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北京大学吴宗国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纪念文章,回忆了吴宗国先生的为人、为学与为师。第二部分是中国古代史特别是隋唐史领域的学术论文。文章的作者,既包括先生的同学、同事,也包括先生的弟子以及曾经受教或受益的学界同人。 目录 吴宗国与《汪篯隋唐史论稿》的编辑出版 梁太济怀念吴宗国老师 阎守诚深切怀念老师吴宗国教授 ——我与吴老师的交往片断 邓文宽忆念吴宗国老师 邓小南“佛系”长者——追忆吴宗国先生 宁欣三代两京一世情 ——我与吴宗国先生的特殊师生缘 王利华缅怀吴宗国先生 ——课堂教学的若干记忆 张帆从容通透自然天成 ——回忆我的导师吴宗国教授 刘后滨记吴宗国先生 孟彦弘随吴宗国先生读书的日子 雷闻再也不能推迟的告别 金珍对中古社会变迁和隋唐史的贯通性认识 ——读吴宗国先生《中古社会变迁与隋唐史研究》 王承文唐代国家制度与社会结构研究的梳理及思考 刘玉峰贞观之治研究述略 孟宪实《隋唐五代简史》学习札记 ——以“山东豪杰”概念的使用为例 张耐冬新疆昆仑与中国龙脉之祖 巫新华周秦汉反连坐与东西文化冲突 阎步克《释迦方志》所见汉唐时期中印间的陆路交通 刘屹郑玄《周礼注》对汉制的比附及其影响 赵帅淇朱然墓漆器 沈睿文刘宋时期的货币政策新探 ——兼论南朝交换经济的区域性特征 高滨北魏洛阳宫的“中华门” 陈苏镇 中古佛教功德碑的政绩书写功能 何亦凡《吐鲁番出土文书补编》所刊四件刺薪文书研究 裴成国北朝隋唐时期官僚家族的生存空间与政治地位 ——以唐邕家族为例 高峰西魏北周关陇集团附属系统的形成 王玮《隋书·南蛮传》“南荒朝贡者十余国”辑考 陈爽隋杨素在南方的建城活动钩沉 陈志坚苏州虎丘山僧由隋入唐生涯小考 汪馨如晋阳起兵“首谋”之争的层累与混淆 段真子 马俊杰从波颇三藏译场的社会网络看贞观初期的政教关系 陈怀宇细谈《贞观政要》中“以隋为鉴”的思想内容 罗永生唐太宗纳谏的制度史考察 ——兼论唐代谏官制度的发展阶段 牟学林唐前期关陇集团文武一体传统的制度安排及其演变 赵璐璐《唐仪凤三年(678)度支奏抄、四年金部旨符》新探 顾成瑞不平凡的开元九年:唐代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完善的开端 丁俊唐代献、懿二祖宗庙地位流变考——以玄宗朝为中心 李瀚《大唐开元礼》校勘札记三则 吴丽娱《唐大诏令集》所引唐代诏制集类考 卜天舒金桥:开元盛世的承载空间 彭丽华张说入史考——以《旧唐书·张说传》为中心 朱玉麒唐代的敕旨与敕牒 张雨唐代铨选制度中的道里与程限研究 单笑斐《唐六典》“凡皇亲及诸军功,兼注员外官”条考释 黄子芸中晚唐长安社会变迁的缩影——崇仁坊 荣新江皇帝的“主场”:唐后期延英召对制度补论 叶炜元载与代宗朝“姑息”之政的形成 张飘制宜与变异:唐代藩镇使下御史的产生及其泛滥 黄承炳两方姚氏兄妹墓志献疑 牛来颖一位唐代文学家族中的“叛逆者”——新见李庠墓志杂考 沈国光杂乱的习字与有序的日常 ——以S. 361V+S. 329V《伎术院学士郎习字文书》为中心 沈寿程唐宋古运河考察散记——为纪念吴宗国先生而作 李孝聪有关《天圣令》残卷文本和译注的若干问题 黄正建五代妃嫔用外命妇号原因探析 景凯东道教与南唐正统问题新探 姜山政治立场的史学表达——以宋人对五代诸政权的书写为中心 刘喆宋朝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时代背景 张希清元代蒙古官员伯都与“大德九路刻十史” 党宝海吴宗国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作者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