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最开始,困扰我们的多半是各种关系中出现的问题——为什么会受不了自己的孩子和伴侣,为什么对方的行为会令自己抓狂,为什么他们看不见自己的痛苦与需求……于是,我们在关系中更加用力,也变得更加敏感和焦虑,就像一台为了维系生活而一直超负荷运转着的机器。然而问题不会因为我们的忍耐和付出好转,反而会逐渐失控,甚至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被“义务”“责任”束缚,迷失了自我,越来越执着于通过维系关系获得安全感。作为临床心理咨询师,本书作者从业十几年来一直在为相同境遇的求助者提供帮助。他认为这种“超负荷”的状态不仅意味着人们受到过多的外界压力,比如高强度的工作、家庭的责任、父母的期待、孩子的需求等,更是一种“内在消耗感”,即自己已经达到了心理承受的极限。这种感受也是一种机会,让我们把关注点从外界转向自身,去看见深陷泥沼的自我。在本书中,除了借由关系这面镜子照见内耗、需要被理解的自我,我们还将收获一些“止疼药”,去应对诸如“如何陪伴叛逆期的孩子”“如何处理伴侣关系”“如何保持独立并学会拒绝他人”等非常现实的问题。心灵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种终身的习惯,只有懂得自我体谅,学会在任何关系中觉察自己的位置与感受,开始自我关爱,才能穿越逆境,抵达繁星。 目录 自序穿越逆境,以达繁星 第一部分理解孩子,理解自己 第一章叛逆的意义 如何理解孩子的叛逆期 失控背后的心声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第二章“解放”双方的陪伴 陪伴孩子的三个等级 “出格”才能“出彩” 第三章优秀的孩子,被满足的父母 优秀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如何让孩子变得优秀 第四章被延续的创伤 亲子关系中的内疚感 内疚与代际传递 让家庭不再延续伤害 第二部分“互相理解”是亲密关系里的伪命题 第五章理解的意义 “互相理解”是优选的谎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