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走向天路:援藏这三年(第1辑)(上下) |
分类 | |
作者 | 谢国高 |
出版社 | 南方日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走向天路——援藏这三年》系列共分三部,以年为单位,一年一部,本书稿为靠前部。作者以日记形式,记录他援藏靠前年的日常工作,以及其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是广东援藏工作的一份珍贵的个人记录(极可能是已经成书、准备公开出版的靠前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客观上也弘扬了作者以及广东其他援藏人员对援藏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情谊,以及在艰苦环境下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的精神,充满正能量;书中还不时有对藏区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的描写和记录,可以让读者得以一窥独特神奇的西藏。 内容推荐 墨脱,是一个美丽与危险并存,享受与忍受同在的地方。一方面,作为世界靠前大峡谷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赐予了人类很美的底图,莲花圣地、秘境墨脱让人向往,“世界雾都”“世界雨都”“世界水都”“世界生物之都”“世界气候之都”引人探秘;另一方面,作为全国很后一个通公路,专享一个不通班车,号称“高原孤岛”,孤悬于喜玛拉雅山之南的边陲小城,地震、塌方、滑坡、泥石流、滚石、倒树、雪崩等频发自然灾害又时刻影响甚至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 2016年7月,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墨脱县工作组(佛山援藏),跨越千山万水,飞越青藏高原,来到远离佛山三千多公里之外的墨脱。在粤藏两地各级党委政府,在佛山社会各界、墨脱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援藏实践。本书作者在高强度的援藏工作压力下,每天坚持将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辅以大量的真实图片,将援藏工作者的工作日常立体呈现在读者眼前。 目录 走向天路1 进藏 走向天路2 学习 走向天路3 关怀与感恩 走向天路4 送旧迎新 走向天路5 巨人的肩膀 走向天路6 请教 走向天路7 惜别 走向天路8 挺进墨脱 走向天路9 扎墨公路 走向天路10 莲花瓣上的城市 走向天路11 仙境之城 走向天路12 来墨这五天 走向天路13 墨脱的桥 走向天路14 潮湿的天气 潮湿的心 走向天路15 客似云来 走向天路16 在墨一天 走向天路17 调研与考察 走向天路18 发现之旅 走向天路19 瀑布之乡 走向天路20 天河之幺 走向天路21 墨脱归来不看林034 走向天路22 不在身边的成长036 走向天路23 缺席的旅行 走向天路24 接力救治珞巴少年 走向天路25 来林这几天 走向天路26 丢失的日记 走向天路27 谋划 走向天路28 为你抹去眼里的泪 走向天路29 风景杀手 走向天路30 空中田园 走向天路31 墨脱梯田 走向天路32 茶园仙境 走向天路33 徒步翻越嘎隆拉 走向天路34 二出林芝 走向天路35 无限风光在险峰 走向天路36 高山花儿美 走向天路37 雪莲花开嘎隆拉 走向天路38 最可爱的人 走向天路39 佛墨互爱 走向天路40 一周回顾 走向天路41 满满的爱 走向天路42 寻找鸡爪谷 走向天路43 特色农产品 走向天路44 墨脱石锅 走向天路45 给我一双翅膀 走向天路46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走向天路47 新班子新征程 走向天路48 “卫生”书记 走向天路49 意想不到 走向天路50 现场查看 ………… 走向天路350 雅鲁藏布江之洲 走向天路351 墨脱乌木 走向天路352 绿化还是美化 走向天路353 没有优选 走向天路354 是分享而不是索取 走向天路355 老虎变病猫 走向天路356 耕牛 走向天路357 儿子毕业了2 走向天路358 原来自己就是佛14 走向天路359 高原油菜花5 走向天路360 天然野生动物园 走向天路361 我们结婚了 走向天路362 墨脱地震 走向天路363 我喜欢孩子 走向天路364 助你实现大学梦 走向天路365 河谷绿洲 精彩页 昨晚嘲笑了老天爷得前列腺炎,被他老人家听到了,气坏了,不服气了!结果他连夜吃了些藏药,今天间歇性地好了,这是入墨以来专享的一个晴天! 之前介绍过我们墨脱的一些领导、干部和群众,今天介绍一下我们的另一拨朋友。它们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纯属原生态的朋友!它们有蚊子、飞蛾、蝴蝶、蝉、蚂蚁、屎壳郎、油壳虫……唯独到现在为止还没见到蟑螂先生来报到!它们都十分热情,全部都是主动登门拜访,如果没有纱门纱窗,它们会毫不客气地鱼贯而入!幸亏我们弄了纱门纱窗,它们才学会了礼貌,想进来,还是要敲敲门吧!但还是有些不法分子,趁我们进门的时候混进来了!对这些没有危害的不法分子,我们依法不能打击!因为当地的老百姓都有不杀生的传统!我只好搬出一句话:我不能陪你长大,但我可以陪你老去!你看,它们都终老在我的房间,还要让我把它们埋葬! 还有我们的“宣传部长”――蝉!