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当代日裔美籍作家山下凯伦的三部小说作品《穿越雨林之弧》《巴西丸》《橘子回归线》为对象,借助列斐伏尔、福柯、索亚等人的空间理论,迈克·克朗的文化地理学,霍米·巴巴的文化杂糅理论,以及生态批评理论等相关思想,探讨山下凯伦如何在小说中不同的空间维度表现出家园的失落、追寻、重构。本书认为,山下凯伦的作品不仅涉及了少数族裔文学的文化身份母题,还关注了全人类的社会现象、自然环境、精神困惑等重要的主题,表达了山下对于族裔性与世界性的双重关怀。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山下凯伦研究概览
第二节 “空间转向”与山下凯伦小说的空间属性
第三节 族裔与空间语境下的家园
第一章 《穿越雨林之弧》:家园的失落
第一节 “玛塔考”:地理家园的破碎
第二节 石丸一正的多重空间:飞散者的家园失落
第三节 J.B.特卫普的精神异化:破坏者的家园迷失
第二章 《巴西丸》:家园的追寻
第一节 日本爱弥儿的精神追寻:卢梭式的家园
第二节 勘太郎的新世界:“杂糅性”的第三空间家园
第三节 埃斯波兰萨社区:“异托邦”的梦境家园
第三章 《橘子回归线》:家园的重构
第一节 跨越边界空间:流动的家园
第二节 洛杉矶城:多元文化的家园
第三节 飞散者的精神抗争:正义的家园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