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卷是德国历史学家温克勒所著四卷本《西方通史》中的最后一卷。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既没有变得简单明了,也并未充满和平。恐怖袭击、领土争端、全球金融风暴、财政与民生问题、民族国家利益与超国家共同体的博弈、难民危机、埃博拉疫情等对全人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也再次对何为“西方”以及“西方”将怎样立足,提出了挑战。这段短暂的当代史充满危机和变化,它并不是对整部漫长西方历史的盖棺定论,而是一个开放式讨论,直面当下的世界问题。作为有担当的知识分子,历史学家温克勒并没有因为结局不可预见、研究文献不足而避忌谈论这些问题。他坦承,关于当代史的所有结论都难免带有暂时和主观的特点,并认为,若想摆脱现实困境,恰恰需要国际学者怀有结合实际的决心,否则就无法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实质性的答案。正是这一点让读者再次看到,“西方”不是一个静止的“结论”,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意识形态与政治实践持续塑造的产物,也是追求自由、民主等价值准则的路上,不断犯错和自我规范的表现。而温克勒也坚信,1776、1789年的思想遗产至今仍远未枯竭。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从高歌猛进到走向悲剧:1991~2001年 从马斯特里赫特到申根:彷徨于深化和扩张之间的欧盟 独步天下的世界大国:克林顿时代的美国(一) 从斯雷布雷尼察到代顿:美国、欧洲及波斯尼亚战争的结束 从波恩到巴斯克地区:时代转折之后的西欧 一个体系的崩溃:1991~1995年的意大利 成功或失败的考验:通往西方道路上的中东欧 与西方划清界限:鲍里斯·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 增长、恐袭、丑闻:克林顿时代的美国(二) 现代改革派和传统保守派:社会民主党掌权的时代 从阿姆斯特丹到尼斯:欧元和欧盟改革的努力 奔向西方的竞赛:千禧年之交的入盟候选国 未经授权的干预行动:充满争议的科索沃战争 “我们都是美国人”:从2000年总统选举到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