它们到晚地鸣叫,一个比一个厉害,不辞劳苦,声嘶力竭。这里中午是十二点半下班,下午三点半上班,除去吃饭的半小时,还有两个半小时,本来可以好好睡一觉的,结果才半小时就被它们弄起来了!看来在这里不勤快可不行哪! 但是就是这么一帮朋友,让我们不孤独、不寂寞、不无聊!很可爱的“人”呀.存罢l兑i不真/少不了它们! 很多领导、同事和亲戚朋友都关心我们在墨脱的工作、生活怎么样!我给各位亲介绍一下:我调的闹钟是每天早上七点半,但是总有人比它更勤奋――蝉!我连续观察了好几天,它们一般在早上六点半就开始大鸣大放,但就是没有大字报!这个闹钟可比手机闹钟响亮多了,以至于手机闹钟都成了多余的摆设。好吧,七点半不行就提前到六点半起床啦!真是的!起来了也没啥事干,刮胡须,刷牙,洗脸,再看看资料或者书。等到八点半就去机关饭堂吃早餐。这里人力资源稀缺,机关饭堂就没几个人,所以做不了早餐,早餐都是从外面打包进来的。县领导在机关饭堂一起吃早餐,顺便交流一下工作。援藏工作队其他队员在工作队饭堂吃,早餐也是从外面打包送来或者自己做的。其他干部职工要么就在家里吃,要么就在外面各显神通。 这里上午上班时间是九点,各自就忙乎去了。中午是十二点半下班,不回家的和没外出的干部职工就在机关饭堂吃,顺便聊天或谈工作。下午是三点半上班,中间除去吃饭的约半小时还约有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可是,这里盛产的男女高音民族歌唱家――蝉,中午唱得更欢,而且是男女组合多重唱!也许是一种错觉,上班的时候埋头苦干没有注意到罢了。但这种音乐会只能让我睡半小时就再也睡不着了。我只好起来刷牙洗脸,然后把前换下来的衣服洗了。由于T恤衫机洗容易坏,干脆就全部手洗。剩下的时间继续看资料或者书。 下午三点半上班,直到下午六点半下班,在机关饭堂吃饭,有工作聊工作,没工作就聊天,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晚饭后各自活动,回家的回家,散步的散步,有别的事情的就忙自己的事情。 大概六点半左右,那些男女高音民族歌唱家就逐渐休息了。接下来就是各种虫鸣蛙叫鸟啼,一直伴随着我们到天亮。 这就是我们在墨脱的的标准版。 周末两天县领导可以继续在机关饭堂吃饭,但听说也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停电了、停水了都没得吃。援藏工作队只好自己搞了一个小饭堂,它只在周末开启,各位队员聚在一起也好将一个星期以来的情况进行沟通。当队员中有人生日或者家里有喜事,以及重要的节假日,我们也会加一两个菜,简单而不失隆重地庆祝一下,从而加深沟通交流和友谊,其乐融融。 当地的条件虽然艰苦,但给我们配备的生活条件还是蛮不错的。一房一厅一卫一阳台,客厅有沙发、茶几、电视机、空调、冰箱等配置,房间有床褥蚊帐、衣柜、写字台等设施,洗手间有热水器、坐厕、洗手台等设备,阳台有洗衣机、晾衣架等用具,门窗都安装了纱门纱窗。所以尽管在家时“客似云来”(各种虫子),特别是晚上亮了灯光,甚至还有不速之客混进来了,我们还是生活得很阳光、惬意! 墨脱县第八批援藏项目计划表是佛山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帮我们拟订的,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和打下了很好的前提和基础,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进入墨悦后,我们以很快的速度拜访了墨脱县几套班子主要领导,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援藏项目为主线,马上拟订了调研计划和考察安排。由于墨脱的特殊情兄,出于安全考虑,相关领导和部门都建议我们暂时先不下乡调研,待雨季过后再去。因此,我们把调研的重点放在县各部门,连续用了三天半的时间开展调研谈,使我们对各部门各战线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与此同时,围绕着援藏项目,我们同步开展了密集的实地考察。由于当前正值雨季,为避免塌方、泥石流和滚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考察也主要集中在县城及附近的德兴、背崩这两个乡。在县城,大家除了在工作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外,对于一些重要的节点、细部,还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查看、讨论和研究。在德兴乡,我们利用周末时间重点考察了墨脱竹藤编织加工专业合作社,研究如何保护和弘扬当地的门巴、珞巴民族传统工艺,通过专业合作社培育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在背崩乡,我们重点考察了茶叶的种植和发展,研究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和品牌、建立销售网络;还考察了中国华能亚让水电站等基础设施。实地考察解决了我们的一些疑惑,我们对援藏项目的选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下乡的道路弯多、路窄、坡陡,塌方、泥石流和滚石几乎随处可见。蚊叮虫咬也是很正常的事,这里的蚊虫叮咬的时候还没发觉,血就已经流出来了,而且还会红肿发痒。但这些都没有消减队员们的冲劲和热情。明天,我和另外两位队员将再次穿越扎墨公路前往林芝,为了提高效率将同步实地考察公路沿线的拟建项目。P22-2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