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她极富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群年轻的大学生们在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上,经历了一番怎样的“体能锻炼”和心灵之旅,莘莘学子以极其纯真的文字,配以一百来幅自己拍摄、创作的照片和图画,真实、生动地坦露了他们西藏之行的脚路历程和心路历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找太阳城(走近西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云等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西藏,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她极富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群年轻的大学生们在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上,经历了一番怎样的“体能锻炼”和心灵之旅,莘莘学子以极其纯真的文字,配以一百来幅自己拍摄、创作的照片和图画,真实、生动地坦露了他们西藏之行的脚路历程和心路历程。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一个充满激情与朝气的故事:一群年轻的大学生,满怀憧憬,跋山涉水,寻找心目中的太阳城,寻求理想和心灵的升华。 西藏,对很多人来说是个神秘而遥远的地方,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她极富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年轻的大学生们在这片神奇的雪域高原上,经历了一番怎样的“体能锻炼”和心灵之旅,莘莘学子以极其纯真的文字,配以一百来幅自己拍摄、创作的照片和图画,真实、生动地坦露了他们西藏之行的脚路历程和心路历程。 目录 1.再读西藏 朝花夕拾 陈云4 不同寻常的生活 季翔7 都是中华民族 张谦10 走出西藏 章晓野23 体悟韧性 卢皓16 信者无语 蒋玉涛19 西藏,西藏 李响22 2.西藏行 我寻找的世界(题记) 张谦28 青海青(西宁一格尔木) 张谦34 一千一百六十六个路碑(格尔木—啦萨) 张谦45 远方流来的河(拉萨一林芝) 张谦55 平凡人的歌(拉萨一日喀则) 张谦68 给雪山披上一身的星星(拉萨一纳木错) 张谦7 回到东方 张谦85 3.高原色调 初到拉萨 张谦96 圣城拉萨 张谦109 八角街 章晓野121 拉萨日志 章晓野125 布达拉宫 章晓野131 朝圣 章晓野137 世外桃源 章晓野142 过节 章晓野247 西藏的早晨和傍晚 章晓野151 寂静的声音 章晓野156 喝酒·聊天 章晓野161 西藏的色调 章晓野166 4.人物风流 喇嘛群像 章晓野178 莲花生·阿底峡·宗喀巴 章晓野183 旅游者 章晓野189 小三和冬冬 章晓野194 盗侠 陈云199 风尘和亲路 陈云203 永远的大昭寺 陈云210 仓央嘉措的情歌 陈云218 浪人 陈云228 5.圣地遐思 从东走到西:说说上海与西藏 陈云236 遗址 陈云240 动物启示录 陈云247 罗布林卡的雪顿节 陈云255 街头两景 陈云265 语言的贫困 陈云269 两支文明的告白 陈云277 自然的呓语 陈云283 风筝之旅(结尾) 陈云293 6.文明的对话 文明的对话 季翔 张谦302 西藏历史年表(附录)345 后记348 试读章节 朝花夕拾 陈云 1996年本书初版时,正值我将负笈去日本留学前。一晃五六年过去了,今年初我返回阔别已久的复旦,成为了一名复旦教师。暑假前突然接到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电话,说是计划把这本书重新制作后再版,希望我们捐出若干的照片和智慧来做好这件事。 较之简单的再版,把这本书搞得图文并茂并能装帧精美地再推出,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这就好比装修一间自己的小屋,因为钟爱,也就能做得愉快,做得投入。