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基本成分、自我结构、加工过程三个方面介绍自我研究的新成果,第一部分总结自我拥有感和自主感的研究现状,尤其是拥有感与自主感的病理学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分别对三种自我分类(物质、社会、精神自我,现实、应该、理想自我,个体、集体、关系自我)的理论与实证进行梳理;第三部分通过考察自我-他人重叠、自我参照、外显与内隐正面偏差、自我欺骗等四类加工,厘清概念并总结研究成果。这三个部分以介绍前沿研究为主要目的,也适当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读者提供客观丰富的研究资粮的同时,也留下进一步研究自我心理学的方向和思考空间。本书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较为深厚的学术内容,凝练了自我领域的心理学研究者十多年的深入研究,一方面能为心理学乃至科学研究的创新提供新的理论和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能为社会治理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强大的基础理念和实证依据。本书既适用于自我心理学相关研究者,也适用于试图了解自我的非心理学读者参阅。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基本成分 第一章自我的拥有感2 第一节拥有感概述2 第二节拥有感与自我意识14 第三节拥有感与橡胶手错觉23 参考文献36 第二章自我的自主感40 第一节自主感概述40 第二节自主感与自我识别54 第三节自主感与橡胶手错觉63 参考文献68 第三章拥有感与自主感的病理学研究74 第一节拥有感的紊乱74 第二节自主感的紊乱86 第三节拥有感与自主感的分离及统一96 参考文献104 第二部分自我结构 第四章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精神自我110 第一节James思想的形成110 第二节James的自我理论110 第三节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精神自我的具体分析116 第四节其他自我的发展126 参考文献133 第五章自我差异理论135 第一节自我与自我差异的内涵135 第二节自我差异的产生、主要假设及影响因素138 第三节自我差异的测量144 第四节自我差异的相关研究148 第五节自我差异的应用162 参考文献167 第六章个体自我、关系自我与集体自我173 第一节三重自我建构理论173 第二节个体自我174 第三节关系自我178 第四节集体自我179 第五节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关系182 参考文献187 ◎第三部分加工过程 第七章自我参照加工194 第一节自我参照效应概述194 第二节自我参照加工的程度效应207 参考文献217 第八章自我正面偏差223 第一节自我正面偏差概述223 第二节自我正面偏差的认知加工说226 第三节自我正面偏差的性质229 第四节自我正面偏差的理论模型231 第五节不同自我正面偏差的研究240 参考文献245 第九章自我-他人重叠250 第一节自我-他人重叠概述250 第二节自我-他人重叠的理论252 第三节自我--他人重叠的测量254 第四节自我-他人重叠的影响因素256 第五节自我-他人重叠的相关研究261 参考文献269 第十章自我欺骗274 第一节自我欺骗概述274 第二节自我欺骗的理论背景275 第三节生活中的自我欺骗276 第四节自我欺骗与战争279 第五节我们常常骗自己的原因281 参考文献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