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对于祭祀的人类学考察,传统上以经验研究为主——深入不同文明区域采集他者的生活经验;王铭铭此书则采取了一种不同的进路:从文本细读的角度进入与祭祀相关的人类学理论。选取19世纪中期以来重要的英法人类学家,对于他们和祭祀相关的理论展开细致的梳理,并择要评点,对于人类学专业研究者是一部难得的具有专题性质和导读作用的作品。当然,作者并不局限于概括和重复十余位人类学家的祭祀理论,而是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他们的分析和审视,提出自己对于祭祀的进一步理解,这种理解来自作者关于人类学(或“广义人文关系”)更宏观的理论抱负,也是其多年来理论思考积淀的结晶。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19世纪中期以来英法人类学的祭祀理论, 分析、说明和评论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者解析祭祀的不同方式, 审视这些既有方式的方法、内容及思想特征, 帮助读者把握究竟应该如何追溯祭祀的源流, 以及如何从实际生活情景下的祭祀实践和观念入手提出理论概念。 作者延续其近年来坚持的“广义人文关系”视角, 评述与祭祀相关的重要理论, 涉及的重要人类学家包括泰勒、史密斯、弗雷泽、莫斯、于贝尔、葛兰言、马林诺夫斯基、布朗、埃文斯-普理查德、列维-斯特劳斯、基拉尔、韦尔南等。 目录 绪论二元与三元 1.泰勒与史密斯:灵与物 2.弗雷泽:高级交感巫术 3.莫斯、于贝尔:祭祀的社会逻辑 4.葛兰言:“食色”、祭祀与社会 5.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功能科学”中的祭祀 6.埃文斯-普理查德:从祭祀到“原始哲学” 7.列维-斯特劳斯:“反祭祀”的神话学 8.基拉尔:摹仿欲与“神圣的暴力” 9.韦尔南与德许什:古希腊与非洲的祭祀 10.布洛克及其后:祭祀与“超越” 结语朝向“畏天之心”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