而这次的装修材料大多取白手工——西藏之行中拍子旅途的各种照片和这次由我加绘的一些图片——当然这并不是因为这些年中我的画艺有了什么长进,因而要拿出来献曝,乃是因为一些心情的转变。 ——若干年前我们看了西藏的好山好水,在我们的文字中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式的惊叹,也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式的思索、沉吟。并不是有意要矫饰什么,但那个年龄阶段确实有很多东西打扰我们,所以现在看起来也自有可以晒笑的地方。 等到一个人跨越了种种经历,也就越来越跨越自己,跨越矫饰,跨越打扰,慢慢地踱进“看山复是山、看水复是水”的境界里去。进入这样一种境界的迟早并不一定与年龄有关,但和一个人的秉赋、经历和悟性有关。而一个越是自然主义的人,可能越和这种境界靠近。也不知是不是在国外的生活经历的熏染,较之若干年前把此书的装帧等等一切委与出版社的做法,今天的我们更愿意在这本书里多多地留下我们的气息和个性化的痕迹,藉以招待有缘的朋友进到这间小屋里来参观、聊天。 这是一间简陋的小屋,唯我们的青春、热情和友谊在此居住。 我想,一个记得自己孩提时代的父亲必能做一个好父亲,一个记得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必能做一个好老师。我们都是藉着自己记忆中的美好小屋在继往而开来。 我们这次的文章编排是按专题分辑的,除了前面彩页中的照片和手绘图片是新加的,《人物风流》辑中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情歌》和《风尘和亲路》两篇也是新增的内容。 巧的是,我们七个旅伴都有曾在或正在海外留学的经历,在为这辑《再读西藏》而寄来的短文中,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在西藏 体验到的“寂静的声音”——确切地说,那是一种个体与环境处于陌生对峙时才能听到的声音。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过留学或客居异乡经历的人在异国他乡都曾听到过这种寂静的声音——即使是身处异乡的闹市中。 当我们的人生体验到季翔在《不同寻常的生活》中所说的“秒表瞬间复零”的状态时,就该是我们听到这寂静的声音召唤的时候了。人生中这样一种寂静的声音,是我们所渴望的,也是我们所畏惧的;是我们想追求的,也是我们想逃避的。如果说当时在西藏聆听那寂静的声音对我们而言只是一种过客式的体验的话,那么今天的我们在生活中再聆听到那“寂静的声音”时,它显然已经是我们的人生本身了。 在西藏聆听寂静的声音使我们“不同寻常于别人”,但也许只有在我们今天各自的人生中不断超越那光顾我们的“寂静的声音”,我们才能永远“不同寻常于自己”。 我想生命中重要和幸福的事是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撒下许多芬芳的花瓣,而在随后的岁月中将它们一片片拾起。西藏于我们正是这样一片芬芳的花瓣。 ——愿我们一路走去,落英缤纷。 愿我们都有朝花夕拾的美丽和感动。 2002年10月于复旦园 序言 复旦大学的一些研究生趁假期长途旅行,远至西藏,一路上写了不少充满文化激情的散文,其中一部分,现正放在我的案头。几天来我经常翻阅,感受很多。 他们实在是值得羡慕的一群,那么年轻就走了那么远的路,居然不是为了打仗,为了逃难,为了流放,为了“上山下乡”,而纯粹是为了考察。中国兵荒马乱了多少个世纪,这种放任于山水之间的青年旅行者,实在是久违了。有了他们,这块土地简直有点奢侈了,这真叫人愉快。 由于他们,一种比较地道的文化审视态度出现了。这种审视态度,并不仅仅是动用文史知识来诠释景物,也不仅仅是面对景物而浮想联翩,而是把自己的生命当作一个充满着无数问号、极有感觉弹性的文化软体,与自然和历史周旋。这种周旋是一种缘分,一接触就似曾相识,在探询对方的同时也探询了自身;探询过后,终身难忘,自然和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痕,而自己的生命中也留下了自然和历史。我想,中国古代文人之所以把“行万里路”看作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的生命行为,西方旅行家的日记之所以至今令人百读不厌,都与此有关。这是一种在自然怀抱里冶炼生命的仪式,其崇高感和神秘感远在文句之外,文句只能是散落出来的一些依稀信息而已。