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教文化100问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艺、科技、学术思想以及民俗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直至今天,在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仍可见到道教影响的痕迹。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有关道教文化方面的知识,批判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王卡组织编写了这本《道教文化100问》。《道教文化100问》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扼要介绍了道教的历史、神话传说、斋醮仪式、修炼方术、名山宫观以及道教与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的关系等等。全书内容广泛,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合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特别是广大青年读者阅读。
目录
前言
1.谈天说道话本源
2.道教神仙信仰的由来
3.最早迷恋神仙的皇帝――秦始皇
4.汉武帝求仙的故事
5.太平道与黄巾起义
6.张天师创立的五斗米道
7.葛氏道与灵宝派的来历
8.茅山的传说与茅山上清派
9.从五斗米道到新天师道
1O.唐王朝为何尊崇道教?
11.唐玄宗与道教
12.“天书下降”与宋真宗崇道
13.佞道昏君宋徽宗
14.王重阳与全真道
15.丘处机与成吉思汗
16.朱元璋是怎样利用道教的?
17.明成祖寻觅张三丰
18.明世宗求仙药
19.雍正皇帝与道教
20.道教天神知多少
21.老子怎样成了太上老君
22.神仙杜子春的故事
23.罗公远的故事
24.叶法善的故事
25.张果老成仙的传说
26.韩湘子成仙的传说
27.兰采和成仙的传说
28.何仙姑成仙的传说
29.李铁拐成仙的传说
30.钟离权成仙的传说
31.吕洞宾成仙的传说
32.曹国舅成仙的传说
33.八仙信仰是怎样形成的?
34.道教与民间俗神崇拜
35.泰山信仰与东岳大帝
36.文昌帝君信仰是怎样形成的?
37.道教的星君与灵官
38.灶王信仰的来历
39.关羽怎样变成了关圣帝君
40.城隍神与土地公
41.财神信仰与道教
42.道教节日与中国民俗
43.道士怎样做斋醮法事?
44.道教法师的手势与法术
45.道教斋醮演奏的音乐
46.道教的戒律
47.《道藏》是一部什么书?
48.扶乩与道教经书
49.道士日常奉诵的经典
50.符篆咒语能治病吗?
51.道士为什么要守庚申?
52.道教的守一法术
53.服气辟谷能长生吗?
54.服水疗法可行吗?
55.服食五牙法是怎么回事
56.臌子与《食疗本草》
57.导引按摩术是很好的健身方法
58.房中术与养生
59.道教的调息法
60.道教内丹功法
61.性命双修是怎么回事?
62.道教服丹成仙的信仰
63.道教外丹流派
64.道教炼丹术的方法
65.道教炼丹术的设备和器具
66.道士炼丹使用的药物
67.金丹的炼制过程
68.唐代服丹而死的皇帝和大臣
69.道士能点铁成金吗?
70.火药是炼丹术士发明的吗?
71.道教炼丹术中的化学内容
72.道教描绘的天堂
73.十洲三岛和洞天胜境
74.泰山东岳庙与碧霞元君祠
75.雄奇险要的道教名山――华山
76.终南山下的楼观台和重阳宫
77.龙虎山与天师府
78.道教上清宗坛――茅山
79.许真君与西山万寿宫
80.青城山天师洞
81.崂山的道教宫观
82.道教的武林圣地――武当山
83.罗浮山与杭州葛洪仙道遗迹
84.老子故乡毫州太清宫
85.道教壁画艺术宝库――永乐宫
86.道教的中心――北京白云观
87.道教与中国民间宗教
88.一个民间化的道教流派――黄天教
89.民间宗教创世论包含什么内容?
90.三一教是什么样的教派?
91.八卦教的“卦”与“宫”
92.王伦清水教的气功与拳棒
93.明清部分民间教派为什么崇拜日月?
94.三官信仰与《三官宝卷》
95.先天教种种
96.咒语与神拳
97.沿海各省的妈祖信仰
98.罗教五部经与道教思想
99.混元红阳教的来龙去脉
100.廖帝聘与真空教
精彩页
    朋友,也许您曾听说过“三教九流”这句俗话。“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这是近两千年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影响优选的三种思想文化。三教中的道教,是中国古代惟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术思想、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技以及民风民俗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迎刃而解。”
    
那么究竟何为道教?简单地说,道教意指“道”的教化和说教,或者说就是信奉“道”,企图通过个人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但是道教所谓的“道”,又是什么含意呢?这说来话长,需要追溯到道教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
    
我们知道,道家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派之一,这一派的代表是老子和庄子。他们主张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源于一个神秘玄妙的母体~“道”。道具有无形无名,自然无为,既不能被看见摸到,又不可言说的性质,是天地开辟之前宇宙浑沌混一的原始状态,也是超越现实世界一切事物的宇宙很高法则。空虚无形的道化生出很初的元气物质,元气分而为阴阳,阳气清轻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凝为地,天地阴阳的冲和交感又产生了万事万物,而人为万物之灵长,与天地相合为三。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便是道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基本理论。
    
道家的宇宙学说在汉代影响很大,东汉时开始形成的道教继承了道家思想,并以其作为宗教创世神学的理论基础。但是道教更加突出了“道”的神秘性和超越性,把它神化为具有无限威力的宗教崇拜偶像,成为具有人格的很高神灵。道教认为:“大道”不仅在先天混沌时代化生了天地万物,而且还在后世,即有史以来的人类文明时代,不断变化其身形名号,降临人世,辅佐帝王,救助危难,传经布道,教化民众。“太上老君”(即老子本人)便是大道降世传教时的化身。他有许多名字,如老聃、李耳、李弘等等。据说东汉顺帝时,老君降临蜀郡鹤鸣山(在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内),以“正一盟威之道”传授天师张道陵,使之教化民众,从而创立了道教很初的一个道团――五斗米道。所以五斗米道很初便奉“大道”为很高神,以太上老君为教祖。实际上,五斗米道是东汉巴蜀地区民间鬼神迷信和巫术活动与道家宇宙论相结合的产物。东汉魏晋时期,像这一类自称为“道”的宗教组织在民间还有许多。南北朝以后,道教崇拜的神有了变化,形成了以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即太上大道君)、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为首的神灵崇拜体系,合称为“三清”。但是道教徒对“道”及老子的信仰仍然一直不衰,道教经典中也不断编造有关老子降世显灵的神话故事。因此,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虽然与先秦的道家学派不接近是一回事,但二者在历目前毕竟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道教之所以被称为道教,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渊源于道家学说,是道家思想宗教化的产物。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