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川藏公路地质灾害发育与分布研究》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以图版照片为主要形式,加以文字说明和图表分析,反映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川藏线八宿至林芝路段地质灾害发育和分布的专著。该路段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溜砂坡、滚石、雪崩、水毁等多种类型。由于该路段地质灾害具有数量和类型多、规模不等、分布范围广等特点,被称为“地质灾害博物馆”,其中包括亚洲优选的冰碛物滑坡——102滑坡群和我国当代优选规模的易贡高速巨型滑坡。2001年12月国家批准建立以地质灾害为主要特点的“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本书是著者在2001年~2008年期间多次野外地质考察工作基础上,收集筛选出比较简洁和便于观赏的照片,按照从东向西的顺序,以简要文字介绍分析了公路沿线地质灾害的发生、发育和分布。同时还配有不同工程治理技术措施的简要对比说明。 目录 1 区域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气候环境 1.3 水文特征 1.4 冰川活动 1.5 地质条件 1.6 新构造运动
2 地质灾害分类和分级 2.1 地质灾害分类 2.2 地质灾害分级 2.3 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3 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分布和发育 3.1 地质灾害分布 3.2 几种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 3.3 滑坡基本类型 3.4 地质灾害发生和演化
4 帕隆藏布流域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公路沿线区段划分 4.1 帕隆藏布干流河谷形态特征 4.2 堆积体边坡的特征 4.3 堆积体边坡的形成与发展 4.4 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4.5 堆积体边坡的失稳破坏方式 4.6 地质灾害分段与工程地质分区
5 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1 岩石风化对比 5.2 地质灾害发生年代与易贡高速巨型滑坡 5.3 地质灾害预防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 5.4 城镇垃圾堆放及对水质影响
6 沿路线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分述 6.1 概述 6.2 八宿至然乌路段(图版1) 6.3 然乌至松宗路段(图版2) 6.4 松宗至扎木路段(图版3) 6.5 扎木至古乡路段(图版4) 6.6 古乡至通麦路段(图版5) 6.7 通麦至老虎嘴路段(图版6) 6.8 老虎嘴至鲁朗路段(图版7) 6.9 鲁朗至林芝路段(图版8) 6.10 滑坡集中路段航片(图版9) 7 后记 参考文献 图版编号及文字说明 精彩页 1)崩塌 多发生在公路开挖出的块状碎裂基岩构成的陡坡(坡度40度-60度)上。岩石以花岗岩、花岗片麻岩为主。强烈的物理风化、沟谷下切和公路开挖产生卸荷裂隙,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在降雨、地震、人工开挖爆破等作用诱发下,产生了规模不等的崩塌甚至滑动。比较典型的实例是拉月大塌方。 (2)滑坡 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久至波密段,常发生在冰碛物和堰塞湖沉积中,由河流冲蚀坡脚引发岸坡失稳,多属牵引式滑坡,少数属推移式滑坡。从东向西见到的大型滑坡主要是松宗滑坡、102滑坡群、易贡高速巨型滑坡、东久滑坡群。 (3)泥石流 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本区泥石流发育具有快速、频次高的特点。受地形、物质来源、降水补给和冰雪消融影响的差异,其特征和规模各不相同。从东向西发育的大型和特大型泥石流主要有米堆沟泥石流、地质弄巴泥石流、古乡沟泥石流、加马其美沟泥石流和培龙沟泥石流。 (4)溜沙坡 约19处集中分布在米堆沟(84道班)和中坝(86道班)之间,有8处多集中分布在八宿西冷曲由南北向转向东西向的开阔河谷岸坡,尤其是公路北侧坡和西侧坡上。其原岩为灰白色块状结构中粗粒花岗闪长岩和肉红色粗粒花岗岩,物理风化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