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承涤的教材史研究,拓宽了中国教育史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中国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古代教材总体发展和不同历史时期教材演进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基本经验和阶段性特征等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阐发。他的研究成果,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体现了作者扎实的教育史料功夫和教育史学素养,总结了中国古代教材建设的基本经验,填补了教育史学界长期以来在中国古代教材发展史研究上的空白,反映了中国教材史研究的趋势,适应了我国教材建设改革的迫切需要。
值得重视的是,熊承涤不仅脚踏实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孜孜以求,而且放眼世界,对国外一切有益的成果博采众长。在“外国教育丛书”(共34卷)的策划、编辑出版工作中,熊承涤十分关注外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教材与教学改革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研究、选编或编译,引荐给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作为借鉴和参考。这样,从时空交汇、相辅相成的两个维度,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我国当代教材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作出了宝贵的学术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