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我的诸多访谈中,只有这一本是特别,因为友人中,只有余斌了解我,七年同窗,“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午后的岁月》将永远纪念我们之间的友谊。 午后的时光,一对至交契友,十数次直抵灵魂的对谈,饱含温情,从野蛮生长的少年,到蓬勃恣肆的青年,再到平淡如水的中年,言说一代人的青春往事与文化情怀。 他们从古典谈到现代,从外国文学谈到诺贝尔奖,从骑行远游千岛湖,到埋首史料做研究,时而凌空高蹈,时而回望俗世。这是对友谊的纪念,也是对岁月的重温,更是对逝去的青年精神的追忆。 目录 序 二〇〇〇年二月十八日 想上大学的欲望那么强烈,超过了其他冲动 二〇〇〇年二月二十四日 在我看来,陈先生倒更像一位私塾先生 二〇〇〇年三月五日 学校毕竟是个相对好的地方,学校不好,外面的世界更糟 二〇〇〇年三月十四日 你知道我性格里很糟糕的一面,别人若不把我当人,我就不把自己当人 二〇〇〇年三月二十一日 现代文学总体上是平庸的,还不如说是那些史料对我有些好处 二〇〇〇年四月五日 我想我的世界观,我的文学标准和尺度,都是外国文学作品给的 二〇〇〇年五月二日 要是你被流放,我劝你带上一本《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就足够了。说到底,我还是喜欢周作人,他一生好像在写一部著作 二〇〇〇年五月十五日 诺贝尔奖注定是尴尬的,注定让中国作家哭笑不得 二〇〇〇年五月二十三日 好电影会使作家产生强烈的试一试的欲望 二〇〇〇年六月二十日 作家有时越写脾气越大,越写越理直气壮地有许多坏脾气 二〇〇〇年七月八日 我经常感觉到自己很无聊,很平庸,枯燥无味,整个是架写作机器 二〇〇〇年七月十五日 作家永远是单数,如果一个作家仅仅是靠和另外几个作家名字连在一起而存在,那是件很煞风景的事 附录:柳树开始的对话 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