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余世存、吴钩、刘勃、汪兆骞、梅毅、杜君立联袂推荐。☆尝试一扫两千年来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认知迷雾,挖掘出《史记》中关于孔子文本记载方面所蕴含的深意。☆将孔子思想对神权、王权及贵族政治所造成的冲击进行了系统总结,把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具体化。☆线性梳理了从商周到晚清,由于神明观、世界观的变化,人们不断地改变着对孔子及对世界的认知,观察独到,洞见迭出。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全新的视角观察与探讨孔子的思想史著作,以人入史、以史论理。 从战国开始,列国开始有意神化孔子,让他成为本国的历史代言人,孔子思想成为列国共同的文化和政治财产,《论语》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宪章。在司马迁的笔下,孔子成为生而知之的圣人,他与周游列国的学生们,也组成了一个流动的、随时可以创造“王道世界”的“政府”。 作者结合商周神政权力的影响,探讨了孔子思想对春秋时期神权、王权及贵族政治造成的冲击,分析了孔子思想三个不同的层面,把孔子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具体化。本书试图把孔子还原回真实的春秋时代,通过丰富的传统文献和考古新证,论证了孔子言论与时代变迁密不可分,指出“敬鬼神而远之”等话语与周代的两次礼制改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干“子曰”都与其所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 目录 第一章 神明在上:祭祀与占卜 占卜与天象:神明的暗示 八卦:裂纹的抽象与神谕的表象 敬神守礼: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观傩:为神明舞蹈 谁在供奉神明? 第二章 虚镜或实像:孔子和他的春秋时代 “述而不作”:坚守礼教边界 虚镜与实像:孔子和他的时代 第三章 礼与孝:神明参与的规则和秩序 礼:神明参与制定的规则 孝:祖先神主导的血缘秩序 仁:祖宗为大,先父后君 学:围绕“礼”,服务“礼” 第四章 儒家的超越:中国的文明台阶 与神权进行宇宙主导权力的争夺 与君权进行思想权力的争夺 与贵族进行知识权力的争夺 第五章 《论语》:华夏民族的文明宪章 弘道传志:知天意而行仁道 《论语》:华夏民族的文明宪章 第六章 神的戏仿:孔子的后世光芒 长生焦虑:怀疑肉体,追慕神明 孔子世家:“神的戏仿” 后记 孔子思想流变与“城市孔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