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间黄河(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
分类
作者 杨先让等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986年春节至1989年9月,版画家杨先让先生率领考察队十四次出入黄河流域,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深入采集当地的优秀民间艺人和特殊的民俗和民艺品,四年间累积了近千张图片及二十余万字的记录文字,图文兼具地记录下了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本书就是这14次考察的研究成果。

全书图文并茂的呈现了76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其中包括“宝鸡布制品”、“高密扑灰年画”、“河北滦县皮影”、“民间瓦当”、“安塞农民画”、“陕北剪纸”、“安塞腰鼓”、“陕北布制鱼”等。

内容推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者率队十四次考察黄河流域民间艺术,取得了前无古人的丰硕成果。本书文字部分根据作者数十万字原始考察笔记整理而成。十四次考察的行程综述和近百个极精彩的传统民间艺术特写组成本书的基本框架,近千张反转片永久记录下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凝聚成目前为止最全面,最完整的关于黄河流域民间文化著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仅仅十几年,他们记录下的大量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形成今天已不复存在,绝大部分著名的老艺术家已经人亡艺死。我们今天在书里所看到的是一大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最后的绝响。

目录

1986年初

 特写1 安塞腰鼓

 特写2 安塞炕围画

 特写3 洛川鞞鼓

 特写4 米脂转九曲

 特写5 陕北汉画像石与剪纸

1987年2月

 特写6 兽面挂脸和坐虎

 特写7 凤翔木版年画

 特写8 宝鸡布制品

 特写9 社火脸谱

1987年3月中旬至4月初

 特写10 淮阳泥泥狗

 特写11 胶东剪纸

 特写12 青花鱼盘

 特写13 淮阳庙会上虎形民艺品

 特写14 高密扑灰年画

 特写15 山东面花

1987年8月17日至9月15日

 特写16 河北滦县皮影

 特写17 婚丧的枕面刺绣

 特写18 绣鞋垫

 特写19 华阴的布制蛙

 特写20 芮城布缺点品鸮

 特写21 华县面花与风俗

1987年9月29日至11月1日

 特写22 府谷面花

 特写23 府谷石狮子

 特写24 替身娃荷包

 特写25 民间瓦当

 特写26 拴娃石

 特写27 绥德义合镇东岳庙壁画

 特写28 画花燕燕

 特写29 瓜子娃娃

 特写30 安塞农民画

 特写31 安塞曹佃祥的剪纸

 特写32 刘兰英剪纸

 特写33 坐生娃喜花

 特写34 陕北布制鱼

 特写35 虎头童帽

 特写36 布老虎

 特写37 澄城的民瓷

 特写38 引魂鸡、送魂马

 特写39 拴马桩

 特写40 新绛新婚盆盖刺绣

 特写41 箱底画

 特写42 秦王点兵

 特写43 福胜寺雕塑

1987年11月

1987年12月31日至1988年1月3日

 特写44 北京和内邱的神马

 特写45 内邱石狮子

1988年2月

 特写46 染色刻纸

1988年2月至3月

 特写47 民间瓷绘

 特写48 河南玩具

1988年8月22日至9月19日

 特写49 庆阳礼馍

 特写50 枕顶绣片

 特写51 鱼枕、蛙枕、针扎

 特写52 香包和荷包

 特写53 肚兜

 特写54 库淑兰剪纸艺术

 特写55 布龟

 特写56 吞口

 特写57 木偶头

 特写58 定襄帽片刺绣

 特写59 河曲东岳殿壁画

 特写60 苏兰花的剪纸

 特写61 面羊礼馍

 特写62 定襄面花

 特写63 甘肃皮影

1988年11月10日至12月11日

 特写64 宁夏陶瓷绘画

 特写65 兽面瓦

 特写66 青海皮影

1988年12月22日至1989年1月4日

1989年1月9日至2月5日

 特写67 山东汉画像石

 特写68 纸牌

 特写69 嘉祥民间石刻

 特写70 潍坊年画

 特写71 嘉祥花包袱

 特写72 虎头鞋及瓜帽

 特写73 山东泥叫虎

 特写74 剡城木玩具

1989年3月12日至3月21日

 特写75 石狮、石猴

 特写76 朱仙镇年画

试读章节

1987年8月15日,老朋友叶蕾蕾从美国飞抵北京。看她带的行装就使人吃惊:除了应带的自用衣着、相机、胶卷、手电筒和笔记簿外,还带了特制被套、饮水过滤器、各种灭虫药水等,应有尽有,当然还有她为我们代买的部分设备。

既然这次是正式走黄河,就要像个样子。我任队长,冯真为副队长,靳之林为顾问;两个本科三年级学生刘长春和孙勤,一个负责账目,一个负责联络。刘乃盛还带了小摄像机。此次目标一是了解当地的历史情况,二是考察当地的民俗活动,三是收集、了解民间艺术品。

