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是一部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并重的巨著。《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与《史记》并称为中国史学上的两颗“明珠”。本书的选篇及译注,大致如下:(一)选篇的原则。每纪选择一篇或多篇。内容上不回避重大的历史事件,更多关注历代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及周边邻国之间的关系,当然,也有对历史细节的关注。每篇均拟标题,以四字为主,围绕标题所确定的中心思想有选择性的选取篇章段落,一如《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二)注译的原则。注释以注人为主,主要目的是想勾勒出一个事件的人物关系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古今地名、特殊官职,生僻字词亦在注释之列。翻译尽量尊重原文,坚持直译。 目录 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