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中较长时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革新主张和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力图根据目前掌握的比较可靠的材料,介绍鲁迅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介绍他丰富的、精辟的教育思想,借以体现鲁迅作为人民教师光辉榜样的一面,以供读者学习和参考。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谨以这本习作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献礼,并以此就教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精) |
分类 | |
作者 | 顾明远等 |
出版社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中较长时期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革新主张和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力图根据目前掌握的比较可靠的材料,介绍鲁迅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介绍他丰富的、精辟的教育思想,借以体现鲁迅作为人民教师光辉榜样的一面,以供读者学习和参考。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谨以这本习作作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献礼,并以此就教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 内容推荐 本书力图根据目前掌握的比较可靠的材料,介绍鲁迅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介绍他丰富的、精辟的教育思想,借以体现鲁迅作为人民教师光辉榜样的一面,以供读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 回忆鲁迅的学习和教育活动(代序)周建人 第一编鲁迅教育实践概览 一、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 二、在绍兴府中学堂 三、迎接绍兴光复 四、在绍兴师范学校 五、在教育部任职 六、在北京大学等八所学校兼课 七、参加北京女师大学生运动 八、在厦门大学 九、在中山大学 十、晚年在上海的教育活动 第二编鲁迅教育思想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鲁迅教育思想的特点 二、鲁迅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论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一、教育不能脱离社会 二、只有改造社会,才能改造教育 第三章对旧教育的批判 一、对反动统治阶级推行奴化教育的批判 二、对旧教育的核心──封建礼教的批判 三、对旧学校脱离实际弊病的批判 第四章论培养和造就大群的革命战士 一、培养和造就革命战士的紧迫性 二、革命战士应该具备的素质 第五章论青年教育 一、青年要学习哲学社会科学 二、青年要学习自然科学 三、青年要学习外国语言 四、青年的知识面要宽广 五、青年要学会独立思考 第六章论教育要联系实际 一、反对埋头读书提倡留心世事 二、深入工农大众参加社会斗争 第七章论儿童教育和儿童读物 一、批判旧社会对儿童的摧残 二、要重视儿童的家庭教育 三、要尊重儿童,相信儿童 四、要注意教育儿童的方法 五、要为儿童创作优秀读物 第八章论美育 一、要重视美育 二、论美术作品的教育作用 三、要重视革命艺术理论的指导 第九章论教师 一、对教师的崇敬和对教师素养的认识 二、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十章论工农教育 一、世界是由愚人造成的,文化是由工农创造的 二、工农教育与社会革命 三、将文字交给大众 第十一章人民教师的光辉榜样 一、学习他献身教育事业的泥土精神 二、学习他坚持真理、敢于向教育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硬骨头精神 三、学习他认真教学、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四、学习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 五、学习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崇高品质 第三编鲁迅教育论著选编 怀旧 拟播布美术意见书 关于废止《教育纲要》的签注 狂人日记 随感录二十五 致许寿裳(八) 随感录三十三 随感录四十九 孔乙己 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 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未有天才之前 风筝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聊答“……” 报《奇哉所谓……》 致许广平(二) 导师 十四年的“读经” 坚壁清野主义 寡妇主义 读经与读史 我观北大 《二十四孝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琐记 藤野先生 中山大学开学致语 《书斋生活与其危险》译者附记 读书杂谈 反“漫谈” 关于知识阶级 习惯与改革 公民科歌 “人话” 智识过剩 上海的儿童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新秋杂识 读几本书 拿来主义 玩具 “此生或彼生” 难行和不信 《看图识字》 致唐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奇怪(二) 门外文谈 点句的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随便翻翻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 人生识字胡涂始 不应该那么写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死魂灵》第二部第一章译者附记 致颜黎民 致曹白 “立此存照”(一)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第四编鲁迅的学生忆鲁迅 吴克刚同志访问记 常惠同志访问记 川岛同志访问记 唐同志访问记 冯至同志访问记 李霁野同志访问记 许钦文同志访问记 黄源同志访问记(一) 黄源同志访问记(二) 吴耕民同志访问记 附录鲁迅教育活动大事年表 后记 试读章节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甚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以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阴间,倘要稳妥,是颂扬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笔墨的人,在现在的中国,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谈“言行一致”的时候。