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语言辛辣幽默,高能警句俯仰皆是 * 辛辣剖析晚清官场中各种上不得台面但心知肚明的游戏规矩。 * 鲁迅和张爱玲都爱读的官场谴责小说。 *阅读官场小说是普通人把握那些不可言说的规则的渠道。 官僚制是一种广受批评的组织现象。同时,它虽然历经无数次改革,却仍然屹立于当代社会之中。 我们都知道它有严重的缺陷,却没有办法抛弃它,甚至我们所有试图削弱官僚制的努力,往往都会导致它的进一步强化。 对远离官场的普通人来说,《官场现形记》中描述的种种是时不时发生在身边的,但我们无从知道也不可言说的社会规则。 我们是权力的“局外人”,阅读这本小说可以从名利场的纷繁复杂、相互倾轧的权力斗争以及官员跌宕起伏中寻求心理上的补偿,满足窥视欲和猎奇心。 我们是被庞大的科层制社会压得透不过气的底层,阅读这本小说可以从书中那些挣扎苟活的小人物的命运中吸取教训,掌握避祸之道,被时代的一粒沙压倒。 我们是有上进心,渴望被人尊重,希望过上体面生活的打工人,阅读这本小说可以理解中国的官场,自然就能理解中国的职场。 内容推荐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白话长篇章回小说。全书共六十回,体例模仿《儒林外史》,以人物串联故事,从一个普通举人进京赶考讲起,连缀而成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 这些故事所涉人物上自太后皇帝,下至佐杂小吏,几乎都有真实原型,集中揭露了当时政治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集团的腐朽昏聩以及官场种种倾轧伎俩,全方位展现“官本位”社会堕落崩溃的历史过程。《官场现形记》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鲁迅将其与《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三部小说并称之为四大谴责小说,并推本书为冠。 《官场现形记》是一幅封建王朝末期的社会写真,描写对象上至太后皇帝、封疆大吏,下至佐杂胥吏、贩夫走卒,甚至还有流氓和妓女,覆盖各阶层各身份,被称为晚清“清明上河图”。书中不仅揭露清政府官吏昏庸腐败、贪污纳贿的个体劣迹,而是从各种角度全面攻击了封建王朝末期整个政治体制的黑暗腐朽,指出“官本位”制度自然会导致道德沦丧和吏治的黑暗。故而鲁迅评价本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儒林外史》。同时,官僚主义之弊病,并非晚清社会独有。可以说,对今日读者而言,《官场现形记》中的故事看上去虽然像过时的笑料,但都会在现实中遇到。胡适曾在为此书做的序言中论说过:“就大体上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部《官场现形记》里大部分的材料可以代表当日官场的实在情形。那些有名姓可考的,如华中堂之为荣禄,黑大叔之为李莲英,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不用说了。那无数无名的小官,从钱典史到黄二麻子,从那做贼的鲁总爷到那把女儿献媚上司的冒得官,也都不能说是完全虚构的人物。” 目录 《官场现形记 上卷》 《官场现形记 下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