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态学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
作者 | 李振基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生态学》是一本深入浅出地介绍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教材,同时注重将课程思政资源融入教学中。本书着重展现了中国学者在现代生态学发展中的学术贡献和生产实践,以及近年来开展的重要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及其成效。此外,本书还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途径。在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时力求清晰明了,同时充分吸收生态学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前沿的近期新成果。通过选择优秀实践案例进行阐述,强调了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本书为新形态教材,扫描每章首的二维码可查看本章配套的彩图、课件、视频、文档等数字资源。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全球气候系统 1 一、能量平衡 1 二、大气层系统 2 三、海洋 4 四、气候 5 第二节 地质与土壤 9 一、岩石圈与土壤圈 9 二、土壤形成的控制因素 10 三、土壤类型及特征 13 第三节 生命起源与演化 18 一、自然选择 18 二、物种形成的主要方式 21 三、主要生物类群 23 四、生物的性状 29 第四节 生态学简史 31 一、人类早期实践与生态学起源 31 二、现代生态学发展特征 33 三、现代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34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38 第一节 环境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38 一、环境及相关概念 38 二、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40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理论基础 41 第二节 能量环境 44 一、光环境 44 二、温度环境 51 三、风环境 54 四、火环境 56 第三节 物质环境 58 一、水环境 58 二、土壤环境 64 三、大气环境 71 四、生物与营养的关系 74 五、主要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76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81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81 一、种群的概念 81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82 第二节 种群增长模型与应用 83 一、种群的群体特征 83 二、种群增长模型 90 三、种群动态及种群调节机制 94 第三节 生活史对策 98 一、生活史及其内涵 98 二、生活史对策分类 100 三、生活史对策的应用 104 第四节 集合种群与极小种群 104 一、集合种群 104 二、极小种群 105 第五节 种内与种间关系 107 一、种内关系 108 二、种间关系 114 三、协同进化 126 四、生态位理论及应用 128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137 第一节 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37 第二节 物种组成与多样性 138 一、物种组成的优势成分分析 138 二、物种组成的定性分析 140 三、物种组成的定量分析 144 第三节 群落结构与外貌 148 一、功能群 148 二、群落的分层现象 148 三、群落外貌的组成基础 151 四、群落的整体外貌 154 五、群落的水平格局 155 第四节 群落的动态过程 158 一、群落动态的类型 158 二、植物群落的形成 160 三、生物群落的演替成因 163 四、演替系列的基本类型 164 五、演替方向 170 六、演替理论和模型 172 第五节 群落构建机制及其应用 174 一、群落构建机制 174 二、群落构建机制的应用 177 第六节 集合群落与生态网络 178 一、集合群落 178 二、生态网络 181 第七节 群落类型与分布规律 184 一、常见植被类型 184 二、陆地生物群落的分布格局 192 三、中国植被的分布与特点 193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199 第一节 生态系统概述 199 一、生态系统概念 199 二、生态系统结构 200 三、生态系统类型 204 第二节 生态系统功能:过程与耦合 208 一、物质循环 208 二、能量流动 220 三、信息传递 223 四、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224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量化与交易 225 一、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重要性 226 二、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与量化方法 226 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应用 232 四、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其对策 232 第四节 生态系统评估理论与方法 233 一、生态系统完整性 234 二、生态系统稳定性 238 三、生态系统抵抗力 240 四、生态系统恢复力 242 五、生态系统健康 245 第六章 宏观生态学 251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 251 一、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251 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256 三、景观格局分析 260 四、景观模型 267 五、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 270 第二节 复合生态系统 272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内涵 272 二、流域生态系统 276 三、山地生态系统 278 四、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281 五、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283 第三节 地理生态学 285 一、生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 285 二、岛屿生物地理学 292 第七章 未来的生态学与生态文明 298 第一节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新形态 298 一、人类文明发展史 298 二、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涵 300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301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途径 304 一、生态要素动态调查评估 304 二、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与设计 307 三、退化生态系统修复规划与设计 310 第三节 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 313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 314 二、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领域 315 三、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领域 318 四、人类影响与全球变化领域 320 五、现代生态学方法领域 32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