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
·两个巨人的末日对决:公元七世纪初,罗马与波斯这对宿敌在几个世纪的缠斗之后,展开了一场至为惨烈的灭国大战,一度将罗马帝国逼至濒临覆灭的境地,而这场大战的导火索即便是以后见之明来看,也近乎匪夷所思。谁能预料到武功卓著的一代雄主莫里斯竟会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百夫长迅速推翻,惨遭弑杀?谁又能想到他的被弑恰恰给了萨珊波斯一个不错的开战借口,因为多年以前,正是莫里斯出兵将现任波斯王扶上王位,被后者奉为“恩主”?几个小概率事件的叠加及其连锁反应,竟然引发了一场完美风暴,历史的走向正是如此神秘又诡异。
·罗马皇帝的传奇反击:波斯大军步步紧逼,罗马守军节节败退,大片国土丧于敌手,君士坦丁堡陷入重围。面对如此绝境,武士皇帝希拉克略临危不惧,非但不回防都城,反而亲率最后一支罗马野战军大胆反击,奇袭波斯腹地,最终反败为胜,力挽狂澜,缔造了军事目前的不朽奇迹。
·历史洪流的终极转折:就在罗马与波斯鏖战二十载、两败俱伤之时,曾经是边陲之地的阿拉伯半岛却在一个新兴宗教的大旗之下完成整合并迅速崛起,一场即将改变中东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风暴呼之欲出。英雄迟暮的希拉克略,该如何面对这个前所未见的新敌人,最后一次守护罗马的疆土?
·详图解析,直击史诗战役:数十幅原创战略态势图、古城平面图与疆域图,生动记录改写历史的关键战役与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带你身临其境,品鉴这部波澜壮阔、大开大合的罗马“三国志”。" 内容推荐 "【内容简介】:
血与火的末日对决—— 逆天改命的英雄,也无法改写历史两次 一部罗马帝国的“三国志”
公元七世纪初的东罗马帝国,在内乱与外敌的双重重压下濒临崩溃。出身下层行伍的一介武夫福卡斯起兵作乱,虐杀了颇有武功的莫里斯一世后篡位自立。趁着帝国内乱,罗马宿敌萨珊波斯以替莫里斯复仇为由兴兵犯境,连战连胜,短短数年之内便攫取了帝国东部行省的大片土地。“新罗马”危在旦夕。危难之时,一代豪杰希拉克略在北非举起义旗,推翻暴君,加冕为帝,随后卧薪尝胆十余年,终于凭借着一场孤注一掷的全力反击扭转乾坤,反败为胜,逼和萨珊波斯,收复全部失地,迎回“真十字架”,又一次拯救了帝国。 然而,罗马的复兴是短命的。一场即将改变中东,乃至整个世界版图的风暴正在阿拉伯半岛中酝酿。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一个全新宗教的引领下,很快就将冲出沙漠,摧枯拉朽般地粉碎两个老大帝国,将罗马余晖下的古典世界不可阻挡地推入中世纪。
" 目录 "【目录】
地图列表 历代君主 导言 第1章 走向公元600年的罗马与萨珊 第2章 篡位者之战与希拉克略起义 第3章 “老兵出阵” 第4章 “攻城槌已触墙” 第5章 新来挑战者 第6章 伊斯兰风暴 第7章 穆斯林战兽肆虐(636) 第8章 告别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 第9章 夺罗马粮仓,断波斯国祚 第10章 国主俱亡,三神存二,一雄胜出 第11章 盛宴继续: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尾声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地图列表】 (地图均由费伊·克劳福德绘制) 疆域图 罗马帝国(600) 萨珊波斯(600) 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626) 阿拉伯半岛 伍麦叶哈里发帝国与罗马帝国(750) 战势图 罗马-波斯战争(611-624) 希拉克略东征(624-628) 希拉克略东征(627-628) 里达战争(632-633) 哈立德入侵伊拉克(633) 哈立德与穆斯林入侵叙利亚(634) 进军耶尔穆克(634-636) 罗马属叙利亚失陷(636-637) 进攻安纳托利亚和亚美尼亚(637-638) 入侵埃及(639-642) 穆斯林征服波斯 城市平面图 安条克 耶路撒冷 君士坦丁堡 泰西封 交战图 乌胡德之战(625) 壕堑之战(627) 瓦拉贾之战(633): 布阵 包围 耶尔穆克之战(636): 布阵 第二天,第一阶段 第二天,第二阶段 第三天,第一阶段 第三天,第二阶段 第六天,第一阶段 第六天,第二阶段 第六天,第三阶段 卡迪西亚之战(636): 布阵 第一天,第一阶段 第一天,第二阶段 第三天,第一阶段 第三天,第二阶段 第四天,波斯军队溃败 杰卢拉之战(637): 布阵 卡卡侧攻 纳哈万德之战(642): 布阵 穆斯林进攻 波斯军队进攻 穆斯林反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