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奉林,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爱勤作序推荐。2.作者采用“世界区域”的概念,将整个东南亚视作一个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整体性区域,而这一“世界区域”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主导了全球贸易、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与互动 内容推荐 在漫长的历史中,连接印度与中国、前现代东亚与东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被视为一个长期形成的全球性区域。在欧洲帝国主义时代来临之前,香料、丝绸和陶瓷贸易的蓬勃发展使亚洲处于全球经济的前沿。除了日本人、欧洲人、阿拉伯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白银贸易,中国古老朝贡贸易网络也为全球贸易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缔造了一个辉煌的商业时代。 国别历史总是顽固地主导着亚洲历史的书写,对于拥有悠久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来说,这一现象则更为普遍。然而,本书则重点关注现代国家出现之前的时代,采取聚焦国家间区域的全新书写方式。本书内容涉及亚洲内部的白银和陶瓷贸易、中国的大帆船贸易、欧洲贸易公司的兴起、包括日本人町在内历史悠久的东南亚侨民社区,以及多种类型的技术交流。 目录 导论 东亚地区主义学派 "一百条边界,一百种视域" 书写一部去中心化的世界区域史 东方全球化解读 "长期东方优先" 历史分期(从宋朝至鸦片战争时期) 东南亚、东亚还是东亚-东南亚? 东方的地中海? 东亚历史的形成 第一章 印度与中国之间的东南亚 东南亚环境 从狩猎采集者到青铜与铁器时代文明 南岛语族扩散论 印度贸易与文明转移 阿拉伯贸易与伊斯兰教皈依 总结 第二章 东南亚"宪章"王国的兴衰 位于苏门答腊岛的室利佛逝 以爪哇为中心的满者伯夷 柬埔赛吴哥王国 金边宫廷
\t泰族的多元性(约1250一1440年)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