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社会共同需要满足程度,形成衡量财政政策效果的基本标准。通过度量“公共价值”,实现财政政策“综合性评价体系”的量化评估,厘清财政政策的传导途径。通过传导途径,展示财政政策的“全面效果”,包含直接效果,间接效果,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等等。而此“效果、成本”都不是单纯经济意义上的,而包含了诸如民众感知、民众效用的提升、政治的合法性、经济效率,组织效率,组织认同等诸多综合因素。以社会共同需要作为综合财政政策评估体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本书力求突破现有的经济学的思维定势,建立财政科学的自身的分析范式,解决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和传导机制问题,特别是能够综合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符合“五位一体”的整体发展观和促进民生福祉的要求。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统财政政策内涵与公共价值理论的现实回归 第二节综合财政政策评估:罗斯福新政 第三节传统财政政策评估方法述评 第二章财政政策综合评价理论阐释 第一节理论基础:公共价值的一般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现实意义:社会秩序与公共价值 第三节社会共同需要与公共价值 第三章公共价值测度机制理论框架 第一节公共价值是社会共同需要的测度 第二节公共价值测度的特性和适用性 第三节综合财政政策评估中的公共价值 第四章公共价值视角下的财政政策综合评价框架构建 第一节公共价值仲裁的参与者 第二节财政政策综合评价的三个层面 第五章财政政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第一节"综合评价调查"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行为与决策的测量 第三节政策感知的测量 第四节公共价值的测量 第五节财政政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第六章结语 附录 附录A:中国财政政策综合评价——政府部门调查问卷(A卷) 附录B:中国财政政策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者调查问卷(B卷) 附录C:中国财政政策综合评价——城镇居民调查问卷(C卷) |