偏偏在这个时候,靳之林应法国邀请要与中国民间艺术表演团体一起去巴黎。我与靳之林商量,他说走黄河先去山西、河南;陕北他长期在那里生活过,就不去了,可以在这个时候去法国。我同意了。吕胜中因为有事,半路赶来跟我们会合。

8月17日,我们坐在去山西的列车上了。万事起头难,看来也不难。我们一伙背着行装,兴高釆烈地起程。我还买了一件绒衣,让女婿马路给我写上“黄河之行”四个大字,美滋滋地穿着。叶蕾蕾一改往日摩登打扮,尽量向我们靠拢,以免显得特殊。有她在一起一定热闹。走着瞧吧,艰难的行程还在后面呢,能否满载而归,那要看天意了。还是坚信那句老话:“心诚则灵。”

为了行程顺利,我怀里揣着文化部、中央美院办公室和民间美术系的各种介绍信。这次考察的第一站是晋南侯马、运城地区,也就是连着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以黄河为界线的拐弯三角地带。可能由于地理位置之故,这里古生物化石,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遗址多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竟达几十处之多,夏、商、周各代的出土文物更是不计其数。

黄帝战胜蚩尤于这里的盐池;黄帝的大臣风后、后稷也在此地施政。嫘祖养蚕于此;稷、尧、舜、禹的故乡也在此。这里有女娲庙、高楳庙。春秋晋国建都于此,此地又是我国诗歌的发祥地,历代名人将相荟萃之处:如伯夷、叔齐、伯乐、介子推与重耳、赵氏孤儿、变法之李悝、连横之张仪、绛侯周勃、名将关羽以及书法家河东诸卫、地理学家裴秀、文学家郭璞、史学家裴松、唐宋以来的文学家王勃、柳宗元、司马光、关汉卿等数不胜数。加上此地的禹凿龙门、汉武帝的秋风楼、鹳雀楼、宋金墓群、《西厢记》的普救寺、青龙寺、兴化寺、永乐宫和稷益庙的壁画等,的确形成历史上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河东文化圈,被史学家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此外,由于这里地处黄河三角地带,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它与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和恒河三角洲文化形成的特殊条件相似。

我们进入这块历史悠久的大地,穿梭参观历史古迹并考察民间艺术,收益匪浅。无怪乎我们后来一再重进芮城、二过运城、四往新绛,都是考察的必然缘故。冯真也在1990年春节间独自前往运城地区深入生活,了解民间美术活动达两个月之久,可见这里民族民间文化美术之丰厚了。

真是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除去上面所说的历史、文化条件外,山西有农耕商贾较富足的环境,必然影响着这里人民的审美趣味,在美术创作上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那庙宇与民宅建筑的灵巧,那民歌戏曲腔调既高亢又酸腻的味道,宗教壁画、雕塑既工细又大气的面貌,民间美术中的面花、剪纸、刺绣等都体现着一种北方的古朴与细致。这一切都统一在山西地区的总风格之中。

山西侯马市地处晋南,在黄河由北向南然后转变向东流去所形成的三角地带上。这里西临秦陕、南接河南,古称新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就陆续发掘出土古晋城池遗址和大量文物,引起学术界极大重视。此地普遍流行于民间的有三种剪纸:一是“龙生虎养雕打扇”,一是“十果镂金花鞋样”,另一种是为婚礼剪的各种“灯笼红烛”。这是我们以往从未见过的,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花了许多功夫去探讨其中含意,可以说大有收获。

龙生虎养雕打扇剪纸,明显有保佑生命的涵义。原来我以为它是远古以龙虎为图腾崇拜的炎黄氏族集团与东方尚鸟氏族集团相结合的美术形象体现。后来是冯真在1990年春节期间再到这一带考察,于稷山县将这个疑团解开了。稷山是后稷的故乡,至今尚有稷王庙受当地人民的祭祀。相传后稷之母踩“龙爪足印”而受孕(感生足印),骑白龙驹到莲花峰生下一蛋,被一老人拾回家,用镰刀刮破而出后稷。老人请虎喂奶于后稷,夏天蚊虫多,群鸟飞来以翅膀作扇驱之。因此,这个题材不只是纪念后稷的故事,而且被折射在民间美术中,表现望子成龙、歌颂生命和子孙繁衍的观念。

十果镂金花鞋样剪纸的来历,再一次证实,历史通过艺术形象,在民间保存和传递下来。相传春秋晋献公时,国力强盛,成了周围十国的盟主。晋王妃为了庆贺,用金箔镂刻十果花样绣在红鞋上,并传命凡晋国女子出嫁时,都要穿十果花样红绣鞋,以示晋国之威强。传至今日,据说直到1958年前后,这一带女子出嫁时还保留穿十果绣鞋的风俗。只是近年来绣鞋不时兴了,因而这一风尚也消失了。但是这一带五六十岁的妇女依然会剪这个象征吉利富贵的花样,真不愧是古晋之都的子孙后代。这是多么令人感动而又可信的历史传说,它让我们对两千多年前那位自豪的晋国第一夫人,萌生着敬佩之情。

