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本刊为跨文化对话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中法汉学研究的重要基地。第50辑中的论文大量提及文学方面的跨文化交流,有中外经典著作的互译,如印度《故事海》的中译,《三国演义》泰文译本的叙事转变;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转场,有翟理斯《中国文学史》的开创之功,韦利、哈金对李白传记的不同书写;还有作家通过文学作品书写异域见闻,如《在北京最后的日子》法国作家对中国见闻的书写,还有中国学者《西行日记》中游历域外的感想。本辑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多为各项重大基金项目的优秀成果。 内容推荐 《跨文化对话》是一部中法合办的集刊,其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均为国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主编乐黛云先生更是著名的比较文学专家。本书汇集中法学者跨文化学研究新成果,围绕六个话题展开:一是跨文化文学文本研究,二是跨文化儿童文学研究,三是跨文化翻译叙事研究,四是跨文化图像与文本研究,五是跨文化区域与国家关系研究,六是跨文化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汽车)人类学研究。作者讨论了当前中欧学术界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如全球化下的中国学,跨文化的儿童文学是否是一个学科,高科技无人驾驶汽车的人类学问题,中国历史典籍与泰文版翻译,中印巴交叉的历史文本与图像史。部分文稿在近期欧洲汉学国际会议学术报告基础上形成,另一部分则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中国侨联重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录 特稿 中国文化让我着迷 青少年文学是一门学科吗? 夏承焘与越南学者的交往——从新见一封致季羡林函札谈起 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学述略 《三国演义》泰文版:翻译与国家叙事 专稿 印度《故事海》与跨文化研究刍议 佛典题记中的高频词“出”与经典的生成 典范也是特例:历久弥新的中巴关系 美国对当代菲律宾媒体文化的影响:机制与挑战 朝鲜朝后期“九云梦图”的图像渊源 论稿 卫礼贤跨文化观生成路径及方法论上的全球史观特征 翟理斯《中国文学史》中的维多利亚精神及其矫正 禁地与空无——论《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皮埃尔·绿蒂对“不可知”的书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