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牡丹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包含三个专题:一是全面介绍了中国牡丹的起源与意义,中国牡丹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中国牡丹对世界牡丹发展的影响和贡献;二是介绍了中国牡丹种质资源状况,包括其丰富的野生资源、栽培品种资源以及古牡丹资源,资源评价及其利用等;三是种质创新 与品种改良,介绍了中国和世界各地牡丹育种历史,近二十年来,中国牡丹在远缘杂交以及航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方面的进展与成就,牡丹花色、花香形成机制与分子育种机理,中国油用牡丹育种的近期新进展等。 目录 上篇中国牡丹史略 003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牡丹004第一节牡丹释名 008 013 034 073 083 102 140 第二节秦汉时期 第三节隋唐五代时期 第四节两宋时期 第五节 辽金元时期 第六节明时期 第七节清时期 第八节民国时期 148第九节 中国牡丹栽培分布格局的形成 151 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牡丹152第一节 发展历程 167 第二节 牡丹评选国花 171 第三节 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178 第四节蓬勃发展的牡丹花会 193 第三章 中国牡丹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194第一节 中国牡丹在日本的传播与日本牡丹 的发展 205第二节中国牡丹在欧洲的传播与欧洲牡丹 的发展 219 第三节 中国牡丹在美国的传播与美国牡丹 的发展 第四节中国牡丹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播 第五节国外主要的牡丹芍药社团组织 229 233 中篇 牡丹种质资源 241 第四章 牡丹野生种质资源242第一节 牡丹种质资源概述2513 第二节 牡丹的起源 257 第三节 牡丹野生种质资源第四节 肉质花盘亚组的种类304 第五节 革质花盘亚组的种类 272 365 第五章 牡丹的栽培种与品种资源366第一节 牡丹的栽培种 369 第二节 牡丹品种资源 382 第三节 牡丹观赏栽培起源 396第四节品种资源评价 405第五节核心种质构建
411 第六章中国古牡丹资源412 第一节 中国古牡丹的分布 下篇 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 417第二节古牡丹的科学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 433第三节 古牡丹的保护与更新 441 第七章牡丹育种的历史回顾442第一节引种驯化阶段 445第二节选择育种的兴起与发展 449 第三节人工杂交育种的开展462 第四节 其他育种技术的探索 469 470 496 513 539 553 562 第八章 牡丹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牡丹育种推荐条件与资源搜集 第二节 育种方法与操作程序 第三节 影响杂交育种效果的因素第四节 牡丹杂交育种的经验与教训第五节 国外牡丹育种经验的借鉴第六节牡丹新品种的扩繁 567 第九章 牡丹花色与花色育种568第一节牡丹的花色与色素组成578 第二节牡丹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586 第三节 牡丹的花色育种 主要参考文献 5913 第十章牡丹花香与花香育种592第一节 花香育种概述 594第二节牡丹花香的成分 602 第三节 牡丹花香育种 611 第十一章 药用牡丹育种612 第一节药用牡丹概述 615第二节 药用牡丹的种质资源 625第三节 药用‘凤丹’的育种 631 第十二章油用牡丹育种632 第一节 油用牡丹概述 635第二节 油用牡丹种质资源650第三节 油用牡丹育种目标656第四节油用牡丹选择育种677第五节 油用牡丹杂交育种688第六节油用牡丹分子育种基础 693 703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