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是作者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政治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中《城市政治:正义的供给与权利的捍卫》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5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社科类好书,《城市权利:公共治理的历史演进与角色回归》入选“文献清除计划”城市社会学研究书单。 内容推荐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动机。在城市化进程中,作为重要社会问题的城市贫困,既体现为城市发展的基本代价,也体现为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后果。作为人的活动与地理空间的互动结果,城市治理活动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治理过程,城市安全本质上是社会安全的空间体现。城市融入需要立足城市权利的基本逻辑,坚持城市发展中人的尺度。伴随着城市数字化的转型,数字贫困成为一种新型贫困。数字时代的城市反贫困需要立足城市政治的数字逻辑,消除数字贫困,使数字城市成为数字权利的共同体。 世界城市化的经验也表明,城市贫困有着复杂的背景。对贫困的反思最终把城市推向前台,并使之具有了社会科学思辨中“方法”的地位。本书面向政治学、社会学、城市研究领域的学生和研究者,指出了将城市作为“方法”以理解城市贫困的方法论。城市不仅是中国观察世界的窗口,而且是世界阅读中国的平台,更是一般社会科学理论与中国实际交互作用的成果。 目录 目录 导论 当城市成为“方法” 第一章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与城市性的演变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特大城市的崛起 第二节 城市性的获得及其反思 第三节 尺度变迁与城市性的本土获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贫困的多维演化与城市性的消解 第一节 城市贫困的宏观视角 第二节 城市贫困的微观视角 第三节 贫困与城市性的消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贫困的深化:空间生产与安全焦虑 第一节 城市贫困的空间生产与机会筛选 第二节 城市的安全变迁与贫困代价 第三节 贫困的深化与城市安全的焦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数字化转型与新贫困的扩散 第一节 数字城市与人的自我数据化 第二节 数字城市的权利计算 第三节 数据生产、主体分离与城市权利的流失 第四节 城市贫困的数字识别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性的找回:城市贫困的干预机制 第一节 城市的贫困:不平等及其干预 第二节 城市更新与作为空间问题的城市反贫困 第三节 政策减贫:作为国家治理问题的城市贫困 第四节 数字城市贫困治理中的权利破茧 本章小结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