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师从来真性情。季羡林写日记不拘一格,不强迫自己长篇大论,我笔写我心,自然无雕饰的文字,难免有披头散发之感,却有一种真情流贯其中,成为先生拥有体的生命痕迹的记录。
2.大师也有小情绪。课业繁重,课程内容过多,抄笔记“把手都抄痛了”;经常要花时间预备功课,觉得“真是天下第一大痛苦事”;临时得知有考试,赶紧抱佛脚,“拼命看——头也晕,眼也痛,但也得看,不然看不完”;到了期末连续考试,更是“头痛身疲,如乘三日火车”。
3.大师求学书单。季羡林爱书如命,《清华园日记》记录了他频繁订购图书的情况,还有很多季羡林借书、读书、抄书、译书、与师友谈学论书的记录。他觉得自己“对书仿佛生了极大的爱情”,“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总想倘若这里有一架书,够多好呢!”
4.大师何以成为大师?“一个大学者的成就并不怎样神奇,其实平淡得很,只是一步步走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