关于为结婚剪的各种灯笼红烛剪纸,在我们的访问中有这样一个解释:隋唐时,当地新绛县任官的张士贵元帅无恶不作,强占新婚初夜;因此人们于婚嫁时,纷纷挂灯笼以掩盖深夜来临,引诱张某饮酒作乐至大醉,延到黎明时分灾难也就免除了,因而红灯成了吉利的象征。这个传说听来总觉得牵强而肤浅,也可能是人们不想将其实质内涵点破的障眼法。很明显,灯笼的造型与传统民间美术中的金瓜相似。金瓜象征阴性多子,是女阴符号的组合,灯笼的形象亦是如此。而灯笼中间的红烛,则是象征阳性,男阳人祖的符号。整体是光明的喻意,是阴阳相交、祈求子孙繁衍的主题,并附有辟邪吉祥的联想。放眼民间母体艺术中,无处不见阴阳生殖和保佑生命的象征,它传延着中国古老朴素的阴阳哲学,数千年来维持着民间最基层旺盛的生命力,也造成中国文化历史长新的奇迹。

这些剪纸与其他传统剪纸一样,决非凭空臆造,而是悠久的传承艺术品,代代相传变异不大,十分宝贵。目前这种艺术尚保存在民间老年妇女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死艺亡的现象在所难免,收集整理对研究者来说就更显得紧迫了。P66-70

序言

中国的传统民间美术比任何国家都丰厚,而民间艺术被官方、文人遗忘了数千年。黄河流域是最富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大区域、大文化圈,为华夏民族的摇篮,这里所产生的一切民间艺术活动必然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涵和根源上密切相联。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是获得认识和打开中国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基于这些考虑,从1986年春节至1989年9月四年间,杨先让先生率领考察队十四次出入黄河流域考察民艺,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满腔探索民间艺术的热忱,驱使考察队员甚至数次前往同一地点,深入采集当地的优秀民间艺人和特殊的民俗和民艺品。累积了近千张图片及二十余万字的记录文字,图文兼具地记录下了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

1989年春节,我随“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队”在山东临沂结束了历时四年的考察,乔晓光和我买了鞭炮,尽情放了一气,以示庆祝。回到旅馆,我看到杨先让先生坐在床边,喃喃地自言自语:“这就完成了,这就完成了?……”那表情让我一生难忘。

之后二十年,常传来一起走过黄河的老师和朋友们的好消息,吕胜中不停地有画展和艺术活动,成了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井常有大作出版;乔晓光做了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头,成绩不菲……他们都没有辜负二十年前;那次“走黄河”。我与一直喜爱的民间艺术无缘,无颜见先生。

直到2002年,刘锡成先生拿来载有杨先让先生文章的《汉声》杂志给我看,那是记录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的《黄河十四走》,希望我与其子刘方一起编辑出版一部中文简体字版本。书很快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圆了我的梦,也算报答了二十年前那次“走黄河”。

这次编辑《民间,黄河》是我第二次编辑杨先让先生“走黄河”的文字和图片。这次重编是基于一个出版人的执着,也许有点偏执一十爱的文本一定要让更多的读者看到,并且易于阅读。在这个版本之前,台湾《汉声》版《黄河十四走》编辑思路集中于“走”。秉承《汉声》一贯的制作风格,将图书做成一件艺术品,价格高,阅读起来,稍显吃力。另外《汉声》杂志只在海外发行,国内不要说是普通读者,就是专业人员也很难看到。刘方和我编辑的作家版《黄河十四走》的思路和《汉声》基本类似。

这次重编并取名《民间,黄河》有很多改变:

一是编辑思路上“走”只是为读者提供的一个阅读背景,一个民间艺术的“生态”,而强调这一“生态”上的“生物”——民间艺术品;

二是对原书作了删节和专题合并,上下两册合为一本;

三是把过去有些章节的黑白印刷改成了彩色印刷。

这三个改变的目的不外乎一个,更利于读者理解和阅读,同时又让更多的读者买得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中国由封闭转向开放的转折点,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进程,让许多民间艺术失去了“生态”,大部分当年考察所看到的东西,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就是有,也大部分在博物馆里,收藏家手里,民艺商店里。这些已失去生态的东西是死的东西,没了民间的灵气。所以那次黄河流域民间艺术考察看到的,也许是一大批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艺术的最后绝响。

黄永玉先生对杨先让先生率队的考察给予的评价一点都不过分。“这一走,就好像当年梁思成、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把近百年来张光宇、张正宇、张仃、郁风、廖冰兄这些前辈老大哥为中国民间美术实践奋斗、呼号,由于力薄势单成不了气候的凄楚局面,变成无限广阔的灿烂局面。……真正像一句人们常挂在口头的套话:“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我们要沿着这条宽阔的道路走下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5 7: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