但是,即便是捡拾这些信息,我已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强健而敏锐,昂扬而忧伤,面对这样的生命群落,怎么能不舒畅呢? 读后也有一些建议和希望。 建议:旅途中的文化感受,不必如此拥挤、如此密集、如此迫不及待地表达出来,让自己的笔多描述一点自然景物本身,文化感受尽量溶解在描述中,这就会更大气了。走在这样一条奇异的路上,我们的合适身份应该是惊讶而疲倦的跋涉者,而不宜是心思很重的读书人。只有前者,才能更真实,更有感染力。 希望:不要把出版这样的散文集子看作是对文坛的迈进。你们还年轻,还要走很长的路,何苦才走几步就在什么“坛”上留连盘桓?停下了,就再也走不动了。赶快躲开那些烦人的所在,一心把握住自己的生命,让它在自然和历史中试炼。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别后退。 余秋雨 后记 这本西藏随笔终于要面世了。张谦感叹说:“从来没有这么奢侈地化笔墨和时间来讲述自己的事情。” 这也是我们几个人共同的感叹。 写这本随笔,说到底是想对自己西藏之行一个月的脚路历程和心路历程作一个交代——通过交代卸下我们身心积累的太多负累。 我们当初是怀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豪情去完成一次求知历程的吗?肯定有一点。但回来后,我们发现自己的无知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就像一根主动脉分支成为了无数的毛细血管——从不知牦牛的确切样貌,到想探究藏北草原上被风雨剥蚀的牦牛或羚羊残骸背后的故事;从对“喇嘛”这个称呼抱有一种神秘的好奇到想听出那缓缓的诵经节奏之中的弦外之音;还有风马旗、六字真言、酥油茶、玛尼堆、盘旋高空的鹰,以及那些用牦牛毛编织的黑色帐篷,那些与村落同在的令人敬畏的天葬台…… 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我们的视线和头脑经历了一次空前的临界。 落笔时万分万分地小心。为了让自己头脑中经常是大团大团涌出的感觉走入语言的逻辑表达之中,我们翻阅了从西藏带回的大堆藏学书籍和各人的旅行日记、笔记——启程时,我们曾有一本公共的旅行日记,由晓野负责记录每天的见闻。开始时还逐日诵读,供大家对这份“历史文献”提出七嘴八舌的修改意见。但不知从哪天起,这本日记就成了晓野的私人日记,密不示人了;而与此同时,每个人都开始猛记自己的日记、笔记——西藏触动了我们灵魂中个性化的一面,每个人开始想说悄悄话,想进行心灵独白——“原始共产主义制度”不知不觉地瓦解了。 如果你已经翻阅了全书,相信你也已经分享了我们的心情故事。 下面讲到的这件事使我们的西藏之行有了一个悠长的回音。 回来后,我们在复旦大学21世纪学会的支持下,开始了一次辛苦而又有意义的联合行动:动员全校的力量,募建一所“复旦一西藏希望小学”。直接的原因是我们在藏期间对西藏的教育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也接触到很多可爱的西藏孩子(我们还曾在色拉寺拍到一个慧黠的五岁小喇嘛诵读经书的照片)。当他们围着我们要泡泡糖或是在摄像机镜头前东张西望时,我们觉得我们与这些孩子之间似乎应该更多一些相互沟通的渠道。 另外,在藏期间人们总是把我们当成香港人、广东人甚至日本人,却鲜有人知道“上海”这个地方。我们先是大感疑惑,继而又有些惭愧:身为“龙头”的上海在“龙尾”的青藏高原怎么会这么没“地位”呢? 小受刺激的我们一路上便担当起“上海”和“复旦”这两个名词的广告员。想让复旦出名的念头使得我们倾囊而出,把凡印有“复旦”字样的小纪念品拿来送人,特别是把复旦的小徽章送给寺庙的喇嘛们,并帮他们别在袈裟上——双方都是喜滋滋的样子(有照片为证),却显然是自乐其乐了。 如果能募建一所“复旦一西藏希望小学”,那么,在那一片离太阳最近的高原上,就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西藏的孩子每天在飘扬的国旗下列队唱歌,在散发着酥油香味的教室里读书,自然界的天籁之音不再是方圆若干公里土地上的惟一绝响——这将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一幕!同时假设若干年之后,你在西藏或是西藏之外碰到一个人,谈起来他竟然是“复旦一西藏希望小学”毕业的——这种邂逅又将带给我们多少欣喜的感觉! 然而要组织一次又一次的募捐活动毕竟是辛苦的事。