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诗经》歌唱研究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辉 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既是《诗经》歌唱的艺术研究,也是以“歌唱”为视角的《诗经》文本研究,更是有关周代歌诗生成与入乐机制的制度研究 内容推荐 《诗经》的乐歌属性已成学界的普遍共识,而传统的研究多停留在《诗》是否全入乐、风雅颂的音乐属性、《诗》文本中的音乐性等宏观问题上。有鉴于此,本书致力于《诗经》仪式属性、歌唱主体、歌唱方式等歌唱形态的具体研究,同时,从“歌唱”的角度考察《诗经》颂、雅、风在主题内容、诗乐体式、表现手法上的变迁及其内外动因,进而探讨周代歌诗创制方式、入乐机制、乐官职能、诗乐关系的历时嬗变。因此,本书既是《诗经》歌唱的艺术研究,还是以“歌唱”为视角的《诗经》文本研究,更是有关周代歌诗生成与入乐机制的制度研究。在这一研究思路和目标下,本书在《周颂》与“礼辞”的关系、歌诗与舞蹈的分野、比兴与重章的音乐功能、典礼用乐“乐节”的形成、“无算乐”的功能与意义、“变雅”与风诗的献采和入乐、《诗》的“乐本”形态与“文本化”等问题上,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优秀”结项成果。 目录 序一? 李山 _1 序二? 赵敏俐 _5 绪论 _1 第一节? 重审《诗》乐相关研究 _2 一、关于“《诗》是否全入乐”的讨论 _3 二、关于《诗经》风、雅、颂诗体音乐性的研究 _7 三、关于周代礼乐制度与诗乐机制的研究 _12 第二节? 《诗经》歌唱研究的方法与维度 _15 一、歌唱视角下的《诗》文本及相关研究 _16 二、周代歌诗创制与入乐机制研究 _20 第一章? 礼乐歌唱的先声:周以前的乐舞与歌唱活动 _27 第一节? 远古时期的乐舞与歌唱活动 _27 第二节? 商代的乐舞活动与乐政 _35 一、考古所见商代乐舞器及乐舞活动 _36 二、商代的乐政 _45 第三节? 商代的诗辞歌唱与《诗经·商颂》作时的争论 _51 一、卜辞中所见商代诗辞歌唱 _51 二、关于《商颂》作时的争论 _56 第二章?《周颂》与周代礼乐歌唱的奠基 _64 第一节? 《周颂》的类型及其关系 _64 第二节? 从“礼辞”到“诗辞”:《周颂》的导源与开新 _71 一、《周颂》中的礼辞歌唱 _71 二、《周颂》对礼辞歌唱的拓新 _74 三、附论:二《雅》、《国风》中关于人物辞令的歌唱 _80 第三节? 《周颂》舞诗与所谓“诗乐舞合一”说 _86 一、“象德”与“象功”:《大武》乐章中所见歌诗与舞蹈的疏离 _88 二、“象舞”“勺舞”“六大舞”“六小舞”“燕舞”诗乐舞关系考辨 _97 第四节? 颂诗的歌演主体及其职能演变 _104 一、王公臣子 _104 二、国子 _108 三、瞽矇乐工 _113 第三章?“诗世之教”:《大雅》的历史述赞与讲史说唱 _117 第一节? 西周中期礼乐大备背景下雅诗的兴起 _117 一、民族认同与历史意识的高涨:从“雅”的字义说起 _118 二、西周中期的“制礼作乐”与雅诗的兴起 _125 第二节? 《大雅》诗乐功能与乐用方式的转型 _137 一、西周中期祭祖礼的演变与《大雅》述赞诗 _137 二、《大雅》述赞诗的“诗世之教”与“讲史说唱”_145 第四章?《小雅》燕饮诗与周代礼乐歌唱的繁盛 _156 第一节? “显物”与“合好”:西周中期燕饮诗的兴起与旨意 _156 第二节? “比兴”与“套语”:燕饮诗创制的新变 _166 第三节? 重章叠调:乐工燕饮歌唱的便利之策 _175 第五章? 周代典礼用乐“乐节”的形成 _189 第一节? “上取”“下就”说商兑 _190 第二节? 燕饮歌唱背景下“笙入”“间歌”“升歌”的形成 _197 第三节? “合乐”的形成与二《南》的“入乐”_204 第六章?“变雅”创制与入乐机制的新变 _213 第一节? 仪式乐歌的式微与“变雅”的兴作 _213 第二节? “是用大谏”:讽谏诗的创制与入乐 _220 一、讽谏传统与讽谏诗的兴起 _220 二、从“献诗”到“献曲”:讽谏诗的生成与歌唱 _229 第三节? “采诗观风”的转向:《小雅》征役诗的采集与入乐 _238 第四节? 公卿赞歌:王朝礼乐的畸变 _252 一、“公卿赞歌”背后王室与公卿间的政治生态 _253 二、“公卿赞歌”的私人属性 _257 三、“公卿赞歌”与册命金文的关系 _261 第七章?《国风》的时代:礼乐下移后的春秋诸侯诗乐 _269 第一节? 东周政治礼俗背景下的诸侯自主诗乐 _269 一、“自天子出”:西周诸侯国礼乐的来源 _270 二、“异政殊俗”:东周诸侯国诗乐的自主发展 _276 第二节? 风诗的生成:从“采风”到“入乐”_286 一、审美娱乐与政教讽谕:春秋时期“采风”的两种功能目的 _287 二、乐官“采诗入乐”时的文本加工与政教评述 _303 第三节? 《国风》的音乐风貌与乐用情境 _314 一、风诗的“新乐”本色与“乐章”属性 _314 二、“无算乐”中《国风》的乐用形态 _323 结语?《诗经》礼乐歌唱的内在机制与精神旨趣 _328 附论一?《周颂·酌》诗旨及乐用探论 _335 附论二?《周公之琴舞》“启+乱”乐章结构探论 _346 第一节? 从“乱曰”与《周颂·敬之》入手 _347 第二节? 《周公之琴舞》“启”“乱”轮唱模式分析 _351 第三节? 所谓周公“琴舞九絉”再认识 _358 附论三? 周代歌诗“乐本”形态探论 _361 第一节? 周代“乐本”歌诗之存在 _362 第二节? 周代“乐本”歌诗的可能形态 _365 附论四? 论周代歌诗的“文本化”——兼论《诗经》中复杂文本的成因 _383 第一节? 周代歌诗的“文本化”问题 _384 第二节? “文本化”的缺憾:《诗经》复杂文本的成因 _387 第三节? “变调歌辞”的“文本化”及其结果 _394 附论五?《诗经》章次异次考论 _401 第一节? 歌诗章次的功能意义与呈现方式 _402 第二节? 《诗》章异次现象综考 _406 第三节? 《诗》章异次发生的原因 _421 参考文献 _427 后记 _45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