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屈原这样仰天发问。中外一理,对于浩渺星空、茫茫宇宙,人类心中一直藏着这样疑问,被它所蕴藏的神奇和壮美所吸引。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得以更多地窥探宇宙的奥妙。然而许多天文知识对于广大读者而言,不免显得高深而艰涩,对于宇宙星空他们仍然充满困惑和迷茫,渴求了解。 应该感谢《大众天文学》的出版,更应该感谢《大众天文学》中译本的出版。无论是法文原书,还是中文译本,都倾注了几代有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的毕生心血,他们共同完成并完善了这样一本不朽的巨著。中译本的风格与原版高度一致,它们都以文学的笔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宇宙面纱轻轻揭去,使普通读者得以全面清楚地了解宇宙真相。中文译本的出版更加曲折艰难,中国读者能读到这样的天文学名著实属不易,让我们好生珍惜它。 内容推荐 《大众天文学(套装上下册)》是一部天文学科普名著,作者卡米伊·弗拉马里翁以文学的笔触将浩芒宇宙的绚烂与神奇展示给广大读者。它是迄今为止,内容全、篇幅大、插图多的一部天文学科普名著。自它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许多人因读了这本书而爱上天文学,甚至因此从事了天文研究工作。 全书共分七篇,前六篇全方位描述和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陨星,恒星宇宙;第七篇简单介绍了各种天文仪器,让读者了解天文工作者所使用的工具和他们如何依靠这些精密仪器获得惊人发现。全书图文并茂,引人入胜,配有大量的图片资料,中文翻译文字流畅,通俗易懂,并保持了原有的文学风格;此外,译者又根据近年来天文学的新发展做了增补和修订,使全书内容翔实而新颖。 目录 《大众天文学(上册)》 《大众天文学》在中国(新版代序) 译者序言 原出版说明 弗拉马里翁传略 第一篇地球 第一章天空中的地球 第二章地球怎样围绕着地轴和太阳转动 第三章地球怎样围绕着太阳转动 第四章地球的第四种运动——岁差 第五章地球的摄动和太阳在空间的运行 第六章地球运动在理论上和实验上的证据 第七章作为行星和世界的地球 第八章地球的起源 第二篇月亮 第九章月亮——地球的卫星 第十章月相 第十一章月亮围绕地球的运动 第十二章月亮对于地球的影响 第十三章月亮的表面状况 第十四章月食和日食 第三篇太阳 第十五章主宰世界的太阳 第十六章怎样测量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 第十七章太阳物理概观 第十八章光球 第十九章原子与摄谱仪 第二十章太阳光谱带来的消息 第二十一章日食 第二十二章色球与日珥 第二十三章日冕 第二十四章太阳与地球 第二十五章太阳内部 第四篇行星世界 第二十六章视运动与真运动 第二十七章水星 第二十八章金星——牧羊人的星 第二十九章火星——小型的地球 第三十章小行星 第三十一章巨大的木星 第三十二章土星——太阳系里的奇观 第三十三章天王星——颠倒了的世界 第三十四章太阳系的边界 《大众天文学(下册)》 第五篇彗星、流星与陨星 第三十五章历史上的彗星 第三十六章彗星在空间的运动 第三十七章彗星的组织 第三十八章流星与陨星 第六篇恒星宇宙 第三十九章星座 第四十章星的方位测量 第四十一章星的光亮与星的数目 第四十二章星的距离 第四十三章星的自行 第四十四章双星 第四十五章星的光谱 第四十六章视向速度与分光双星 第四十七章交食双星 第四十八章星的直径、质量与亮度 第四十九章变星 第五十章新星 第五十一章行星状星云——沃尔夫拉叶星 第五十二章星团 第五十三章星的化学结构与演化 第五十四章弥漫星云 第五十五章射电天文学 第五十六章银河系 第五十七章河外星云 第七篇天文仪器 第五十八章天文仪器 附录 第一章地球的结构 第二章地球大气的演化史 第三章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第四章水星的自转及其表面观测 第五章金星的自转、大气、温度及其表面观测 第六章射电天文学的新发展 第七章新天文学 第八章新型的河外天体 星图 书评(媒体评论) 在19世纪的同类著述中,《大众天文学》乃是一部无出其右的杰作。 ——20世纪的美国科普巨匠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大众天文学》是一本世界科普名著,中译本由我国有名天文学家和翻译家李珩教授译著,可谓名著名译,谨予推荐。 ——王绶琯(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
用令人着迷的语言,叙说宇宙的神奇与壮美;以晓畅优雅的文字,构筑科学通俗化的丰碑。 ——卞毓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世界科普巨匠阿西莫夫称赞《大众天文学》:“在同类著述中,这乃是一部无出其右的杰作。”弗翁以文学的笔墨、生动的语言铸就了这部鸿篇巨著,也诠释了自己的座右铭“科学知识应该大众化,而不应该庸俗化”。 ——中国图书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