因为要以“复旦”命名,我们希望完全依靠复旦师生自己的力量把它建起来。一元几元,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次参与就是一次爱心的奉献。其间令人感动的故事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了。 在常务副会长张霭珠老师的直接关心下,复旦大学21世纪学会的许多会员参与了募捐的组织工作。募捐活动之一,是季翔和张谦在3206教室作了一次名为“西藏印象”的讲座,听众踊跃,甚至阻塞教室外的过道。本书最后一部分内容就是这次讲座的实录。 如今,第一批捐款已经汇至西藏,“复旦一西藏希望小学”已在建造之中。它的地址在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帮纳村。我们在这里惟有用八个字真诚祈愿: 爱心常在,希望常在。 从我们这次赴藏考察能够成行到这本西藏随笔能够出版,要感谢的人真是太多了。有时想到“感谢”这两个字实在过于累赘,因为对于那些在心灵层面理解和支持我们的有关部门、老师、相识或不相识的朋友们,正儿八经地道“感谢”反而生分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在这儿提到他们,是把他们作为这次活动的必要注脚——缺了注脚的故事,便不是完整的故事: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教授(复旦大学21世纪学会会长),是我们当然的“家长”,同时也是知心朋友,整个活动若没有他的ct场外指导”,不可能有这么顺利的进展。这次他特地为本书题写了书名(内封)。 余秋雨教授的系列文化一历史散文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我们也深受感染。完稿之后冒昧转托复旦大学艺术教研室主任张振华老师向他提出了作序的请求,余教授爽快地答应了,并在天南地北往返忙碌的学术和社会活动中,抽空阅稿写序,及时寄达,令我们备感荣幸。 复旦校友、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丹增,我们在离藏前一天才找到刚刚忙完雪顿节的他。在家庭般的氛围中我们有过一次愉快的交谈。在此书出版前,又承蒙他拨冗审稿,提出若干中肯的修改意见。 我们的责任编辑邬红伟先生在春去秋来的一年中为这本书的出版奔波劳累;出版社的高若海、徐余麟、贺圣遂、马克诸先生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指导。 西藏之行能够成功,还要感谢上海南国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物力支持。他们怀着对一群莘莘学子的理解和支持,从不曾要求任何广告形式的回报,这在商业化日炽的社会里尤其令我们感动。 此外,暨南大学中国文化艺术中心的何恩广老师,《青年报》的李安瑜、徐建平,复旦大学的周振鹤、葛剑雄、胡金星、丁荣生、孙立森、徐国辉、康年等老师,西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的和向东先生,以及无数关心西藏、关心我们的朋友们的帮助和催促,也促使我们尽好尽快地完成这本书。 我们也把这本书献给所有关心西藏、关心我们的朋友们。 对于学生们来说,每年的秋天都因为开学而带来一次相逢或重逢,我却要在这样的季节里和我熟悉的复旦和朋友们暂别,去到比上海更东的日本,继续求学。季翔和晓野还在复旦攻读研究生,张谦则毕业去了上海电视台工作。各自忙碌的同时,我们偶而也碰面。因为书出版在即,这些日子碰面的必要性增加了。见面时一如既往地吵吵闹闹、“勾心斗角”——那些因共同的经历而生的默契带给我们无穷的快乐。在热闹而忙乱的都市生活中,西藏静静地沉寂在心灵的一隅,每当我们静下心来想到她,便也想起我们留在她那里的一些匆匆忙忙的脚印——因着这些脚印,遥远的西藏传递给我们亲切而温暖的感觉。 这种感情的因果法则大约不只局限在我们和西藏的关系之中。 很想什么时候再去一次那个初夏之日令我们突发奇想的政修路小面馆——不是怀念那里的面,而是怀念那突发奇想时的感觉——几个人坐在那种最简陋的小面店屋檐下,吃着最简单的食物,却放纵自己去大发奇想,然后同舟共济、合谋去把这奇想变成现实,这种感觉真好。 1995年9月25日于复旦南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