前车可鉴,听说阿尔志跋绥夫曾答一个少女的质问说,“惟有在人生的事实这本身中寻出欢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见,他们其实倒不如死。”于是乎有一个叫作密哈罗夫的,寄信嘲骂他道,“……所以我完全诚实地劝你自杀来祸福你自己的生命,因为这第一是合于逻辑,第二是你的言行和行为不至于背驰。” 其实这论法就是谋杀,他就这样地在他的人生中寻出欢喜来。阿尔志跋绥夫只发了一大通牢骚,没有自杀,密哈罗夫先生后来不知道怎样,这一个欢喜失掉了,或者另外又寻到了“什么”了罢。诚然,“这些时候,勇敢,是安稳的;情热,是毫无危险的”。 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无法追改;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总而言之,还是仍然写下去罢: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P332-335 序言 “文革”期间,没有什么专业书可读,就读起《鲁迅全集》来。读着读着,为他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所感动,为他的彻底革命精神所震撼。我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工作者,特别感到他对教育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于是“文革”一结束,我就萌发了写一本鲁迅教育思想研究的书的念头。再加上与鲁迅带上一点亲戚,周建老当时还健在,有些事情请教也方便,因此感到有责任和有可能把鲁迅的教育思想作为我国一份优秀的教育遗产挖掘出来。正在这时候,杭州大学的金锵同志、杭州学军中学的俞芳同志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天他们来访问周建老,我们遇上了,于是就联合起来。当时我在北师大教务处工作,我让处里的李恺同志帮助收集鲁迅在北师大、女师大的一段事迹。于是组成了第一版的写作班子。 俞芳同志是我们几人中惟一见过鲁迅的人,而且与鲁迅及鲁母有过密切的关系。她的参加,为本书增色不少。特别是她和金锵走访了当时还健在的鲁迅的学生,做了访问记录,作为本书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年他们访问这些老同志的情况在第一版中写得很清楚,现在这些老同志除黄源同志已95岁高龄还健在外,都已作古。因此这部分是本书最珍贵的资料。 利用再版的机会,我们对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是把内容分为四大编。除第一版中鲁迅的教育实践、鲁迅的教育思想、鲁迅的学生忆鲁迅三部分分列三编外,增加了鲁迅教育论著选编。在这一编中,我们从教育的视角对每一篇著作做了简要解析,没有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因为鲁迅的作品博大精深,做全面分析是我们力不能及的。就是这些简要的解析也未必恰当,仅供读者参考。其次是对鲁迅的教育思想研究部分做了较大的修改,并分了章节。再次是遵照俞芳同志的建议,她的两篇文章,即《在砖塔胡同与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里》和《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因为已收入单行本,本书不再收录。 应该特别感谢俞芳和金锵两位老人。俞芳老人今年已是89岁高龄,由于共同研究鲁迅,我们成了忘年之交。她使我了解了许多鲁迅一家当年的事情。这次她对我承担的鲁迅教育思想部分的修改稿做了认真的审读,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金锵同志也已年逾古稀,长年多病,最近又新添青光眼、干眼病,根本无法看书,但是他对我的修改稿还是一字一句地审读,提的意见写了两大张纸,其细致到哪页哪行错了什么字。他又对鲁迅的教育实践部分和鲁迅教育活动大事年表进行通读,做了部分修改。他在住院期间刚好遇到黄源同志,黄源同志对访问记又做了补充,并由他整理成稿。他们在今年这样酷暑的夏天,带着病痛,坚持帮我看稿、改稿,叫我如何不感动。 最后还应该感谢人民教育出版社暨刘立德同志,是他们提醒我,2001年是鲁迅诞辰120周年,本书可以再版,并协助策划。这次再版,促使我再一次阅读了鲁迅的著作和他的故友的回忆录,使我再一次受到了深刻教育。 2000年9月11日于北京求是书屋 (本文作者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后记 我们合写这部书是1978年5月在北京商定的。初稿分头写出后,1979年11月曾在杭州讨论一次,在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第一次年会上征求过到会同志的意见。1980年1月,作过一次修改。之后,又修改一次。因我们四人分处北京、杭州两地,多数同志又有日常业务工作,只能分头断断续续地写,最后指定一个同志作了文字上的统一修改。为了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我们这次又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重要修改和增订。 1979~1980年,我们曾先后访问过许钦文、陈学昭、吴克刚、钟敬文、常惠、章川岛、王瑶、唐■、冯至、林辰、曹靖华、李霁野、黄源、吴耕民、李何林、田仲稷等鲁迅先生生前的战友和学生,或鲁迅研究专家,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他们或给我们回忆几十年前受教于鲁迅先生的情况,或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几位同志还抱病审阅我们的访问记,书信往还,花费不少精力。2000年10月,黄源同志又抱病为我们补充了许多资料,使我们无比感动。 周建老和周海婴同志十分关心本书的写作,多次给我们以鼓励、支持。建老为我们题了书名,又专写回忆录一篇给本书作代序,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 在本书第一版写作和定稿过程中,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绍兴鲁迅纪念馆、广州鲁迅研究小组、杭州一中鲁迅纪念室、南京鲁迅中学、绍兴师专、绍兴一中、华东师大、复旦大学、北京师院、天津师院等校鲁迅著作注释组、厦门大学中文系、杭州大学中文系、北京师大教育系和杭州大学教育系的有关同志,给我们介绍情况、提供资料、解答问题,也花了很多功夫。张拯璜、蒋锡全、陈炳岑、何志汉等同志看过本书的部分初稿,提了不少很好的修改意见。 对上述许多同志,我们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热情帮助和支持,本书是不可能写成的。 鲁迅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理应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我们虽然作过一些调查、研究,但理解不够,粗疏遗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恳地期待读者给我们指教,以使本书日臻完善。 谨以此书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逝世65周年和鲁迅先生曾经战斗过的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 著 者 2000年1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