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82篇深情美文,勾起你心底那份对故乡的眷恋 本书是与每一位读者的心灵对话——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乡,伴随我们一路成长。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或许与过去的自己不再相同,但对故乡的眷恋却愈发深厚。当特有的乡野成为记忆,过去的那些情、那些景、那些事,我们只能在文字中找寻。触摸记忆中最温柔的眷恋,作者用细腻而真实的文字,将故乡的山水、人情、风俗娓娓道来。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乡间听闻,这些故事重现了故乡的淳朴与温暖,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久违的亲切与温馨。 2.用温情琐事写出故乡的根,治愈异乡人漂泊的心 走在异乡的路上,总有一种温暖来自故乡。无论他乡的繁华如何耀眼,都不及故乡那轮明月带来的安慰。本书以乡情、乡俗、乡味为纽带,将点滴小事编织成一幅充满温情的乡土画卷。作者细致描绘了故乡的岁月故事,那些朴实无华的日常带来一种治愈的力量,抚慰每一个在外漂泊的灵魂。书中既记录了“走出去”的勇气与梦想,也描绘了多年后“走回来”的思索与感悟,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找到心灵的归宿。 3.乡情凝成诗意,湖湘文化在字里行间流淌 这是一本独具湖湘特色的散文集,透过细腻的笔触、独特的乡俗俚语,展现出中国乡村的变迁与人情冷暖。作者自乡野而来,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与振兴,他以温情与真实描绘了家乡的独特文化——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揭示了人性的真实面貌。书中的湖湘方言让人倍感亲切,故事里的乡村生活鲜活而动人,既有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有时代留下的深刻印记,让人读来既会心一笑,又感慨万千。 4.美文与插图交织,带你领略散文的细腻与乡野的温度 本书不仅文字温暖走心,还配有契合乡野气息的实拍照片,将故乡的山水、一草一木鲜活地呈现出来。图文并茂的设计、手感丝滑的纸张,让每一位读者在翻阅时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散文的独特之美。书中每一处细节,都传递出作者对故乡的敬意与眷恋,为读者呈现出乡土之美的真实底色。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82篇美文,以“情在情中”“乡在乡中”“味在味中”三大主题,真挚而细腻地勾勒出作者家乡铁炉冲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每一段往事。甘愿为儿女遮风挡雨的母亲、风趣开朗的父亲、娴熟走线的堂客,以及山胡椒树下的老友,都在他的笔端栩栩如生地重现;长塘李、恩高冲、时荣桥,记忆中的书包和替人写下的情书,也被一一温情呈现。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和湖南方言特有的韵味,让那片熟悉的山川田野、那缕袅袅的炊烟,以及家乡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仿佛穿越时空,浮现在读者眼前。书中的每个故事,或欢喜,或哀愁,或寂寥,散发着故乡温暖的烟火气。书中既展现了纯粹的乡情,也描绘了乡村岁月中人们的坚守与村庄的悄然变迁,凝结成一幅饱含深情的人文画卷,传递出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目录 第一辑 情在情中 003 红薯猪崽 008 草鸡蛋 012 母亲的味道 017 我家的石水缸 021 母亲的信仰 026 蕴藏在一毛钱中的幸福 032 人禽语 038 一阶一梯一声咚 042 《 一剪梅》里一页情 046 犹记当年写情书 051 金竹山上雪花点点飘 057 一碗汤的距离 063 刘诚龙,你娘喊你回家挖土种辣椒 069 跳田 074 梦里依稀绿军装 079 挂青 091 叶叶是乡愁 095 走毛线的女人 101 樵童断笛 107 翻火 112 寿辰中的生命况味 116 最是那一勾头的害羞 121 长不老的崽 126 鲜艳的姜不叫鲜姜 133 曾经随处都是泰 140 桂花树下 146 喊娘去散步 151 书包往事 157 凉鞋套丝袜 第二辑 乡在乡中 165 对门垄里白鹭飞 172 喝甜酒的老黄牛 176 牛的屁股曾是我努力的方向 181 莲奶奶的菜保 186 苦槠子树下 194 山胡椒树下 201 长塘李万木在葱茏 205 恩高冲的草田 212 乡亲的力气 217 堂前燕 221 时荣那座桥 225 过言 229 新年头炷香 233 年终澡 238 除夕那早茶 241 生脚的新年 244 土砖屋 250 红砖房 258 借,叫打个斢 265 云带钟声穿树去 271 春江水暖鸭不知 276 那一串串“收垃圾”的乡音 280 死在山上的树 第三辑 味在味中 289 铁炉冲的芝麻熟了 293 炸豆腐 298 钵子饭 302 看得豆角如璎珞 307 菜豆子冬豆子 313 霜华是一味 317 好竹连山觉笋香 322 猪肉炒青椒 326 芋头芋头娘 331 三月泡 335 萝卜、萝卜干 340 清甜的星星鱼 345 猪油腌猪肉 350 一叶二叶三叶牛百叶 354 春天的“粑蕾” 359 春冬一锅烩 364 米之饭米之菜 369 坐等鱼儿入罐来 373 客来酒当茶 378 合菜 382 魔芋豆腐 386 线瓜汤 390 芳名是藠头 395 锅巴滋味 400 葱拌豆腐渣 403 河蚌贵妃舌 408 甜蔗甜 414 彼采葛兮 418 橘香彻 422 苋菜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