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1.作者张隆溪教授师承钱锺书先生,本书处处可见钱氏形迹,是比较文学入门必读小书, 2.旁征博引的古今中外文学案例,引人入胜的晓常文风,一本难得的不枯燥的学术小书。 3.quan新修订的清爽内文,quan新设计的活泼封面,适宜任何阅读场景的开本装帧,带来愉悦放松的阅读体验。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亚历山大演讲”为基础撰写而成的。
我们可能不曾想到—— 《西游记》和《神曲》都暗含一个基本的概念性比喻:将人生比为旅程,而这一比喻亦属于世界文学的传统。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劳伦斯神甫的一切行动原来是“毒药”与“良药”辩证转化的象征,而中国古代也有寓意相似的“乌脚溪”故事——病重之人落入剧毒之溪后反而“药到”病除。 无论是大思想家老子,还是大哲学家黑格尔、大诗人艾米莉·狄金森,都不约而同地认识到,寻求真理、寻找自我是一条先出走,再复归,融自我和他者于一体后收获答案的发展之路……
quan书无论是观点还是例证,作者都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地娓娓道来,既证明了需要范围广阔的视角,来理解和鉴赏不同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又提出了只有通过东西方比较研究跨文化的视角,才可能获得某些批评的洞见。 目录 目? 录
序 / Ⅰ 1? 文化对立批判 / 1 2? “沧海月明珠有泪”:跨文化阅读的启示 / 32 3? “这柔弱的一朵小花细皮娇嫩”:药与毒的变化之理 / 66 4? “反者道之动”:圆、循环与复归的辩证意义 / 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