列为裸子植物的一个亚门,还有的主张列入蕨类等。最早的原裸子植物的化石是发现于泥盆纪中期的无脉树 (图6-5A),另一著名的原裸子植物为古蕨属(图6-5B,c),二者均为乔木。古蕨属为孢子异型,叶在枝上为交互对生排列,不是复叶。原裸子植物在泥盆纪晚期均已灭绝。但是原裸子植物在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原始的裸子植物即是由它们演化而来的。

序言

本书是在作者编著的《进化论教程》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完成的。编写中吸收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教学经验和建议,收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尽力从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可读性方面努力,在表述上也力争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在内容选择上,按删繁就简、吐故纳新的原则,删改一些冗长、陈旧、过时、似是而非的内容。在参考国外同类新版教材的同时,充分考虑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和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

2.书中适当增加进化原理的应用和对现实环境中进化问题的论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增强本学科的活力。 3.每部分前的"导读"向读者说明需要关注的事例,如要点、重点、难点及前后部分的联系。每章后的"专题"着重介绍生物进化研究中的新学说、理念、方法、研究成果以及某些探索性或热点问题,以利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4.选修本学科的面较广,如社会科学和哲学类的同学也有兴趣。为此,建议非生物类的学生选读时,可从实际出发,免去有关章节。 本书部分章节特邀下列人员撰写:华东师范大学秦德安教授编写"分子进化"一章,洪如林教授编写"植物进化"一节;上海师范大学李建粤副教授编写 "遗传密码的起源与进化"一节;华东师范大学朱红英副研究馆员负责收集有关资料。编写期间承蒙中科院张弥曼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彭奕欣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张飞雄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翁恩琪教授的支持和指教,谨此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进化是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如果不考虑进化的话,对生物学中任何为什么的问题都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         ————E·迈尔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