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充分论证了“一带一路”国际能源产能合作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当前国际产能合作和能源产能合作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研究内容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梳理了相关理论基础,基于供给需求、合作博弈、合作效应三个视角,阐释了国际能源产能合作的机理;从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分析了我国能源的供给、缺口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外部能源进口格局,从能源储备和能源市场两个角度研判世界能源发展格局和趋势;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分析为基础,从合作的现状、主要领域、合作模式等论述了同沿线国家的能源产业合作历程,分析了当前制约与沿线国家能源产能合作的复杂地缘政治、政治经济风险、地区战略竞争、能源政治博弈、治理规则挑战等五大制约因素;基于能源国际产能合作各项影响因素构建了能源国际产能合作重点国家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一带一路”能源产能合作国家进行筛选,确定9个重点合作国家和16个比较重要的合作国家,并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此加以实证分析,结果与指标评价结果相吻合;运用格兰杰检验、协整分析和投入产出模型从贸易、经济增长两个层对我国与沿线重点国家的产能合作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阐释了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能源产能合作的价值;从国际能源产能合作历程、合作的主要模式,客观分析了国际能源产能合作的现状,同时对欧洲、美国、日本能源产能合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产能合作的五大政策建议: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提升能源贸易合作水平。拓宽能源投资目的地,提升前端产业合作水平。培育炼化及运输产业,提升末端产业合作水平。依托“一带一路”倡议, 目录 第1章导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1.4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2.3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产能合作的机理分析 第3章我国能源产能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3.1我国能源的供给 3.2我国能源的需求 3.3我国能源进出口 3.4我国外部能源利用 3.5世界能源供需发展趋势 第4章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产能合作现状与制约因素 4.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